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 生成
金沙江創投和 Kimi 母公司之間的事,很多人看到了。
不過多贅述。
簡單來說,這事涉及到公司分拆、融資的合法性,還有商業倫理和法律責任的問題。因此,雙方在網上開始互動。
我記得在 11 月中下旬,Kimi 數學版上線時,楊植麟在公司内部召開了一場小型媒體發布會,期間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目前隻關注技術發展,相信其他方面都會得到解決。
但這種大事化小的态度,讓對方忍無可忍,最終引發了新一輪的輿論,我本以爲昨天的二次回應後,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但網上又出現了大家的吐槽。
比如:
有人說楊的回應直接把張予彤拉下水,甚至覺得不回應更好;還有人認爲,看看年輕人說的話多有格局,海的對面正在研發新産品,我們卻被這些事情分散了精力。
你們還會繼續回應嗎?接下來要說什麽?要不開場脫口秀如何?開玩笑,吐槽歸吐槽。不過,這個事給我一個很大啓發:大多數人不喜歡講邏輯。
什麽是邏輯?
舉個例子:所有的狗都是動物,小白是一隻狗,所以,小白是一隻動物。再比如:所有的鳥都會飛,小明的寵物是一隻鳥,所以,小明的寵物會飛。
這就是邏輯,從知道的事情裏,推出一個合理的結果。
我們說的已知事情,是已經同意、認爲是對的,大家都沒意見的基礎。用這個基礎來推理,得出的結論才靠譜。但是,邏輯有時候會讓人頭疼。
第一個前提:所有的貓都會抓老鼠;第二個前提:小花是貓。結論就是小花會抓老鼠。看起來推理沒問題,實際上不一定對。
因爲不是所有的貓都抓老鼠。有些貓可能因爲性格或者環境,不抓老鼠。所以,雖然結論看起來對,但是前提大家沒共識。
這就是,前提沒有被共識,再說後面,就越說越亂了。中國人常犯的邏輯錯誤,我覺得有三種:
第一種:隻談動機,不談對錯。
什麽意思呢?簡單講,有兩點,一,我們太愛琢磨一個行爲背後的動機和目的,不管這個行爲本身對不對、合法不合法、合不合理。
第二,總愛猜别人爲啥這麽做,卻不怎麽深究行爲本身是不是符合道德和法律。
比如,公司高管被曝出來搞利益輸送,他辯解說是爲了公司發展;這就是典型的 " 隻看動機,不看對錯 ",因爲他避開了行爲本身的合法性問題。
再比如,有政客提出政策,批評者隻盯着他的政治目的,卻不分析政策本身的好壞,這也是 " 隻看動機,不看對錯 "。
所以,問動機,不問是非的問題在于,把注意力放在了動機、行爲上,忽略了行爲本身是否合理正當。
這裏不拿金沙江創投、月之暗面的回應舉例子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思考。不過,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
台灣的曆史學家李敖批評金庸,說武俠小說裏的俠義精神是裝出來的,金庸自己并沒有真正做到。他還說金庸是假皈依,不是真的佛教徒。
金庸曾經去李敖家拜訪,告訴他自己已經皈依佛教了。
李敖聽了不以爲然,他問金庸:如果你真信佛的話,佛提倡 " 舍離一切,而無染着 ",那你應該把财産都捐出去。
最後,金庸聽了後沒說話。
實際上,李敖沒完全理解佛教的意思,他把 " 成佛 " 的條件和 " 信佛 " 的條件混爲一談了;佛教講的 " 舍離一切 ",并不是說要把所有東西都扔掉,而是說心裏不要被物質所控制。
信佛的人,并不一定要放棄自己的财産。金庸其實已經捐了很多錢給社會,但他不想多說;李敖以爲金庸不說話就是認輸了,覺得自己把金庸駁倒了。這就是隻看動機,不看對錯的邏輯。
第二種錯誤是什麽呢?叫:隻談态度,不說事實。簡單講:光強調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不提具體的事實。
《莊子》裏有個故事,說一個老人在澆菜。子貢看到老人用水罐一罐一罐地提水,建議他用一種叫橰的機械,這樣既省力又快。
但老人拒絕了,他說:
我知道這工具,用了它,人就會變得愛投機取巧;一旦愛投機取巧,就會失去美德;沒了美德,就和自然社會不協調,最後變得和天地都格格不入。
你看,老人把用機械和道德問題混爲一談。其實,用機械是智慧的體現,而投機取巧是不好的行爲;而且,老人還把用機械看成是不道德的,把道德和科技混在一起,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卻是胡說八道。
所以,故事裏,老人的推理鏈條是:
行爲導緻思想變化,思想變化影響道德,道德問題又導緻與自然不協調,最後得出與天地不容的結論,這就是所謂的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
用機械橰怎麽可能會讓人與天地相比呢?這種隻強調态度、忽視事實的邏輯,聽起來有點道理,卻具有很強的欺騙性。最後沒想到,子貢聽了老人的話,竟然信服了。
朱嘯虎昨天深夜起來,第三次回應楊植麟時說:
我們給楊植麟和月暗那邊發了好幾封律師信,想表達我們想要和解的意願。但是呢,楊植麟堅持要我們簽個合同,還要我們保證,以後不會再追究張予彤的責任。
朱嘯虎的意思是,他想要的不僅是個表态,還要看實際行動。可在楊植麟第二次回應時,他隻是表了個态,但談到具體事實時,他就提到了太平洋那邊的 AI 公司在發新産品,我們在搞什麽?
問題是:楊植麟并沒有拿出足夠的事實來支持他的說法,所以,才會再一次引出不必要的争論,這就是說态度,不說事實。
第三種我稱之爲:隻看關系,不問道理。
你有沒有聽過這些話:我這是爲你好,你得聽我的;他是大領導,你得聽他的;他幫了我很多,我得回報他,你就别計較了。
宗族制度中,這些觀念已經傳了很久。魯迅先生說過:老這麽幹,就是對的嗎?新文化運動時,大家批判過老觀念,但它們還是根深蒂固。
我們不禁要問,咱們講的孝道、親疏關系、職場關系,有多少是因爲真心愛别人,想幫助别人,又有多少是因爲規矩、利益被迫的呢?
中國人喜歡說 " 講道理 ",但這個 " 道理 " 常常是人情世故,不是真道理,很多時候,理就是情面;因此,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隻看關系,不理會真正的理。
畢竟光講道理解決不了事,得先打動人心才能說服人,如果感性都打動不了,那隻能用法律武器來硬的了。想想看,是不是?
我認爲,中國式邏輯問題像病毒一樣,或者說更像基因,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腦子裏了,說白了,就是缺邏輯,這在現代社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我們在學校學的邏輯課太少了。真正的邏輯課是選修的,而且很多大學根本就不開這門課。我在本科的時候,邏輯課是作爲通識教育給大家。
那時候老師就說,你們有空就聽聽,沒空算了。教育本來是要培養人的,邏輯這東西,好像跟培養新人沒啥關系,所以,就被忽視了。
另一方面,父母影響也很大。
父母的權威,很大程度上讓邏輯說理變得沒必要,溝通變成了服從,以強制代替邏輯說理,以道德約束自由選擇。
前一段時間,我給家裏打電話:父母說,你打算什麽時候結婚,我們在家都被鄰裏鄰居說的擡不起頭了。這句話潛台詞:你不要考慮其他因素,我們的面子和體面比你自己的選擇更重要。
你看,怎麽去溝通?我想說道理,對方想說關系。
最後,公共空間也是個問題。經常的情形是,一旦有争論,大家首先想對方動機純不純,有沒有關系到個人情緒價值,而不是追求事實和真相。
實際上,中國式邏輯大多不講邏輯。比如:
在火車上,你跟别人的孩子說不能大吵大鬧,對方會說,别跟孩子一般見識;你說公共場合影響了别人,别人會說,孩子又沒碰到你;你說大家都沒辦法休息,對方會說:你們人多欺負人少。
當然,要是情況變了,他成了受害者,那聲音和态度可能比誰都大。他可能隻講自己的利益和立場,不講事實、原則、法律。所以,正常人會根據是非對錯來選擇立場。
話說到這,不講邏輯歸不講邏輯,問題是:到底什麽屬于合乎邏輯呢?一言以蔽之,即:你的論證、說法得站得住腳,有道理。
不管工作論、愛情論、人生論、流行音樂論都是論,我們平時見到各種各樣的某某論都是個人的看法和感受。
但道理不一樣,它客觀存在。啥叫客觀呢?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的事實、案例、曆史形成的共識,就像大家默認的規則一樣。
一說到 " 邏輯 ",人們總覺得是要努力讓事情看起來合理。其實,這種認識不對。邏輯簡單來說就三件事:主張、理由和事實。
主張,是想要表達,想要别人知道、同意的觀點。
理由,是你的主張的觀點邏輯基礎。比如:我覺得公司應該實行三休日;" 我覺得你應該賠我錢;我覺得應該怎麽怎麽樣 "...... 這些聽起來可能是好主意,但别人可能會問:爲什麽?
如果回答說,因爲我太累了,想多休息;因爲覺得不公平,所以要賠錢,這聽起來就像是你自己想要那樣,但是,如果你拿出事實來,感覺就不一樣。
你可以說,看看其他國家的工作時長和帶薪休假的數據,我們也應該休三天;根據公司的法律文件,LP 在任職期間不能持有股份,這樣别人會覺得你的話有依據。
從主張到理由,這部分是個人的主觀意見。如果你的觀點加上了條理和理論支撐,那别人可能就會接受。簡單來說,主張加上理由和事實,才能構成合理的邏輯。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會這樣。我們看到的是:你談動機,他談是非;你談是非,他談态度;你談态度,他談關系。
這何嘗不是一種解決辦法?人情社會,人情解決不了時,就該 " 開大号了 "。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