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青島新聞網 記者 劉豔玲
3 年讀研,7 項專利,2 篇 SCI,3 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成功上岸 985、211 雙一流大學博士生……從一名普通的中職生蛻變成高學曆的 " 科研學霸 ",青島烹饪學校 2015 屆畢業生孫璐一路 " 進階 ",從省重點濟南大學本碩,到 985、211 雙一流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她不斷刷新履曆,打破升學的 " 天花闆 "。
談起母校烹饪學校,一名名優秀老師的悉心培養,一項項功底紮實的技能絕活,一件件奮發努力的勵志故事,都如影随行的陪伴着孫璐,讓她記憶猶新,難以忘懷。本期深造明星,讓我們一起走近青島烹饪學校畢業生孫璐,在職教高考中敲開大學門,本碩博 " 一路開挂 ",将尋味美食進行到底,以科研實力成功 " 出圈 "。
舌尖上的科研
3 年讀研,七項專利,兩篇 SCI
雖然中考以幾分之差,與普高失之交臂,然而孫璐卻在青島烹饪學校找到了本碩博一路科研攻關的興趣所在—— " 美食專業 "。從青島烹饪學校中西面點專業,到濟南大學本科烹饪與營養教育專業,研究生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再到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孫璐笑着說,從就讀烹饪學校開始,一直将尋味美食進行到底,立志 " 舌尖上 " 的科研創新。
" 我碩士導師就是看重了我會做中西式面點,有了在烹饪學校練就的專業技能,研究生期間就跟着老師做研發。" 孫璐對記者說,讀研 3 年,和導師申請包括 " 姜茶蛋撻 " 在内的七項專利,發表了包括《納米技術在風味物質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與發展》《生姜中姜辣的功能性及其應用研究進展》《加工過程對生姜主要成分、功效和應用影響的研究進展》等論文,其中 2 篇 SCI,3 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正是憑借着過硬的 " 科研實力 ",孫璐在考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時脫穎而出,成功上岸。
再逆襲的密碼
中職生成功考上雙一流 " 博士 "
" 從本碩博,我一直非常受益在母校烹饪學校練就的專業技能。" 孫璐介紹說,相比從普高考入大學,自己在烹饪學校打下了非常好的專業技能底子,無論是 " 要想甜,加點鹽 " 的常識,到八大菜系口味變化的理論,都深深影響着她,也是她不斷的取得科研創新。
" 很多人不喜歡生姜的辛辣,但生姜卻有驅寒、暖胃、消炎等功效,在研制姜茶蛋撻時,我們運用原始的食材進行調味,比如用姜粉,萃取白茶的茶香,再結合冷凍幹燥的工藝進行創新研發。" 孫璐表示,自己很擅長做中西式點心,在制作姜茶蛋撻時得心應手,撻心的口感就像巧克力一樣,而且保質期可達 60 天以上。在博士面試時,博士導師是專攻香辛辣研究方向,這和她碩士期間的科研方向也密切相關。
高學曆的蛻變
赢在 " 職教高考 " 烹饪學子未來可期
" 我特别記得烹饪學校的班主任時麗霞老師,課下經常用一兩個小時給我輔導數學功課;還有計算機劉真老師,在我遇到挫折時,總會鼓勵肯定我,說‘我一定可以!’ " 孫璐感慨說,在職教高考沖刺時,母校老師給予自己很大的支持,無論是語數外文化課,還是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直到現在,每當遇到困難時,老師的鼓勵還回響在耳畔,激勵自己勇攀高峰,不斷前行。
孫璐很自豪的看到,越來越多的烹饪學子在職教高考中拔得頭籌,考入理想的大學,并且不斷深造。據了解,2012 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建立 " 文化素質 + 職業技能 " 職教高考制度,青島烹饪學校的學生在職教高考的新賽道中脫穎而出,連續三年學校職普融通班學生本科達線率 100%,在 2022 年的職教高考中,青島烹饪學校再創佳績,57 人達本科線,全省前 10 名學生中,烹饪學校占了 6 席,烹饪學校的育人模式也得到國内重點高校的認可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