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能源 IPO 何去何從?
不久前,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 中潤光能 ")首發過會,拟登陸創業闆。這一次,中潤光能拟募資 23 億元,對應估值爲 230 億元。
公司背後,是一對來自徐州的 70 後夫妻——龍大強、孟麗葉。20 多年前,丈夫下崗,卻意外打開創業大門。夫妻從建材生意做起,之後闖入光伏行業。招股書顯示,中潤光能已邁入專業電池片廠商第一梯隊,2022 年營收 125 億元。
透過這個 IPO,我們再次關注到這座蘇北城市——徐州。這幾年,背負老工業基地轉型的迫切壓力,徐州大舉發力新興産業,此前半導體産業已有成效,而新能源版圖正徐徐鋪開。
夫婦聯手,幹出一個光伏 IPO
曾兩輪融資超 30 億
這又是一對夫妻聯手創業的故事。
1973 年,龍大強在徐州沛縣出生,大學畢業後曾在國企工作,妻子孟麗葉則在供銷總社做文員。上世紀 90 年代,龍大強在國企改制大潮中被迫下崗,于是自主創業做起鋼材生意,賺到第一桶金。
恰逢新能源熱潮席卷全球,龍大強決定進軍光伏領域。2010 年,龍大強創立中宇光伏,專注光伏電池生産,随着業務擴大,夫妻二人于 2011 年共同在徐州出資成立中潤有限——這便是中潤光能的前身。
然而公司剛剛開始投産,就遭遇美歐 " 雙反 " 調查,國内光伏行業陷入寒冬,中潤有限也不例外。直到兩年後國家出台了促進光伏産業發展的政策,公司才得以脫離危機。
此後,公司快速崛起——龍大強趁熱打鐵,成立潤麗光能、拓正茂源等一批光伏企業,還和南大、浙大、南航等高等院校合作,搭建了多個國家和省級科技研發平台。如今,中潤光能下已經形成一個基本完整的光伏産業鏈。
随着江蘇光伏産業爆發,中潤光能也乘勢走出徐州。2020 年,中潤光能在宿遷興建龍恒新能源項目,計劃總投資 102 億元;兩年後,中潤光能來到安徽,在滁州投資 105 億元建設中潤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 16GW 大尺寸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
還有海外。招股書顯示,公司已于柬埔寨、老撾投建電池片以及組件建設項目,預計今年開始陸續投産,以搶占國際市場份額。
至于客戶方面,招股書披露中潤光能已經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阿特斯、陽光能源、英利能源等全球龍頭組件廠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中,2023 上半年還開拓 30 多家海外客戶,實現銷售收入占當期總收入的 2.54%。
VC/PE 機構随之湧入。招股書顯示,2021 年到 2022 年,中潤有限連續三輪增資,獲得盈科資本、西子聯合、國潤新能、善達投資、泊富基金等支持,投前估值 35 億元。2022 年 9 月,公司變更爲股份公司中潤光能,此後再次連獲三次增資,民生股權投資、盈科資本、久奕資本、德合基金、國綠基金、象嶼金控、前海母基金等 20 多位股東加入。
而公開信息顯示,2022 年中潤光能 B 輪及 Pre-IPO 輪融資轟動一時,金額合計超 30 億元。其中,久奕投資新能源系列股權基金與中化資本、陝投成長、青島盈科等新老股東均參與。
根據招股書,中潤光能實際控制人爲龍大強、孟麗葉夫婦,分别擔任中潤光能董事長、總經理及董事、副總經理職位,共計實際控制公司 50.64% 的股份。此番過會後,這對徐州夫妻離 IPO 又進一步了。
招股書的秘密:
主動降募資額,估值爲 230 億
中潤光能何以撐起數百億?
招股書顯示,中潤光能主營業務爲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根據 PV InfoLink 統計,2023 年上半年,公司電池片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已經邁入專業電池片廠商第一梯隊。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公司擁有電池片産能 45.04GW,2023 年末公司電池片産能規模将擴大至超過 50GW,産量可觀。
财務方面,根據招股書,2020 年到 2023 年上半年,中潤光能營業收入分别爲 25.33 億元、50.89 億元、125.52 億元、107.69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1.12 億元、-1.92 億元、8.30 億元、9.31 億元。
出現如此起伏,主要是受到上遊原材料價格影響。中潤光能稱,2021 年,由于上遊矽料矽片價格暴漲,中遊電池片承受較大成本壓力,價格又受下遊組件壓制,因此出現虧損,毛利率開始下滑。受 2022 年下遊需求拉動,利潤才有所回溫,甚至大幅提升。
爲此,中潤光能曾降低電池業務占比,以避免結構單一帶來的波動。2020 年,公司電池業務高達 99.99%,2022 年已經降低到 92.5%,組件業務則占比 7.5%。
負債問題同樣擺在眼前。招股書提到,公司資産負債在報告期内分别約爲 92.3%、95.6% 和 79.4%,2023 年上半年中潤光能資産負債率爲 79.1%。盡管總體有所下降,仍高于于同行 64%-71% 之間的平均水平。
如此一幕十分熟悉。公開數據顯示,2023 年共有超 40 家光伏企業排隊 IPO,其中 18 家在 2022 年的資産負債率超 50%。
猶記得 2023 上半年,投資人擠爆光伏展會,企業排隊 IPO。但轉眼間,光伏 IPO 迎來寒意——高景太陽能、華耀光電、彩虹新能、拓邦新能、聚成科技、原轼新材等企業也紛紛中止了上市進程。究其原因,據業内人士推測,除了 IPO 節奏階段性收緊帶來影響,大多是産能錯配導緻的結構性過剩或盈利困難、虧損較大。
對此,中潤光能也迅速調整姿态:原本拟募資 40 億元,按發行後總股本 10% 計算,估值高達 400 億元。但由于受到監管層質疑,便在上會前将募資額則改爲 23 億元,估值也驟降爲 230 億元。
光伏 IPO 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蘇北徐州
新能源軍團正在崛起
透過中潤光能,可以隐約看到徐州又一個新興産業——新能源。
地處蘇北,徐州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早在北宋時期,這裏便發現了煤炭資源。1882 年,清政府設立 " 徐州利國礦務總局 ",在徐州建立了近代中國第二座煤礦。1996 年,依托徐州工業優勢的徐工機械在深交所上市,成爲徐州本土第一家上市企業。
因此,徐州産業結構相對偏重,主要集中在鋼鐵、石化、水泥、建材等傳統産業。然而,随着資源枯竭及重工業産能過剩,徐州傳統重化工業面臨洗牌。
何以破局?近年來,從當地各類高能源消耗企業及已有資源出發,徐州研究發布《徐州市創新産業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其中提到,着力培育全市 "343" 創新産業集群,即工程機械、綠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三個優勢創新産業集群;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與 ICT、醫藥健康、安全應急四個新興創新産業集群,及精品鋼材、高端紡織、食品及農副産品加工三個特色創新産業集群。
回憶起來,徐州 2023 年留下創投圈深刻印象之一便是當地半導體産業。投資界曾梳理,這裏已經跑出了鑫華半導體、徐州博康、上達半導體、鑫芯半導體等獨角獸企業。
對比下來,徐州的新能源産業還在追趕。此前,徐州印發了《關于支持綠色低碳能源産業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在綠色低碳能源産業确定了新能源、煤電能源、綠色環保、雙碳産業四大産業主鏈,聚焦晶矽光伏、新能源汽車、氫能、煤炭、煤電、智能電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碳交易、碳金融、碳捕捉及應用 12 條産業細分賽道。
對内培養本土企業,對外則招大引強。爲此,徐州邳州市、新沂市、徐州經開區、徐州高新區等各個闆塊紛紛組建招商小分隊,前往北上廣深,乃至韓國、日本、迪拜等招商引資。此外,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還開啓 " 基金 + 招商 " 模式,通過 " 融彙金龍湖—基金招商項目對接會 " 平台,吸引産業鏈上下遊優質項目落戶。
成效初顯。除了中潤光能,還有許多行業巨頭加入壯大徐州新能源隊伍,接連将重大項目落地徐州,協鑫集團、阿斯特、華潤電力……還有沛縣石英坩埚項目、邳州市光伏類膠膜研發生産項目、徐州經開區半導體材料生産項目、徐州高新區高速高頻電子材料生産項目等一批新能源産業項目順利簽約。截至 2023 年底,全市已擁有規上綠色低碳能源企業超 300 家。
2024 開年,徐州剛迎來一個百億級新能源項目。比亞迪(徐州)鈉離子電池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 100 億元,主要生産鈉離子電池電芯以及 PACK 等相關配套産品,計劃年産能 30GWh。
但環視一圈,留給徐州的壓力依然不小。兄弟城市中,不止蘇州、無錫、常州等已在新能源領域表現搶眼,還有同在蘇北的鹽城、宿遷、淮安、連雲港,均在利用各自優勢進軍新能源産業。如果将視野擴大,全國絕大多數城市都投入了這場新能源浪潮。
如此一幕背後有着一個共識——新能源産業攸關下一個時代的話語權,已然成爲新一輪産業革命的主戰場。過去一年,數億級新能源項目層出不窮、一個個新能源獨角獸崛起,還有中東土豪們爆買中國新能源,都是縮影之一。
曆史已無數次證明,任何一次産業更叠都是城市 " 逆天改命 " 的機遇。大潮下,曾是 " 一城煤灰半城土 " 的徐州,正迎頭趕來。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嶽笑笑 吳瓊,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1/528318.shtml
【本文爲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衆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