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13
導語
就算一汽 - 大衆據理力争,但讓出前三強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别 緻
在探讨 11 月車企銷量之前,一句話點評想先談論兩件事,其一是根據中汽協的預測,今年汽車的銷量有望突破 3000 萬輛,創下中國汽車年銷紀錄。今年前 11 個月的總銷量就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銷售水平。
第二件事則是前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着重提到了提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 2 年提到要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不同于往年,今年國家層面的口徑從 " 支持 " 新能源汽車消費到 " 提振 " 新能源汽車消費。措辭上的變化,折射出新能源汽車今年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産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性的快速提升。
這種變化背後的根源,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持續迸發,今年 11 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産銷首次雙超百萬輛,前 11 月的累計銷量達到 830.4 萬輛,全年銷量有望首次破千萬。
在這樣的市場和政策面的大環境下,未來汽車市場将迎來巨大變化。特别是從 11 月和前 11 月的車企銷量排名就可以發現,新能源與傳統燃油車之間的競争,以及背後所帶來的車企排名和格局的變化,也将推動中國汽車市場迎來全新的局面。
比如在前三強中,一汽 - 大衆可能會被奇瑞和吉利繼續趕超,進而讓出前三強的位置,使得中國品牌全面壟斷行業前三;而在前十強中,包含長城、上汽乘用車的穩健,合資和外資也僅剩下南北大衆、上汽通用和特斯拉了。
另外随着自主品牌份額持續穩定在 60% 的水平以上,德系、日系和美系幾家的市場份額還将進一步得到壓縮,中國車的實力和市場地位将得到進一步提升,相對而言,合資的壓力和格局,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0
1
吉利奇瑞強攻一汽 - 大衆
作爲定位行業地位的車企前十強,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而在 11 月這樣的接近全年收官的月份,整體和累計的銷量表現,也将全年的市場格局展現得一覽無餘。
11 月份,行業前三繼續被比亞迪、奇瑞和吉利把持,進一步坐實了行業新三強的局面。雖然從全年的車企累計排名來看,一汽 - 大衆依然還在第二的位置,但奇瑞和吉利的虎視眈眈,以及各方在布局和銷量勢頭的對比方面,顯然一汽 - 大衆占據了下風位置。
不出意外,今年全年一汽 - 大衆勉強能守住行業第二的位置,但是從明年開始,這個位置就不一定穩了。畢竟無論是奇瑞還是吉利,他們都在 11 月份沖上了月銷 20 萬輛的新高度,而一汽 - 大衆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獲得這樣原本司空見慣的成績了。
可以看到,比亞迪幾乎沒有什麽變量,持續領先的地位還将維持兩年。而一汽 - 大衆已經在非常努力地維持着合資火車頭的角色,無論是大衆還是奧迪,都在讓利求量,讓 11 月份這樣的年底沖量時刻,将單月銷量推向近 20 萬台的水平,同時也讓 11 月份一汽 - 大衆的增幅走到了合資罕見 43.9% 的水平。
不過主流合資油車被自主更有性價比的産品蠶食,奧迪豪華車不斷被新能源産品追擊,而對于一汽 - 大衆的 ID. 新能源,又暫時無法實現新的突破,全新的 ID.7 的定價卻又明顯高于行業和消費者的預期,種種因素的加持,更加讓一汽 - 大衆明年的局面變得糟糕。
而奇瑞和吉利,一個在海外市場上順風順水,脫離了國内的極緻内卷,把銷量、利潤和影響力逐步做了上去。吉利則是在新能源市場找到了感覺,單月新能源已經逐步逼近特斯拉的銷售水平,相信很快吉利全陣營的新能源将拿下行業前二,緊随比亞迪身後。
不過二者在三強的争奪上,卻又多了幾分不确定性,比如吉利究竟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上會不會有更大的機會和可能,奇瑞在國内市場和新能源市場的崛起,是否可以更快地見到效果,這都将決定奇瑞和吉利二者明年的市場地位。
原本以爲長安能夠和吉利、奇瑞在新陣營中掰掰手腕兒,嘗試加入對抗一汽 - 大衆的大軍中,但是從 11 月和前 11 個月的累計情況來看,長安穩穩地保持在了第五的位置上,下行幾乎不太可能,這證明已經安全地站在了上汽大衆之前,但要說再進一步向上,難度也不小。特别是啓源的旗開不得勝,并沒有獲得像深藍那樣的勢頭,這也是造成長安在上行之路上力不從心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就要看啓源和深藍兩個品牌序列之間如何梳理競争關系,以便在爆發增長的新能源市場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包括阿維塔是否能夠在高端新能源上突破萬輛高度,都将成爲長安進一步提升勢氣,沖上單月 15 萬 -20 萬輛區間的核心要素。
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可以說是主流合資下滑的典型代表,連續兩年以來的低迷,也讓他們在前十強中的位置節節敗退,目前隻能拿到 6 位和 8 位的成績。其中上汽大衆在 ID. 的折扣中找到了感覺,讓整個上汽大衆明白了沒有賣不出去的車,隻有賣不出去的價。所以上汽大衆 ID. 系列應該在放下身段中,找到了市場生存的法寶。
實際上上汽通用也明白這個道理,比如 9.98 萬元的别克微藍 6,比如 17 萬起的中大型 SUV 别克 E5,都感受到了價格和價值匹配之後帶來的市場紅利,兩款車已經爲别克帶去了單月超萬台的成績。但是這也不足以抵消雪佛蘭、别克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在競争中不斷被削弱的局面,下滑還将持續。
長城和特斯拉應該算是比較類似的存在,二者都遭受到了來自競争對手不小的壓力。但由于他們均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擁有相當一部分消費擁趸,比如很多消費者對長城 SUV 的執念,比如很多消費者在選擇純電動時,會首先看看特斯拉這個領軍者。因此兩家車企可以說是突破很難,但跌下去也不那麽容易,隻能穩定地維持在前十強後半段的位置。
至于前 11 個月累計銷量中進入前十的唯一日系車企廣汽豐田,其實它與第 11 名的上汽乘用車僅有 2 萬輛的差距。一個是在堅守 100 萬輛年銷量上的失敗者,一個是自主崛起大軍中,在國内和海外雙線作戰的勝利者,外界很難不認爲上汽乘用車有機會 PK 下廣汽豐田進入到前十強中,而且在合資式微的大背景下,日系全面退出車企前十強,并非不可預見。
2
依仗新能源,中國品牌起飛
正如文章标題和上文提到的那樣,自主品牌一定會在明年全年領跑行業前三強。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主品牌的份額已經快要穩定超過 60% 了。
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11 月自主品牌的份額達到了 59.5%,而且連續幾個月以來都表現出持續增長的态勢,在新能源和自主燃油車進一步受歡迎的大背景下,自主車企的走勢也不斷向好。
11 月自主品牌的批發銷量達到 151 萬輛,同比增幅高達 37%,遠超過整體市場 25% 的水平。包括前 11 個月,自主品牌的累計銷量也達到了 1264 萬輛的成績,同比增幅在 24.5%,更是遠超行業 8.9% 的同比水平。
甚至可以看到,在前 30 家自主品牌陣營中,月銷破萬的自主車企就有 20 家,而同比銷量下滑的也僅有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旗下的三家乘用車企,以及江鈴新能源。其餘所有自主車企都拿下了不錯的市場表現。
其實自主的強勁,核心原因還是依仗新能源市場和産業的推動。在滲透率的表現上,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已經接近 60% 的水平,而其他合資品牌僅有 5% 的個位數水平,光從這一點上,其他系别的合資品牌就落後不少,華系車的崛起趨勢不可阻擋。
市場蛋糕隻有這麽大,自主品牌強勢增長之後,分食的就是曾經主導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份額了。首先是日系,從前 11 個月來看,所有日系品牌同比都是負增長的,東風日産的下滑更是最高達到 22.5%,今年應該幾乎沒有一家日系車企可以突破 100 萬輛的水平線,包括去年已經越線的廣汽豐田。
從前 11 個月的數據來看,廣汽豐田累計銷量達 85 萬輛,最後一個月隻需要 15 萬輛的成績就能達标年初 100 萬輛的銷量目标,但是從廣汽豐田曆月來的銷售水平,15 萬輛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數字。更何況目前市場競争壓力巨大,巨大的庫存壓力已經讓廣豐的産品降價非常厲害。對廣汽豐田而言,不太可能用體系的健康度去換取一個表面漂亮的數字。
好在今年 11 月,日系還有超越行業大盤的 27% 的同比增幅,讓全年日系的同比跌幅降低到了 15% 以下,最終日系車企将以 380 萬輛的年銷水平,險些守住 15% 的市場份額。至于明年,還能否繼續拿穩這塊市場,就要看日系品牌整體新能源的推進速度和市場表現了。
由于有豪華品牌的撐腰,德系車的市場表現會比日系好上不少。寶馬和奔馳銷量都還有增長,唯獨是大衆品牌在燃油車上的節節敗退,拖累了整體德系市場的下滑。
11 月份德系車的單月銷量保持在 41 萬輛的水平,同比增長 13.9%,全年也将保持 450 萬輛的市場容量。但是今年市場實際上需求漲勢很快,相對而言德系車的增幅不及大盤走勢。
從市場份額角度看,11 月份德系的份額已經降低到了 16% 的區間,全年将艱難死守 18% 的市場份額。對德系車來說,豪華品牌的新能源市場表現,和大衆汽車新能源的轉型速度和決心,将絕對整體德系車的市場走勢,畢竟采用 " 油電倒挂 " 策略的寶馬,拿到了傳統德系車唯一的雙增長成績,這是大衆和奔馳都需要理解和學習的。
原本美系車還有特斯拉的撐腰,預期還能守住 10% 的市場份額,但是随着國内新能源産品的持續内卷,任何一家主流電動車企業和品牌,都有對标特斯拉的産品出現,即便是特斯拉有馬斯克的神話附體,也招架不住來自中國品牌多款産品狼群戰術式的打擊。
另一層面也是因爲特斯拉的産品更新速度相對較慢,智能化水平并沒有跟上中國市場的大趨勢和消費需求,這是導緻特斯拉銷量表現失利的重要因素。再加上通用福特,無論是在燃油車還是新能源上,都表現平平,早已丢失了過去那種強勢的勢頭和沖勁。所以美系車一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保持在了 220 萬輛的水平,基本上和往年一樣,市場份額也不及 10%。
馬斯克的有句話沒有說錯,中國人非常勤奮和聰明,這是中國汽車在落後數十年之後全面崛起的重要原因。加上中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特有的市場親和力,和新能源政策的支持、推動,中國汽車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不是難事。對中國汽車來說,下一步就應該考慮怎麽在國際市場競争中獲得全球認可了。
杜餘鑫
幹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鹹魚有什麽區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