最近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可謂爆款不斷,先是索尼發布了萬衆期待的 A7C2 和 A7CR,接着尼康也發布了全畫幅複古微單 ZF。
相比之下,佳能就有些風平浪靜的樣子,在今年 2 月發布了 R8 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不過,據 The Camera Insider 消息,佳能可能會在 2024 年 2 月發布 EOS R5 的後續産品 R5 Mark 2(R52 ) 。
R5 于 2020 年發布,售價 25999 元,搭載了約 4500 萬有效像素新型 CMOS 圖像感應器及 DIGIC X 數字影像處理器。
作爲後續機型,R52 的配置必定有所增強,The Camera Insider 也透露了部分新機信息。
R52 将搭載一顆 6200 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配備 8K 60 幀或 4K 120 幀的視頻分辨率模式,并配備 DIGIC X2s 處理器。
EVF 采用了 576 萬像素和 120Hz 刷新率,電池與 LP-E6 相同,并采用了全新的按鈕布局。
從 R52 看回 R5,作爲佳能微單中的次旗艦産品,R5 能持續發售 4 年,在生命周期大多隻有兩三年的微單界,非常少見。
佳能一直被譽爲 " 牙膏廠 ",性能給得摳摳搜搜,但作爲佳能的次旗艦,R5 的視頻功能,牙膏卻擠爆了。
R5 擁有 8K 内錄和 4K 120 幀升格,尼康和索尼直到一年後的旗艦機型 Z9、A1 才達到相同規格。
至于次旗艦機型,索尼直到 2022 年 10 月發布的 A7R5,才加上了 8K 内錄,但沒有 4K 120 幀升格。
尼康在 2023 年 5 月發布的 Z8,才達到與 R5 相同的視頻規格,佳能一個次旗艦機型,能領先對手兩三年,屬實罕見。
R5 的攝影規格爲 4500 萬像素,像素雖然達不到 6000 萬級别,但在絕大多數的使用場景,也都夠用了。
再看看抱着 2400 萬像素不放的大哥 R3 和小弟 R62,R5 像素更高的同時,還能錄 8K 視頻,這是牙膏廠能出的相機?
R5 的全像素雙核混合對焦,基本沒有丢失焦點的時候,而且還有 8 軸防抖,佳能的防抖,一直很強。
R5 問題也不是沒有,其中一個問題是機身容易過熱,但佳能去年七月發布了一個固件,提高了過熱阈值,算是緩解了問題。
說到固件更新,佳能的更新頻次還是很高的,大多數全畫幅機型,在上個月都有更新,相比數年沒固件更新的索尼,簡直是聖人。
雖然佳能微單優點很多,但佳能微單的價格,貌似要比友商貴,而且鏡頭的選擇并不多。
佳能微單的漲價幅度,算是禦三家的第一,即使是發布了一段時間的機子,價格依然高企。
業已停産的 RP,剛上市時機身隻賣 7000 多元,還送轉接轉環,但之後行情見漲,機子也一路高漲,最高時機身售價接近 9000 元。
類似的還有 R10,起售價 6000 多元,然後一路漲至 7000 多元,再這樣漲下去,明年估計要賣 8000 多元。
至于最近發布的 R62、R8,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R62 還好,備受關注的 R8,已經漲了一千多元。
對比索尼的價格表,會發現佳能的微單普遍漲價,如果說微單是理财産品,佳能必定是其中最 " 保值 " 的。
佳能微單最爲人吐槽的,就是鏡頭群問題,沒有副廠鏡頭,用戶除了原廠鏡頭,沒有其他選擇。
不僅沒有副廠鏡頭,佳能的微單鏡頭,數量還不多,目前大約是 30 款,和友商對比,明顯不給力。
索尼的原廠鏡頭超過 70 款,還沒算上浩如煙海的副廠鏡頭,尼康原廠鏡頭不多,但也有 40 款,而且還有副廠鏡頭。
雖然佳能用戶可以通過轉接環使用單反鏡頭,但轉接造成的畫質損失是無法避免的,而且說到底,轉接隻是沒有鏡頭使用的無奈之舉。
用戶是否願意入門佳能,鏡頭群是很重要的因素,佳能若要在微單市場打出一片天,這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總的來說,佳能、索尼、尼康各有其優缺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購買,小夥伴們會選擇哪個品牌?
參考資料:
網絡圖片
編輯:陳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