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藍鲸财經記者 張靜倫
近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預計 2023 年度營業收入爲 72 億元 -73 億元,同比上升 8.71%-10.22%。對照往年營收業績來看,絕味食品 2023 年營收創下新高,高出 2022 年 5.77-6.77 億元。
在鹵味市場,從品牌影響力和渠道門店等情況來看,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和紫燕食品穩居前四的位置,也被稱爲鹵味市場的 " 四巨頭 "。至此,除周黑鴨外,鹵味 " 四巨頭 " 中的三位,均已發布 2023 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鹵味市場迎來複蘇态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 2022 年," 年輕人爲何不愛吃鴨脖了 " 的話題曾多次引發熱搜,爲何到了今年情況又出現了轉機?
多家 " 鹵味巨頭 " 淨利潤增長
近來,多家 " 鹵味巨頭 " 發布預增喜訊。
據絕味食品的業績預告顯示,絕味食品 2023 年度營業收入爲 72 億元— 73 億元,同比上升 8.71% — 10.22%。另外,根據其 2023 年三季報可計算出,絕味食品 2023 年四季度營收約爲 15.69 億 -16.69 億元。
此前,紫燕、煌上煌也披露了 2023 年業績預報。紫燕食品預告顯示,紫燕食品預計 2023 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3.23 億元— 3.65 億元,同比增長 45.60% — 64.53%;煌上煌業績預告顯示,煌上煌預計實現 2023 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 6500 萬元至 7500 萬元,同比增長 110.93%-143.38%。
周黑鴨并未披露 2023 年度業績,但其上半年已實現營收 14.1 億元,超過 2022 年營收規模的一半;淨利潤達 1.02 億元,同比暴增 453.6%。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藍鲸财經記者稱," 周黑鴨是 2023 年鹵味的亮點。通過持續的自我變革以及産品的創新升級之後,周黑鴨已經走出了前幾年的陰霾,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紅利。"
然而,2022 年鹵味 " 四巨頭 " 業績齊刷刷下降,集體經曆 " 低谷 "。經藍鲸财經記者統計,2022 年,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紫燕食品淨利潤分别爲 2.33 億元、0.25 億元、0.31 億元、2.22 億,分别同比下跌 76.29%、92.62%、78.69 %、32.28%。
這一前一後,緣何差距如此之大?
原料價格影響鹵味企業盈利能力
對于 2022 年業績斷崖式下跌的原因,周黑鴨、絕味、煌上煌都透露出與相似的說法,均爲客流量減少導緻的門店經營壓力、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客觀原因。
疫情對銷售端的影響不言而喻。此外,生産鹵食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是鹵味食品業績變動的另一大因素。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等鹵味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原材料普遍占比 70-80%。這意味着在層層傳導的産業鏈條中,原材料價格的微小波動,都将牽一發而動全身。
鴨副類産品是鹵制品行業上遊占比最高、最重要的原材料。從原材料成本端來看,鴨副價格受到毛鴨價格與市場供需的影響。其中,毛鴨價格則與季節、出欄量等緊密相關。
2021-2022 年間,養殖戶投苗少,肉鴨出欄量連續兩年下降,使得供給縮緊,毛鴨價格也一路上漲。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肉鴨均價約爲 4.95 元 / 斤,相較于 2021 年同期上漲約 12.51%。反映到報表中,則是周黑鴨毛利率從 2021 年的 57.78%,下滑至 2022 年的 55.0%。
但毛鴨的出欄量在 2023 年得以逐漸恢複。華西證券數據顯示,從 4 月開始,投苗量在第二周便上升至 1050 萬羽 / 天,年内投苗量首次突破 1000 萬羽,之後就平均維持在該數值以上。提升了毛鴨出欄量,意味着将帶動産業鏈各環節價格的下行——對于該行業來說,日投苗量在 1000 萬羽以上的肉鴨供給才是相對穩健的狀态,而對比之下,2022 年投苗量多數時間在 800 萬羽以下。
這也成爲包括絕味食品在内的鹵味企業盈利水平回血的基礎。據煌上煌 2023 年業績預告,二季度以來,國内鴨副産品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下行,生産成本的逐步回落帶來肉制品綜合毛利率的穩步回升,公司整體綜合毛利率預計同比增長 2 個百分點以上。絕味食品在 2023 年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披露,目前行業(鴨)投苗量爲 1000-1050 萬隻,鴨脖采購價在 10 元左右,公司鴨脖庫存成本爲 14-15 元,當前主業毛利率逐步提升到 34% 左右。
朱丹蓬認爲, 2023 年至 2025 年,原材料價格還會持續下降,爲鹵味行業帶來成本優勢及利潤紅利。在紅利到來之前,各個企業也會加速創新升級叠代的速度及質量。" 中國鹵味市場将進入到新一輪的增長周期,這對于中國鹵味市場的健康、良性、有序發展,有着非常好的頂層加持作用。"
除原材料的漲跌,由于鹵味食品公司的鹵制品收入大部分來自于線下門店,鹵味企業在營收上的增長,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在于門店規模的持續擴大。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絕味食品、紫燕食品、煌上煌、周黑鴨全國門店數量分别達到 1.62 萬家、6137 家、4213 家、3706 家。
絕味食品 2023 年中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門店數淨增長 1086 家。而 2021 年、2022 年,絕味食品淨增加門店數都在 1300 家左右。也就是說,2023 年上半年,絕味食品淨增加門店數就達到了 2022 年全年淨增加總數的近八成。
周黑鴨在 2023 年上半年啓動了 " 百城千縣萬店 " 後,公布了圍繞快速拓店計劃展開的一系列供應鏈整合計劃,提出 2023 年總門店數達 4500 家左右的目标。
千億鹵味市場 " 多強混戰 "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鹵制品行業規模預計将達 4051 億元。但同時,鹵味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絕味、周黑鴨、紫燕食品、煌上煌、久久丫爲鹵味賽道前五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共計約 20%。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鹵味市場實際已經不隻是 " 四巨頭 " 内部的争鬥,由于行業集中度本就不高,外部鹵味新玩家已紛紛看到機會迅速崛起。
前有零售品牌分一杯羹,例如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等将産品線拓寬至鹵味小吃;後有鹵味新勢力崛起,包括盛香亭、研鹵堂、熱鹵食光等通過雞爪、豬腳等食材在同類市場中打差異化。
此外,還有紮根在不同地方的地域性鹵味品牌(單體私營小店、地方連鎖鹵味品牌),比如川渝地區的廖記棒棒雞、降龍爪爪,上海區域的久久丫,蟄伏東北地區的辣小鴨等等。這些地域性鹵味品牌深耕本地市場多年,對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了如指掌。
其中不乏一些黑馬品牌受到消費者和資本青睐,在細分市場一路高歌。 2021 年,盛香亭、鹵有有、熱鹵食光、研鹵堂等十多家鹵味新品牌獲得融資,甚至融資金額過億,2022 年上半年麻爪爪便獲得近億元融資。
這一現象向我們釋放出一種明确的信号:鹵味從品牌化正走進後品牌化時代。在這一階段,消費者更加理性,相較于品牌影響力,産品本身的表現更能激發它們的購買欲。
朱丹蓬表示,在消費端不斷倒逼産業端創新升級的當下,新老鹵味品牌的更替也在提速。目前來說整個鹵制品行業還比較穩定,并且由于行業的集中度不高,意味着幾家上市公司還有較大的增長與想象空間。但是,如何去匹配、滿足新生代消費群體,将是 " 鹵味四巨頭 " 接下來的共同功課。
鹵味江湖,正在迎來一次新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