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研報給出建議
日前,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資源等 16 部門印發《河南省推動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 (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推動新一輪交通運輸設備更新換代,支撐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施方案》提出了 " 運輸車輛綠色替代、老舊機車和機場設施淘汰更新、老舊船舶報廢更新、郵政快遞設備升級、公路施工裝備提升、安全應急裝備增強、能源供給設施提質、物流設施設備改造、技術标準規範引領、交通運輸數字轉型 " 十大行動,謀劃了 21 項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明确,到 2025 年,全省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 90% 以上 ( 包括應急車輛 ) ,巡遊出租車以及城市建成區的郵政用車、網約出租車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車,重型營運貨車綠色替代率達到 50% 以上。到 2027 年,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 2023 年增長 25% 以上,新能源客運車輛、重型載貨車輛、内河船舶等應用範圍持續擴大,郵件快件智能安檢設備廣泛使用,寄遞領域安檢能力明顯提升,公路施工裝備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持續提升,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增強。
新聞一出,引發輿論熱議。
實際上,我國城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起步早,成果顯著,但近年來,部分城市發生了因成本、技術、産品、基礎設施等問題導緻的新能源公交運營困難乃至停運的現象。因此,有人認爲,新能源公交發展将面臨難解的瓶頸,但河南有關方面的方案,無疑給新能源公交車的發展添一把火。
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就發布研報《全球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趨勢與政策走向》,就保障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良性運行提出建議。
從發展迅猛到遭遇瓶頸
城市新能源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截至 2022 年底,全國共有城市公交車 70.32 萬輛,其中純電動車 45.55 萬輛,占比達 64.8%。2014 年到 2022 年,全國新能源公交車數量增長 14 倍,占比由 6.9% 提升至 77.2%。發展可謂迅猛。
但是,2018-2021 年全國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逐年下降,2022 年小幅回升,2023 年較 2022 年下降明顯,處于近年市場 " 低谷 "。疲軟的原因包括公交出行人數減少導緻市場采購意願不強;前期新能源公交車新增、更新基數較大,各大城市置換任務基本完成;新購置車輛多數未到 5~8 年使用更新周期等。
優化頂層設計
公交所面臨的困境,不僅是城市公交自身的問題,也是城市交通和城市發展的問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和公衆共同關注、合力解決。
從整體規劃方面,優化頂層設計,因地制宜推進公交新能源化。雖然新能源公交遇到了發展問題,但推動公交低碳化,提高公交領域新能源化水平仍是實現公交 " 雙碳 " 目标的首要任務。
充分利用公共領域電動化、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等試點示範項目,進一步明确新能源公交車的發展目标和路線圖,優先推動公交新能源化;編制新能源公交車選型規範,引導城市充分考慮不同技術路線、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使用特點,科學選擇新能源公交車車型;推動多元化動力技術路線發展,以合适的比例配備不同能源結構的車輛。
優化産品矩陣體系
從産品技術方面,加快産品技術創新,優化産品矩陣體系。提高新能源客車技術水平,降低車輛購置使用維護成本,從源頭控制産品性能、質量、适用範圍不足等因素對公交企業運營的困擾,應該成爲首要工作。
如制造企業應持續推動新能源公交車的關鍵技術創新,布局全氣候電池,突破低溫環境續航驟降、充電困難等難題;加快新型動力電池技術創新、電池結構創新一體化集成技術,提高動力電池的産品性能;打造通用化電動底盤平台,促進電動化産品開發降本增效;提升氫燃料電池技術成熟度,推動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低成本應用。
針對不同運輸場景,完善系列化新能源公交車産品體系。打造城市新能源公交的 " 快幹支微專 " 線網的全場景解決方案,爲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綠色、高效的出行服務。
鼓勵公交企業根據實際運營需求,優化調整公交車産品的類型及尺寸等。爲降低車輛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當前出現了新能源公交車 " 大轉小 " 的趨勢。公交運營企業逐漸将 8 米和 10 米系列新能源公交車作爲購置首選車型,對 12 米及以上車型進行總量控制;爲滿足地鐵站與公交站點、大型工業園區、居民社區微循環公交線路需求,增加了對 6~7 米車型的采購。
圖 采購招标車型分類,數據來源:2023 年度各省市城市公交車采購招标公告信息
強化政策支持
從政策體系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多類政策同步推進。從采購、置換、運營等多環節推出合理的财政補貼類政策。繼續給予新能源公交車購車補貼、稅收優惠等财政支持,降低購置成本。繼續給予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建立并實施運營成本核算和補貼補償制度,充分發揮各級獎勵及補貼資金的統籌作用," 以獎代補 " 爲新能源公交車的可持續運營提供保障。
通過環保、路權、碳交易等非補貼類政策,提高公交公司市場競争力。制定更嚴格的排放标準和環保法規,控制燃油公交車增量,加大老舊燃油車輛的淘汰力度,優先采購新能源公交車。
給予新能源公交車道路交通優先權,如設立公交專用道、優先通行信号等。加快推動交通出行碳排放激勵和交易體系建設,将新能源公交車減少的碳排放,轉化爲經濟和環境的雙重收益,讓公交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推動投資多元化,加強金融手段支持。鼓勵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等多種投資方式,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車輛購置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提供優惠貸款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例如,2022 年貴州江口縣兩家公交公司通過 " 梵淨生态賬戶 ",從縣農信社獲得 600 萬元貸款,利率從 8.2% 下降到 5.5%,每年可降低融資成本 16.2 萬元;提供綠色金融支持,鼓勵公交企業申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産品。
創新商業模式,支持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車輛租賃服務,開展電池銀行等服務。例如,深圳市東部公交對電動車進行融資租賃購置、對電動車主要部件進行經營租賃的混合租賃模式,實現輕資産運營,并确保後期運營維護質量。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從基礎設施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基礎設施運營。從規劃、建設、管理方面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布局;制定相關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把公交場站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保障公交車企業自有、租賃場站的土地供應;結合車輛場站規劃和充電需求,按需配置直流快充網絡,保障用電接入條件;對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補能給予政策支持,優惠充電電價。
從監管評估方面,建立監測體系,完善維修保養和安全管理。建立新能源公交車動态監測管理評估體系。提高新能源公交車産品技術要求,建立新能源公交車産品推薦庫,選擇具備較好低溫性、熱管理技術的高質量、高性價比、高可靠性、服務有保障的産品進行推廣;對技術水平差的産品設立黑名單制度。
對新能源公交車在不同環境、運營條件下的運營效果進行實時跟蹤和動态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運營策略、維護方式進行調整。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評估體系,确保在推廣不同階段政策的執行,及時調整和優化。
優化電池更換标準體系
從标準規範方面,優化電池更換标準體系,推動車輛報廢更新。對即将到期的電池進行統計,在綜合評估更換電池與更換車輛的經濟性和有效期之後,選擇合适的更換方案,統籌動力電池以舊換新。鼓勵整車企業、電池企業結合公交企業的運營需求和路線特點,做好更新電池與 BMS 等整車技術協同,匹配滿足車輛續航裏程、充電速率和安全性等要求的動力電池,積極推動質保期外的電池更換;加快明确電池更換的标準化服務流程規範,鼓勵車企和電池企業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
推動老舊新能源公交車的更新置換,明确報廢标準及更新流程。統計評估新能源公交車的車輛狀态及更新需求,根據車輛使用年限、行駛裏程、電池狀态、行駛性能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報廢标準,構建方便快捷的更新報廢渠道,提供包含車輛評估、報廢決策、車輛處理、采購更新、投入使用等一站式服務;鼓勵公交企業購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動力電池質保服務,從源頭消除安全穩定運營風險隐患。例如,華東地區部分城市在采購新能源公交車和編制車輛采購招标文件時,将純電動公交車全生命周期後續的車輛維護費用,與動力電池維護更換費用一并納入車輛采購費用之中進行招标,确保純電動公交車全生命周期後續保障費用。
創新一體化服務模式
從運營模式方面,創新一體化服務模式,打造多元化經營。綜合考慮不同城市的規模、群衆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新能源公交車數量和路線;促進新能源公交車與地鐵、出租、共享單車等交通方式有效銜接、協同規劃運營,将火車站、地鐵站、學校、公園、商場等樞紐高效串聯;依托 5G、大數據、車路協同、智能駕駛、MaaS 出行服務平台等新技術創新公交運營模式,發展需求響應式公交,提高運營效率。
拓展新能源公交車的業務範圍,加快市場化轉型。秉承市場化思維開展定制公交,如定制通勤、定制校車、定制就醫、網約公交等,對接乘客個性化需求;發展 " 公交 + 旅遊 " 服務模式。例如城市觀光、景區旅遊、機場接送等,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落實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政策,在保障安全運營的前提下,面向社會開展增值服務。例如,台州公交集團積極拓展公交衍生産業,成立 8 家全資子公司和 6 家參控股子公司,下屬競争性子公司全面盈利,近 4 年的年均利潤增長 38%。
加大宣傳力度
從推廣宣傳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合理引導公衆綠色出行。強化環保意識,宣傳綠色效益。通過多渠道開展綠色出行、公交出行等主題宣傳活動,營造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良好氛圍,建立綠色出行獎勵和錯峰出行制度;積極宣傳并分享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優秀案例,提高公衆對新能源公交車的認可度。據統計,2017~2022 年,我國新能源公交車累積減少碳排放超 5400 萬噸。
加強營銷推廣,完善市場化運作。利用社交媒體、公交官網、手機 APP 等平台,針對大站快車、定制公交、網約公交等線路特點策劃營銷方案,傳遞新能源公交車的優勢,将網絡 " 流量 " 轉化爲乘客 " 留量 ";與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合作,開展新能源公交車在動力電池、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創新方面的專題報道,提高公衆對新能源公交車的關注度。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車百智庫 ",作者:車百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