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抗戰勝利後,我軍向東北地區派出了 11 萬部隊和 2 萬名幹部,其中部隊主要是山東軍區的主力和新四軍第 3 師,另外還有其他軍區派出的多批千人規模的部隊。
國民黨軍也向東北派出了其精銳部隊,包括駐印軍的新 1 軍、新 6 軍以及美械的第 13 軍、第 71 軍、半美械的第 52 軍以及滇軍第 60 軍等部,此後陸續還在增兵。
這些國民黨軍大都是美械部隊,武器裝備和火力很強,而且保持了完整的建制,且有豐富的正規戰經驗;通過鐵路、輪船、空運,也節省了大量體力。
而當時東北我軍的情況是,較早進入東北新擴編的部隊尚需整訓和鍛煉,新抵達的主力部隊由于長距離行軍十分疲勞,部分武器還留在了關内,所以火力也不強。
另外抗戰時期我軍以分散的遊擊戰爲主要作戰形式,師、旅規模以上的正規戰能力還有待恢複和提升;來自不同系統的單位和指揮鏈條也需整合,東北的根據地建設也未正式展開。
所以在山海關保衛戰之後幾個月的戰鬥中,我軍多次作戰計劃均未能很好完成,尤其未能打出好的殲滅戰來。
直到 1946 年 2 月的秀水河子戰鬥,東北我軍首次取得對美械裝備國民黨軍的一個較大的殲滅戰。
在此次戰鬥中,總計殲滅了國民黨軍第 13 軍第 89 師第 266 團、第 265 團第 1 營以及師直屬的山炮連、運輸連。
在第四野戰軍戰史中統計的戰果爲,殲敵 4 個營總計 1500 餘人,其中斃傷 500 餘人、俘虜副團長以下 900 餘人。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了,因爲從殲敵番号來看,似乎其滿編兵力不應該隻有 1500 人。
國民黨軍的第 13 軍屬于是美械軍,按照編制兵力數,其一個團應當有 2640 餘人、一個營應當有 650 餘人、一個師屬山炮連應當有 200 餘人;輸送連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下面再談。
如果不計輸送連的話,則 1 個團 +1 個步兵營 +1 個山炮連,應當有大約 3500 人。
那麽爲何在秀水河子戰鬥時,第 13 軍的這個加強團再加上 1 個輸送連被殲滅後,東北我軍統計的戰果卻隻有 1500 餘人呢?
首先,國民黨軍即便是美械部隊都存在逃兵缺額情況,以同爲美械軍的第 73 軍爲例,其編制跟第 13 軍一樣,但到山東後一個師就隻有七八千人了,甚至該師的空額都能湊出一個旅來。
第 13 軍各部的情況未必有第 73 軍那麽嚴重,但空額肯定是存在的。
而且自第 13 軍登陸以來,與我軍作戰已有數月,各部肯定是有戰損的,這也會使得其一線部隊的兵力數有所下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将駐地的敵軍包圍後殲滅,跟殲滅出戰的敵軍情況還不一樣。
因爲敵軍如果是在駐地的話,其機關人員和輔助兵員往往也都在,這些兵力如果按照人數來算的話,其實是很大一坨。
不過如果是出去作戰的話,往往帶的就是戰兵爲主,機關和輔助兵力都未必帶全了;而且在駐地肯定也要留守一部分戰兵,組成留守部隊。
另外出戰部隊還要根據所部的武器和彈藥狀況,選擇出戰的力量。
當然,在東北戰場還有個特殊情況就是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
第 13 軍雖然在全面抗戰初期有過北方作戰的經曆,但後來調往南方後補充的兵員就多是南方兵了,偏偏東北當時的氣溫很低,南方兵員沒有防寒經驗的話,凍傷減員往往很驚人。
這些減員未必是永久性的,但肯定會對出戰兵力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單純從編制上看,第 13 軍的這個美械加強團可能有 3500 人,但在上述因素的疊加下,到秀水河子戰鬥時的出戰兵力估計就不到 2000 人了。
另外戰史資料中提到還有一個輸送連,實際上這個輸送連不是人力也不是獸力,而是汽車連,具體數據有 22 輛、32 輛之說,但肯定是一個汽車連的級别。
所以這個連未必有多少人,但因爲有汽車的緣故,被殲滅的加強團具備一定的摩托化行軍能力;而且因爲有汽車的話,山炮連就沒必要出動太多人力了。
估計被殲滅的第 266 團 12 個步兵連、機炮連 + 第 265 團第 1 營的 4 個步兵連、機炮連,平均每個連實際出動約 90 人,合計約 1440 人;另外團、營機關和直屬隊(大部沒有出動)、加強的分隊,估計有 200 到 300 人,實際的出戰兵力大約是 1700 人左右。
因爲涵蓋了主要的作戰部隊,而且除了少部分戰場逃散人員外,大部分都被斃傷俘虜了,所以可稱之爲是殲滅戰。
而且因爲該部還是美械單位,所以将其殲滅的含金量顯然是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