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周松清
再降再降,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工廠的甩賣還在繼續。
就在國慶節前夕,北京産權交易所再次上架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工廠項目,轉讓底價從 6 月份第一次挂牌的 36.84 億元直降 11 億到 25.8 億元。
不過,這個相較于建設時候 77.5 億元總投資三折的價格,仍然無人問津。
10 月 10 日第二次挂牌到期。10 月 11 日下午,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工廠項目第三次挂牌,轉讓底價爲 22.48 億元。較于第二次挂牌降價 3.32 億元。
圖片來源:北京産權交易所
現代汽車重慶工廠的出售,不僅意味着現代汽車生産基地從中國五大工廠退守到僅剩北京工廠一家。
對于目前是否有意向廠家洽談,北京汽車重慶工廠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目前我們沒有可以對外披露的信息,後續進展也要看集團和對外公開信息。"
對于是否有意向廠家洽談以及出售的相關收益如何分配問題,北京汽車董秘辦工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目前我們這個端口還沒有接到相關信息,分配的問題需要等到出售後财務核算。"
降價 14 億,重慶工廠三次甩賣
從 6 月份第一次挂牌的 36.84 億元到 10 月 11 日第三次挂牌價 22.48 億元,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三次挂牌轉讓,共降價 14.36 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此次北京現代轉讓的重慶工廠資産包括面積 187.2 萬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沖壓、車身、塗裝、總裝、發動機五大工藝車間以及諸多不動産和整車設備。
按照公告要求,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意向受讓方需要在 2023 年 10 月 18 日公告截止日前繳納 6.5 億元的保證金。
截至發稿時,仍未有接盤信息傳出。
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工廠出生于北京現代的最巅峰時刻,也被譽爲北京現代的 " 旗艦工廠 "。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于 2015 年開工,項目總投資 77.5 億元,規劃整車年産能 25 萬輛,發動機年生能 25 萬台,投産兩款高性能車型(北京現代昂希諾和菲斯塔)和一款高性能發動機(KAPPA 發動機)。
當時現代汽車公開宣傳資料稱,重慶工廠采用了大量工業機器人,沖壓、焊接、塗裝、總裝及發動機生産等環節自動化率達 100%。
沖壓車間采用 5400 噸全自動模塊沖壓生産線,所有金屬闆件都是一次沖壓成型,生産自動化率達到 100%。
總裝車間采用多車型混線生産體系,這種柔性生産布局,可以實現車型互換交叉生産。發動機車間也采用多機型混線生産體系,機加工藝自動化率也達到 100%。
圖源:招拍文件
對于爲什麽配置如此現代的重慶工廠,沒有車企前來合作,甚至暫時無人接盤?廣州某大型合資車企銷售總監劉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這可能和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是主流有關,所有的車企都在改換新的電動平台,傳統的燃油車生産線,已經不符合現在的需求,并且也已經産能過剩狀态。而且這麽大的産能,也不是普通車企能夠接手的。"
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汽車制造商産能 TOP20 産能合計爲 3749 萬輛,占總量近九成,整體利用率卻低于五成。其中,吉利、長城、上汽大衆、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悅達起亞等燃油車比重較大的企業,産能利用率均低于四成。
現代中國頻關廠, 海外銷量走高
在北京現代最鼎盛時期,其在國内共有 5 座整車生産工廠,分别爲位于北京順義的第一、第二、第三工廠,及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規劃總産能爲 165 萬輛。
在重慶工廠建設的第二年,2016 年,北京現代汽車達到其在中國内地銷量的頂峰 114 萬輛,2016 年 12 月單月銷量更是達到驚人的 14.6 萬輛,當時車企銷售排名全國第二,風頭一時無兩。
不過,其後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就開始滑坡。
北京汽車年報數據顯示,北京現代 2018 年總銷量下跌至 79 萬輛,2019 年銷量再下降爲 66.2 萬輛,2020 年跌至 44 萬輛,2021 年再跌到 36 萬輛。2022 年最新數據繼續暴跌,下跌至 25 萬輛。
2023 年上半年,北京現代銷量 12.3 萬輛。最新的 2023 年 8 月,北京現代銷量爲 1.8 萬輛,當月中國市場銷售市場份額掉到 1% 以下,在售汽車品牌銷量排名已經從曾經最高的第二名,掉落至現在第二十二名。
數據來源:車主之家
北京現代汽車在中國的五個工廠也先後陷入不同的停頓狀态。
2021 年 12 月開始,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就曾被報道開始停産,大部分工人都開始放假。期間,北京現代還一度辟謠稱并未停産。
但是到 2022 年,北京現代重慶工廠關閉已成事實。
在現代汽車官網上,工廠參觀預約隻剩下北京仁和工廠。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官方網站
在現代汽車官網上,其目前共有 5 款轎車、5 款 SUV、1 款 MPV 出售,僅有一款 SUV 爲油電混動。
車主之家數據顯示,北京現代目前銷量最高的車型爲伊蘭特,占其銷售份額達到 43.85%。2023 年 8 月伊蘭特銷量爲 7895 輛,但從曆史銷售數據來看,伊蘭特銷量仍在陰跌。
數據來源:車主之家
與此相對的另外一方面,是現代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新高。
2022 年,現代汽車在 2022 年全球銷量達到了 394 萬輛,相比 2021 年增長 1.4%。起亞 2022 年全球銷量爲 290 萬輛,相比 2021 年增長 4.6%。
現代汽車集團(包含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2022 年全球總銷量爲 684.8 萬輛,繼豐田、大衆之後,位居全球第三。
2023 年上半年,現代汽車全球銷量達 208 萬輛,在美國、歐洲和印度等地刷新了最高銷量紀錄。
爲什麽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一路走跌,在海外市場卻是一路上揚?
對于國内市場,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吳周濤曾經反思,認爲是北京現代的産品沒有太大變化,不管是技術還是外形設計,離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遠,同時因爲客觀原因,與現代溝通不暢,對經營決策也造成了影響。
對中國市場的不夠重視,新款車型、電動化遲緩,未能夠跟上中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是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丢盔棄甲的重要原因。對于海外市場的持續走高,市場普遍認爲是受惠于韓國出口歐美市場的零關稅政策,還有新興市場例如印度等對小型車需求旺盛。
現代汽車其實也很早就布局新能源汽車,其在 2017 年就推出了 IONIQ ( 艾尼氪 ) 電動品牌,2022 年年報顯示其艾尼氪 5、艾尼氪 6 兩款車型全球銷量超過 10 萬輛。
現代汽車此前表示,艾尼氪 5 計劃于 2024 年引入中國市場。
現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卷到智能駕駛無圖階段,到 2024 年才引入中國市場,現代汽車的艾尼氪 5 還能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