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 1 月 23 日訊 在點評國足亞洲杯表現時,山東媒體《泰安日報》撰文認爲,現在的國足已經到了曆史最低谷,但未來十年情況更不樂觀。
在 1 月 23 日深夜亞洲杯小組賽最後一輪比賽中,國足 0-1 負于卡塔爾,3 戰 0 進球積 2 分,創下亞洲杯曆史最差戰績。然而,比戰績更令人無奈的是國足在三場小組賽展現出的内容更令廣大球迷心生絕望。
成績是實力最直觀的體現。三場小組賽 0 進球無一勝績是國足亞洲杯交出的成績單,雖然刺眼,但卻真實地反映了國足目前在亞洲的水平。縱觀國足這三場小組賽,球隊表現如出一轍,不僅沒有體現出成型的技戰術思路,在個人層面也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按照職業足球多年的發展規律,大賽成績不佳後主帥下課是必然定律。對于揚科維奇而言,下課也隻是時間問題,很顯然他沒有把球隊打造成型。三場賽後,中國足壇名宿範志毅也談到完全看不出國足有什麽技戰術安排。
本屆亞洲杯,揚科維奇癡迷于三後衛陣型,但實際效果收效甚微,他也沒有做出及時調整。隊員們在不熟悉的位置上想要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更加困難,比如劉彬彬、謝鵬飛,出現在邊翼衛隻能是無限放大防守上的短闆,消磨進攻上的長處,就連最普通的球迷都明白的事,揚科維奇爲啥一意孤行呢?
另外,在臨場指揮上,揚科維奇也備受質疑。對陣卡塔爾,國足需要通過持續進攻取得進球,但球隊全場幾乎沒有高壓逼搶,還是不急不躁退守半場,這說明國足在日常針對性的訓練做的不夠。在調兵遣将方面," 老态龍鍾 " 的吳曦遲遲不換,揚科維奇卻把最有威脅的韋世豪提前換下,着實令人費解。
在個人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國足需要一個能把全隊捏合成型,通過整體彌補個人差距的教練。顯然,揚科維奇做不到這點,他已經在下課的路上。
賽後,韋世豪接受采訪時無奈表示:" 所有對手都在進步,隻有我們原地踏步。至于爲什麽會這樣,我也回答不了。" 韋世豪雖然回答不了,但透過他個人的經曆,我們也能發現國足近十年來每況愈下的一些蛛絲馬迹。
很難想象,對陣卡塔爾是 28 歲的韋世豪第一次站上亞洲杯的舞台。2014 年亞青賽,韋世豪在對陣日本的比賽中梅開二度,讓南野拓實淪爲背景闆。10 年後的現在,再拿韋世豪跟南野拓實去比呢?
繼續看下韋世豪的成長軌迹。2013 年,韋世豪登陸葡萄牙開啓留洋生涯。到了 2017 年,轉折點來了。22 歲的韋世豪在當時金元足球以及 U23 政策背景下,他回國加盟上海上港。但是在上港,韋世豪少有出場時間。設想一下,如果韋世豪能堅持在海外發展呢?結果不得而知,但成長軌迹肯定會完全不同。
不妨再來回看下 2014 年 U19 亞青賽國青名單,23 人大名單裏有 13 名球員在海外效力,分布于葡萄牙、法國、西班牙、巴西、日本等地。10 年後的今天,這 23 人還能立足于中超的也僅剩韋世豪、高準翼、明天等寥寥幾人。這批人本應該是這次亞洲杯國足的中堅、核心力量,但現實卻如此殘酷,這背後的原因不言而喻。
現在的國足已經到了曆史最低谷,但未來十年情況更不樂觀。在 1993-2005 這個年齡段,國奧、國青、國少在各條戰線上全面潰敗。未來十年,當他們逐漸披上國家隊球衣時,中國男足的處境隻會更加尴尬。
中國男足是中國足球的一面鏡子,最直觀地體現着足球運動在國内的發展,國足的潰敗是青訓力量薄弱、職業足球滿目瘡痍、足球大環境每況愈下的直觀寫照。發展足球沒有捷徑可走,朝令夕改、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作爲隻會傷及本就貧瘠的足球土壤,唯有腳踏實地、久久爲功地深耕,才能讓足球土壤逐漸肥。中國足球 " 重生之路 " 注定道阻且長,需要時間,更需要毅力。
(Lu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