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恐怖故事又更新了。
一檔老房子改造綜藝《夢想改造家》,委托人要改造一棟二層老宅。
老宅住一家四口,節目标題是 " 歸來重聚的家 "。
誰歸來呢?
一個年輕時抛妻棄子、老了中風偏癱的爸。
一個離婚 22 年,因爲心疼兒子回去照顧癱瘓前夫的媽。
老子、孝子、老媽子
這個 " 四口之家 " 重聚的背景大概是這樣:
22 年前,委托人小盛的父親出軌 " 爲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丢下妻兒遠走。
《夢想改造家》
小盛則被媽媽帶走,從小跟着媽媽長大。
後來奶奶年紀大了,小盛搬回老宅,跟奶奶一起住。
前幾年醫院突然通知小盛,說父親癱瘓了。
把他送去療養院吧,他在療養院天天鬧騰。
把他送回老宅吧,他嫌老宅太破太潮不舒服。
好不容易租到一間陽光好的電梯房,還請了保姆,他又開始挑剔保姆,兩個月連換了四個。
《夢想改造家》
期間原本還能幫忙照顧的奶奶去世了,小盛也結婚了,夫妻倆要上班、要看病人,忙不過來。
這就是小盛母親 " 心疼兒子 ",離異 22 年重返家庭照顧癱瘓前夫的前提。
需要改造的房子,就是他們一家三口原來的家,奶奶的老宅。
不過一檔家裝改造節目,拿的卻是吃女人腳本。
所有人的關注重心,所有設計的思路,都是男本位,或者說爹本位。
如設計師所言," 老爸開心最重要。"
父親喜歡園林風,于是他的卧室被改造成山水園林風景套房。
房間裏放着棋盤桌,能下棋,能打撲克,有沙發,有電視,還有定制的移動餐桌。
父親的房間
母親最大愛好就是打乒乓球,但爲了幫兒子,她犧牲了原本能随時去各地打比賽的清閑退休生活。
給她準備的驚喜是什麽呢?
廚房裏,一個可移動高度的調料櫃,一個自動控溫的竈台。
看到前者,兒子高興地說 " 以後都不需要我幫你拿了。"
介紹後者,設計師高興地強調,以後媽媽可以随叫随到,不怕忘記關火了。
《夢想改造家》
卧室裏,床頭放着 " 按母親愛好設計的 " 乒乓球拍形狀茶幾。
母親房間的茶幾
還有洗衣機烘幹機,以及一幅 " 花了很多心思 " 的乒乓球挂畫,就挂在淋浴間的旁邊。
《夢想改造家》
所有爲母親量身定制的設計,都凸顯出一種粗暴的實用性、功能性。
似乎改造唯一考慮就是作爲老媽子的母親,怎麽更好地伺候全家人。
設計師還闡釋了乒乓球挂畫的設計思路—— " 把過往打球的回憶留下。"
原來母親自己的美好生活已成回憶。
一個有山水庭院、有大陽台的宅子,放不下一張乒乓球桌。
一個原本能随時随地打球的女人,此後就是伺候前夫的全職保姆。
父親房間 vs 母親房間
被定在畫框中的乒乓球,與被困在愛與責任中的母親,形成最悲哀的互文。
母親心疼兒子,兒子卻不見得心疼母親。
雖然兒子在節目裏大談母親的犧牲,爲父親,爲自己。
但對母親的孝順也就僅限于此了。
《夢想改造家》
孝子,孝子,孝順的其實隻是老子。
諷刺的是,連行孝的具體行動,最終還是落到了母親頭上。
一個跟前夫離婚分居已經 22 年的女人。
節目從頭到尾都沒自己名字的盛媽媽。
《夢想改造家》
" 孝心外包 " 的男人們
《夢想改造家》這位兒子的行爲用最近的網絡熱詞概括就是——
" 孝心外包 "。
" 孝心外包 " 的本質,就是家庭責任轉嫁。
自己扮演大孝子,盡孝的責任卻落到 " 她 " 人頭上。
沒錯,這個人通常是女人。
要麽是老媽,要麽是老婆。
這也是爲什麽很多男性在擇偶條件裏,都會要求女方必須孝順父母。
" 我媽不容易,你得對她好點。"
圖源:小紅書
越是強調孝順父母的人,很可能不是自己有多孝順父母,而是需要一個替自己行孝的工具人。
社交平台上某大齡單身男性拍下 60 歲老母親在地裏勞作的視頻,配文:
" 要是有個老婆,媽媽也不至于這麽辛苦。"
圖源:抖音
都說養兒防老,其實是養兒然後找個兒媳婦才能防老。
除了老媽老婆," 孝心外包 " 的對象通常還有姐妹。
傳統觀念裏,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外嫁女兒原本并不承擔贍養責任,因爲她們通常沒有财産繼承權。
但大量調研發現,如今越來越多女兒參與養老,與此同時,她們依舊沒有對等的财産權利。
學者李永萍在《流變的家庭》一書中指出," 大多數女兒參與養老的情況,都是兒子(尤其是媳婦)提出的,在此情況下,如果女兒不參與養老,那麽兒子、媳婦也不贍養父母,因此,女兒在某種程度上是被迫的。"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兒子正在把孝心外包給女兒,即便他們繼承了所有财産。
「按照傳統農村社會的習俗,贍養父母是兒子的事情,女兒并沒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當然,也不享有财産繼承權。但筆者近年來在各地農村調研發現,女兒參與養老的現象越來越多。女兒要和兒子一起均攤父母的贍養費和醫療費,如果父母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子女照料時,女兒也要和兒子一樣輪養父母。然而,在分家時,女兒卻依然不享有财産繼承權。
——《流變的家庭》」
情感節目《尋情記》有一集,是父親帶着癱瘓母親控訴不孝女,說母親要做手術女兒都不給錢。
記者找到女兒,發現這其實是一個 " 财産全給兒子,卻找女兒養老 " 的諷刺故事。
當初母親生病,姐妹倆還各給了一萬,沒想到父親扭頭就拿給兒子去做生意。
《尋情記》
最終,沒從姐妹身上拿到錢的父親悻悻而歸。
而節目的結尾,一臉惆怅的兒子,終于 " 決定賣掉自己心愛的汽車。"
《尋情記》
" 孝心外包 " 類男性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其 " 孝順 " 功能按鍵必須由另一個女性觸發。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男子因爲臨近婚期,女友又要求加 3 萬五金錢,而決定退婚。
他說每次相親都挺難受,因爲跟女生一起吃海底撈的時候,總會想到父母都沒吃過海底撈。
" 我也挺心疼我父母的,他們很多地方都沒去過,還一心想着要給我買房子。"
那這位孝子是怎麽孝順父母的呢?
——瞞着父母辭了職,自己拿着 16.8 萬彩禮出去旅遊,玩了整整 5 個月。
圖源:新聞晨報
不得不說,女人某些時刻都是神醫。
" 華佗都治不了的眼疾,女人一來就治好了。"
相親前幾十年沒帶父母吃過海底撈,旅過遊,女人一出現,就立馬 " 複明 ",能看見父母的不容易了。
而女人一消失,似乎父母也就不辛苦,不需要孝順了。
" 孝 " 話一則
過時的 " 孝 "
多年前,拍完《喜宴》的李安,曾在采訪中談及他對 " 孝順 " 的看法:
我覺得 " 孝順 " 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裏面,我已經不教小孩 " 孝順 " 這個東西,隻要愛我就行了,彼此尊重就可以了。"
李安談孝順
李安指出,傳統意義上的 " 孝順 ",通常暗含着不平等的階級觀念。
" 順 ",意味着順從,遵從權威和秩序," 小的一定要服從大的。"
這也是 " 媽寶男 "" 愚孝男 " 的行孝特點,萬事都聽父母的話。
婆媳之間出現任何矛盾,他們總是第一時間站在母親那邊——
" 我媽把我養大容易嗎,你就不能多孝順她一點?"
哪怕明知道是自己媽無理取鬧,也還是會勸對方 " 我媽不容易,别跟她計較。"
好在如今這套話術的 pua 功效已經大大被削弱。
圖源:網絡
而傳統意義上孝順的對象,通常也是男方父母。
古代男性享有離婚特權,休妻理由有七條,被稱爲 " 七出 "。
其一就是 " 不順父母 ",指的是兒媳不孝順公婆。
甚至隻要公婆不喜歡兒媳,就可以成爲休妻的理由。
直到現在,兒媳孝順公婆仍是天經地義,女婿孝順嶽父嶽母的普及程度遠不及前者。
各地 " 好媳婦 "aka" 孝心外包最佳承接人 " 評選仍是熱火朝天。
圖源:新浪微博
至于如何行孝,夫妻分擔的責任與義務也有所不同。
此前,男性的孝順主要體現于爲家庭提供經濟支持,而作爲兒媳的女性,則承擔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孝順義務。
簡言之," 兒子出錢,兒媳婦出力。"
《傳聞中的七公主》
也正是由于照顧家中老人的責任落到了女性身上,大家看兒子孝不孝順,通常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而是看他老婆做了多少。
如《誰在你家:中國 " 個體家庭 " 的選擇》一書所言," 兒子的孝順與否與媳婦能否照顧好公婆是緊密相關的。"
但現在這種家庭模式以及觀念已經非常過時了。
一方面是越來越多女性也在爲家庭提供經濟支持。
另一方面是獨生子女政策的特殊背景,很多家庭都隻有一個子女。
給男方父母養老的兒媳,也是别人家唯一的女兒。
女性在被要求孝順公婆的同時,她們還有自己的父母要贍養,要陪伴。
哪怕在多子女家庭中," 兒子出錢,女兒出力 " 的養老情況也越來越常見。
papi 談過年回家
然而過時的東西,還在被一些人奉爲圭臬。
不僅愚孝,還執着于孝順外包。
甚至連不孝的罵名都還在外包。
記得短視頻一個清潔公司,上門給一位 70 歲老人的家做清潔,說這位老人的家是他們見過的最髒最亂的。
老人的兒子事業有成,在上海安了家,把老丈人一家接了過去,對獨自在老家的爹不管不顧。
博主感慨萬千,最後卻把原因都歸結于 " 兒媳不孝 "。
真正負有贍養責任的兒子完美隐身。
圖源:新浪微博
前段時間離婚的 Melody,前夫朋友出來控訴她,罪名之一就是 " 不侍奉重病的婆婆。"
圖源:新浪娛樂
這也難怪如今外包的孝心越來越沒人接單了。
傳統的 " 孝 ",過時的 " 孝 ",無一不是圍困女性的陷阱和囚籠。
也是時候更新觀念了。
如李安所言,不談孝順,先學會尊重吧。
先把老媽、老婆、女兒、姐姐、妹妹當個人吧。
監制 - 她姐
作者 - 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