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嶽懷讓)、橙柿互動 ·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
對大多數讀者來說," 李碩 " 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
但昨天,微信朋友圈被他和他的史學書《翦商》刷爆了。
起因是,李碩在朋友圈透露自己突發絕症,即将離世的消息,
" 從 2 月 18 日,在巴基斯坦的巴瓦小城首次發病倒下,我在當地醫院躺了四天被搶救回來。之後,在全球通學弟等幫助下,于 2 月 25 日回國,之後近半個月裏我被隐瞞了病情,不然處理後事的時間可能更從容一些。相比人各種死法,目前應該算是最好的結局,不需要開大刀受大罪,一切醫學手段都已經失去作用。我最滿意。大塊勞生,息我以死,我活着也很少能享受生活,總忙忙亂亂操心下面寫個什麽,現在總算能休息了。"
随後,李碩交待後事,用一貫灑脫的語氣:
" 我會授權一個實體接手我死後的著作權事務,及幼兒老人的扶養。如果能多活一兩周,我會把部分文章收攏一下,弄個自選集。這東西唯一的特點就是跨度太大,有些單篇文章後面是寫成一本書的想法。所以我活幾輩子也忙不完,趕緊死了算了。生平還有些小秘密,從未想寫成文字也許再活三四十年、時過境遷之後才會想寫。現在就帶到火化爐子裏去了。也許後世會有史家來扒吧。我考證的曆史,總有人罵腦洞太大,其實現實這東西真比文書腦洞更大,虛構作家的想象力都是很有限的。老友們聊起我時,應該都是開心的吧。李碩這破人,不長的一輩子,趣事還不算太少。開心就好,不必傷悼。當下的期望,請朋友們别問候我,甚至不必評論,因爲我已經沒有心力回複。"
最後,李碩表示:" 目前有大學舊友們幫我料理生前身後事,一切完滿具足,無勞挂念。
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難以接受,紛紛感慨:" 天妒英才 "、" 一聲歎息 "!
15 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從李碩多位友人處證實,李碩确實已身患重病,目前正在成都休養。對于李碩在朋友圈發文公布病情,其友人表示尊重李碩的意願。
李碩,曆史學者,1977 年生,河北保定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和清華大學曆史系(碩士、博士),曾供職于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國古代曆史與曆史地理研究。著有《南北戰争三百年》《孔子大曆史》《樓船鐵馬劉寄奴:南北朝啓幕戰史》等,在《學術月刊》《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居成都,46 歲。
2022 年 10 月,李碩所撰寫的《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引發國内社科界高度關注。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一書是 " 李碩中國史 " 開篇之作,主要講述華夏文明的萌生與轉型。從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裏頭文化)的出現,到三千年前商朝的滅亡、西周建立,時間跨度一千餘年。
《翦商》一書借助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梳理了上古人祭風俗産生、繁榮和消亡的全過程,以及人祭與華夏早期文明從伴生到分離的偉大轉折,再現了古人(周人)爲終結商朝和人祭風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們對華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認知。
知名學者許宏評價《翦商》一書時表示:這書讀起來就放不下,我要用 " 震撼 " 來形容自己的感覺和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