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 20 日," 科普中國 - 我是科學家 " 第 40 期 " 種子的故事 " 現場,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副教授、中國國際發展援助研究中心主任張傳紅帶來演講《中國小技術,非洲大豐收》。
張傳紅演講視頻:
以下為張傳紅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張傳紅,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小技術,非洲大豐收》。
我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更具地來說,是關注人、社會制度和機制,以及社會公平問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技術如何更好地惠及全球範圍内的弱勢群體,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被傳播和接受。
因為有幸加入了我校李小雲教授的國際發展研究團隊,我得以非洲去做調研。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我就愛上了這裡,疫情之前,我幾乎每年都會去非洲做實地調研。我研究的重點是中國跟非洲的農業合作。曾經多次深入非洲農村地區,探究中國在非洲的農業項目是否能真正惠及非洲人民。
張傳紅在非洲實地調研 | 張傳紅供圖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非洲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大陸,那裡有廣袤富饒的土地,也有非常善良,非常熱情智慧的人民,但是非洲的糧食安全狀況卻一直困擾着非洲的發展。
據世界糧農組織估計,非洲未開墾耕地面積大約在 4.8 到 8.4 億公頃,占世界未開墾耕地面積一半以上。可耕的地雖然多,但非洲農業現代化水平非常低,非洲農民的平均産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低 50%-80%。同時,受倉儲、加工、物流條件的限制,非洲糧食的産後損失也接近 50%。這些問題導緻非洲嚴重的糧食安全威脅,目前非洲仍然有 2.8 億人口每天面臨饑餓,75% 的非洲人口有營養不良問題。
與非洲相比,中國用不到 50 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百年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國目前的糧食産量常年穩定在 1.3 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 483 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 400 公斤糧食安全線。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率平均達到了 72%,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也取得了巨大進步。
而在上世紀 60 到 70 年代,中國與非洲情況還比較相似。以非洲國家馬拉維為例,中國在上世紀 70 年代的人均收入跟馬拉維差不多,甚至還低于馬拉維,但是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 GDP 也逐漸步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有 5000 多年的農耕文明。而且,如今的中國,用世界不到 9% 的土地養活了 1/5 的世界人口。中國農業的發展經驗,對非洲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從二十世紀 50 年代,中國就開始向非洲國家派遣農業技術專家,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不僅繼續派遣農業專家,還利用援助、投資等方式,幫助非洲拓展農業技術傳播的規模。我長期跟蹤的三個國家:莫桑比克、坦桑尼亞和馬達加斯加,都有中國專家在那裡,這些專家将中國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非洲,幫助非洲實現糧食安全。
除了研究中非農業合作,李小雲教授團隊自 2010 年以來,也從事中非農業合作的實踐項目,在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的村莊,推廣玉米種植技術。
2010 年,李小雲教授去到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的佩雅佩雅村。他發現當地農戶的玉米種植方式非常粗放:不做土地平整,下雨之後,就非常粗放地把自留的種子播到地裡,也沒有适當的田間管理。這些做法,不僅導緻種植的出苗率很低,而且産量也很低,一英畝的土地隻能收三到五袋玉米,一袋大約 120 斤。此外,李小雲教授還發現當地的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比如,沒有基礎的灌溉設施,所以沒有大量的資本投入和政府的支持,短時間内很難改變雨養農業的狀況。
李小雲教授 | 張傳紅供圖
那麼,如何在不增加農民資本負擔的情況下,讓農民增收?李小雲教授設計出了更适合當地的小技術玉米種植方案,在不投入太多資本的情況下,通過适當地增加勞動和技術投入,讓農戶實現增收。
項目首先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項目資金,給農民買一些改良種。其次,在播種時,讓農民測量一下行間距。最後,鼓勵農民進行适量的田間管理,包括使用少量化肥,在播種季節進行二到三次的田間除草等。
就是這樣非常簡單的技術,使農民的玉米産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項目地的玉米産量可以達到每英畝 18 袋,相比之前翻了 3~6 倍。
豐收的喜悅 | 張傳紅供圖
而且,由于這種技術利于操作,不太需要太多的外部資金支持,項目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開始由項目培訓農民,後來政府也開始培訓農業技術推廣員。項目得到大力的推廣,從一開始隻有一個農戶采用,逐漸到一個村,截止到目前,這種小技術在莫羅戈羅省得到全面推廣,徹底改變了當地的玉米種植方式,我們把它稱為 "千戶萬畝工程"。
同時,技術帶給農民的不僅是玉米種植方式的改變,農民的自組織能力也得到提高。現在沒有農業專家指導,項目也可以運營下去。下面的圖片中,可以看到當地農民在自發地分發玉米種子。
當地農民在主動分發玉米種子 | 張傳紅供圖
在坦桑尼亞玉米是主糧作物。當地人經常使用玉米,制作主食烏咖喱,所以我們項目最開始也叫 " 烏咖喱 campaign"。而玉米的增收,也意味着當地人的主糧得到保障,饑餓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溫飽問題解決了,那麼如何讓農民在吃飽的同時,也能吃得有營養?這是我們項目最近考慮的一個問題。此外,在非洲還需考慮一個地力維持的問題,因為坦桑尼亞的農民使用化肥的量非常少,如何在不增加化肥投入的情況下,保持地力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20 年我們的項目開始探索,将中國的大豆和玉米套種技術傳播到坦桑尼亞。大豆的根部有固氮的作用,可以把空氣中的氮轉化成氮肥,增加地力。而且,大豆也是非常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因此大豆玉米套種,可以在讓當地農民在吃飽的情況下,吃得更有營養。
2022 年,我們第一次做了稍大規模的嘗試,項目地的農民第一次收獲了大豆和玉米,并且開始用不同的方式來加工大豆,比如做成豆漿。實際上,坦桑尼亞的農戶一開始并不喜歡豆漿,但是,後來在項目組鼓勵下,農戶們在豆漿加入許多當地的調料,做成了适合他們口味的飲品,沒想到,豆漿竟然開始在項目村莊大受歡迎。
豆漿開始在項目村莊大受歡迎 | 張傳紅供圖
就是這樣看似一個非常小,沒有太多投入,也很不起眼的項目,其實在當地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深入的、可持續的,不僅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他們的收入,而且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例如,當地學校也參與到社區發展當中,學校的老師開始到村子裡,給農民講解大豆以及豆漿的營養價值。
此外,政府跟社區之間的聯系也大大增強。在進行項目設計時,我們要求當地政府官員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村裡看農民的執行情況,并且對那些表現特别好的農戶,采用技術比較積極的農戶,進行一定的資金鼓勵。下面這張圖片是當地政府官員,給明星農戶分發一定的現金鼓勵。對表現好的農業推廣員,項目還給他獎勵一輛摩托車。這些都大大鼓舞了農戶采用中國農業技術的積極性,使項目的效果很快得到提升,影響範圍逐漸擴大。
政府與社區之間的密切聯系 | 張傳紅供圖
因為該項目的影響,項目成果被納入聯合國減貧案例庫,大大提升了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感,也加深了中非人民之間的友誼。
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加入到國際發展研究這個廣袤的領域,為非洲人民早日脫離貧困,實現全球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演講嘉賓張傳紅:《中國小技術,非洲大豐收》
策劃 / 監制:吳歐
作者:張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