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表外表裏 ,作者|曹賓玲、付曉玲,編輯|Reno
" 你開個價,隻要你願意放棄這個崗位,我這邊出 20 萬都行。"
聽着電話那頭放低姿态、充滿祈求的聲音,開出的條件,南玥恍惚間,有一種不真實的荒誕感。
猶記得,一開始親戚、朋友聽說她要考公時,很多都不看好,甚至有人不屑表示," 高考數學考了三十多分,一個大專生不知道自己什麽水平,非要去丢人幹嘛。"
但結果是,南玥相繼以第一名的成績,分别考上了文化館事業編和公務員崗。打電話過來的是公務員考試的第二名,他想買南玥的名額。
這個提議聽上去很有誘惑力,但回過神的南玥不假思索就拒絕了,她的解釋是 " 在違法的雷區蹦迪,容易‘灰飛煙滅’ "。
事實上,作爲專科生,在考公大潮下,不僅輸不起,很多時候也赢不起。
可以看到,近幾年國考參考人數節節攀升,基本每 1 個人上岸,就有 49 個炮灰淪爲背景闆。
注:2023 年爲拟招錄人數。
爲了提高命中率,考公之路已經卷出了 " 巡考團 ",國考當一模,上海市考當二模,江蘇省考當三模,浙江省考當四模……把考公演繹成全國巡回比賽。
不僅人擠人,學曆要求也水漲船高,哈佛博士進街道辦、核物理博士應聘城管、985 研究生排隊進鎮政府等,不斷在現實中上演。
此情此景下,小米加步槍的專科生,想要跑赢全副機械裝備武裝的高學曆考生上岸,有着讓人不忍聽的殘酷。
然而這些 " 輸在起跑線上 " 的人,卻不想被甩在背後,默默無聞,他們頂着 " 差生 " 的标簽,在一年比一年激烈的競争中,不屈不撓,追逐着逆風翻盤的機會。
" 什麽檔次,也配考公務員?"
把省内各市、縣 6000 多個崗位,長達 50 頁的招聘介紹,逐字逐句篩選了三遍,姜暖确認自己一個能報的崗位都沒有。
滿紙的刺眼紅叉,仿佛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也再一次将她帶回難堪的開端。
她和男友是高中同學,但高考後,兩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男友上了本科,她隻考了一個專科。男友教師編上岸,而她進了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做銷售。
畢業兩年,正要計劃結婚時,迎頭遇上了現實阻力。
第一次上門拜訪,互相打過招呼後,男友父親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小姜, 我建議你去考個公務員。"
向來粗放的她,聽出了背後的弦外之音,"我男友有編制,他爸媽也都在機關單位,我在他們眼裏是‘無業遊民’"。
強烈的恥辱感刺痛了姜暖,她想要踢掉腳底的泥,遊上岸。然而想報考卻發現(當年)那麽多崗位,沒一個能報的。
事實上,不止是 7 年前姜暖報考的時候,就是專科考公擴招的現在,國考、省考又或選調生考試,專科生可報的崗位依然很少,且基本是偏遠鄉鎮或市區的邊緣崗位。
但現實沒給姜暖緩沖的時間,結婚的進度被有意無意的放緩,擺在她面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放棄這段感情;要麽,上岸。
姜暖選了後者," 我和我男朋友感情很好,我不想他爲難,更不想失去他。" 爲此,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專升本,拿到了考公的門票。
相比姜暖被動踏上考公之路,靓靓是自己迫不及待踩進來的。
165 的身高,搭配宛若江南女子的秀麗面龐,讓靓靓在内蒙老家美得獨樹一幟。但這樣的外在形象也讓大專畢業的她,工作幾經坎坷。
" 一個專科畢業的能有多大本事,受器重還不是靠着幾分姿色,沒看到老闆總盯着她看。" 在廁所隔間裏,聽着外面的同事對自己的議論,靓靓第一次感受到了職場的惡意。
不過,她認爲憑實力說話就行。畢竟她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配合 HR 跑校招、刷社招,将公司的市場部組建了起來。
然而樹欲靜風卻不止,閑話不僅沒停,還驚動了老闆娘," 老闆娘兼職我們的财務,之前每月隻結算對賬的時候來一兩次,後邊變成每周都要來晃兩次。"
在老闆娘三番五次打着介紹相親對象旗号的敲打下,靓靓不得不辭職走人。
再找工作時,她慎重地在可選範圍内,找了一家成熟公司做行政,卻沒想到這裏是更大的坑。
某個晚上,部門聚餐結束回去的時候,領導突然提出讓司機順路送靓靓回宿舍。上車沒多久,領導開始跟她聊自己的光輝曆史,并且越湊越近。
到了地方,領導更借口自己喝多了頭暈,讓靓靓送他去幹部宿舍," 我很害怕,如果不是當時正在追我的男生突然出現,我不敢想象那晚自己會遭遇什麽。" 靓靓心有餘悸地說道。
而沒過多久,靓靓聽說隔壁部門 98 年的姑娘,和另一個五十多歲的領導在一起了。她覺得這垃圾公司,再待下去遲早要吃虧,趕緊又跳了出來。
之後她進了一個機關單位做後勤合同工,工作環境才恢複正常," 單位裏都是老同志,他們看我就跟看自己孩子一樣,交代什麽都是客客氣氣,氛圍很好。"
可無奈合同工工資太低:一個月隻有 2600,還沒有社保。因此,當内蒙古開放專科考公,有機會成爲正式工時,靓靓沒有任何猶豫就報考了,在她看來,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這注定是一條荊棘之路,受訪的小熊談到,她認識的一個專科生姐姐,考了十年市直單位,直到 35 歲都沒上岸。
沒有傘的人,隻能加速奔跑
早上 6 點,陳爽打開考公 APP,喉嚨裏就翻湧出一陣惡心。
備考的 3 年,這樣的場景是她每日生活的開端。接下來,她要忍着生理性的眼淚,一遍又一遍地收聽 " 天書 " 般的資料分析課,直至弄懂、吃透。
資料分析既需要計算,又考驗邏輯思維,堪稱專科生的噩夢。陳爽此前 2 次與市直單位的幼兒園失之交臂,都與這個模塊丢分有關。
一門心思想上岸,她甚至把 1 歲多的寶寶放在父母家,孩子會喊媽媽了,都狠心沒回去看過一次。
可這樣的犧牲,沒有換來回報。模拟考中,她再一次以 180 分墊底,反觀培訓班的其他同學,幾乎都輕松上 240 以上。
陳爽知道,這中間是無法規避的智力差距和學習鴻溝," 他們要麽是 985 本科,要麽是 211 研究生,互稱資料分析小天才、數量關系不用看、判斷推理一點通。"
而對付陽來說,難過的不僅是學習關,還有生活關——晚上挑燈夜戰至淩晨,第二天還要上班賺錢養家。
因爲有親人生病,家裏每天都要面臨一千多的醫藥開銷。對身處甯波的付陽來說,鄉鎮公務員年收入有 20-30 萬,不僅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更是治愈家庭的良藥。
一戰筆試成績出來,付陽創下報考崗位的高分紀錄,斷層式領先第二名 10 分,眼看勝利在望,誰料因爲體能測試中,3 公裏跑項目超時 6 秒,付出了 " 再來一年 " 的代價。
這也讓他本就捉襟見肘的生活雪上加霜。連續兩次和朋友聚餐,被對方搶着買單之後,付陽愧疚的同時,也覺得不能一直沉寂在低谷了。
在蹭免費培訓課的過程中,他發現,老師講卷子時,很多題目會舉一反三,讓學員找類似的題目,去鞏固練習。同時課後也會連續留同類的卷子,直到錯誤率降下來。
根據這個思路,他研究了曆年的真題題型,總結趨勢,自己大量刷題。當然,資料都是 B 站、粉筆、中公等平台的免費白嫖題目。
" 培訓班一天可能講一兩套卷子,而我一天能刷兩三套,掌握的量是他們的兩倍。" 付陽說。
在掉鏈子的體能上更是重點補齊," 再忙再累,每天都要堅持跑步 ",甚至在生活費壓縮到很有限的情況下,把大半費用花在吃上,以營養搭配。
陳爽同樣在加速沖刺。淩晨 1 點半的自習室,隻剩下零星幾個人還在埋頭做題。兩眼酸澀的她,從試卷中擡起頭,灌下半杯超濃咖啡,又馬不停蹄地奮筆疾書。
她一定要把所有人熬走,才撤退。
不僅如此,微博、小紅書、抖音等一切可能讓人分心的 APP,都逐漸從她的手機上消失了,手機每天保持隻消耗不超過 20% 的電量。
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電量,她都用在刷題上:僅行測一科,她就把小麥公考 6000 題、粉筆 5000 題、華圖 5000 題、中公 5000 題等常規題庫全部刷了 1 遍。
" 在 APP 上,我的刷題量超過了全國 90% 的用戶。" 陳爽自嘲,方法雖笨拙,但她相信量的積累能帶來質變。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得知踩線進面公務員時,陳爽感覺自己像被 " 餡餅 " 砸中的人。
三戰進市直幼兒園的考場時,原本信心十足的陳爽,被突然施行的 B 卷考試,打了個措手不及。很多考題都超出準備的範圍,讓她越做心态越崩。
筆試完她就知道自己又完了,絕望之下,她甚至不想再去考同時報名的公務員考試,"我一個中專生(函授本科),事業編 3 年都考不上,公務員更别想了。" 陳爽說。
在家人勸說下,她還是走進了省考考場,但心态已經放飛:所有科目,會寫的好好寫,不會就直接放棄,考完提前交卷。
然而天意弄人,這樣松弛的狀态竟然打敗了 300 多位競争對手,陳爽高興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彼時距離面試還有 12 天,當過老師的陳爽表達能力不錯,但應對公務員面試還遠遠不夠,爲了打動考官,陳爽研究之後,決定多抓兩把火:
比如,在常規的碳達峰、碳綜合政策目标上,注意多講幾句産業背景;鄉村振興方面,必須對中央 1 号文件中的内容如數家珍。
爲了确保萬無一失,她還用寫逐字稿的方式加強記憶,也就是找出模拟題的答案,一字一句抄錄下來,反複練習直至朗誦不磕巴、不怯場爲止。
正式上考場那天,命運跟她開了個玩笑,讓她抽到第一個面試的 " 冤種位 " ——考官一開始會壓分,第一個進去的成績通常不會是全場最好。
但之前的充足準備,發揮了效用,她從考官的表情中,感受到自己觸達了他們的盲區,營造出了眼前一亮的感覺。最後她拿了面試第二,并以綜合排名第三的成績,順利上岸了鄉鎮崗。
與陳爽不同,南玥對公務員面試并不是很上心:最後沖刺階段,培訓班氣氛空前緊張,她卻到點下課,沖去幹飯。
這一方面是因爲,她 3 戰一舉考上了 1:300 的縣文化館事業編,感覺已經跑到頭了;另一方面,公務員筆試,第一名領先她 5 分,并且人家還是留學生,她覺得自己一個專科生,大概率是沒什麽戲了。
但她還是要出現在考場,因爲報的考公協議班是 " 不過退費 " 的那種,走完流程才能退款。
抱着陪跑的心态,候考時南玥格外放松,主動找人聊天活躍氣氛,尤其和筆試第一名相談甚歡。如果沒有後面的變故,她們或許能成爲很好的朋友。
據南玥描述,那一年面試改成了無領導小組面試,這種 " 群聊 " 的模式,讓有些社牛的她更加如魚得水,充當了類似 " 總結者 + 調停者 " 的角色,隐隐有 slay 全場的感覺。
但她不争名次,因此每次發言結束,都不忘給别人遞話頭。特别是看到筆試第一名的同學發言寥寥,她甚至替人家着急起來,先後 2 次給他創造表達機會,但對方總是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就被其他人搶走了麥克風。
最後,無心插柳的南玥,以 0.1 分的微弱優勢,成功逆襲上岸了。
" 全家都激動到睡不着。" 回憶起高光時刻,南玥語氣還透露着激動。
筆試第一名願意砸 20 萬重金買她名額的消息傳出去之後,當初嘲諷她高考成績的七大姑八大姨,更是集體換了一副面孔,用她的事迹 " 勉勵 " 起孩子來。
這一刻,身爲專科生的遺憾,得到了最大的圓滿。
後記
漂泊許久的專科生們,陸續靠岸了。
付陽二戰仍然拿下了筆試第一名,并且再一次刷新紀錄,體檢也順利過關;姜暖以綜合第三的成績,順利上岸鄉鎮公務員,和男友步入了婚姻殿堂;而靓靓也成了鎮政府的會計師,周邊的同事都是正常人。
當然,上岸之後,也會有新的煩惱。陳爽每天都要爲公文寫作撓破頭皮;南玥工作的鄉鎮坐落于離家 400 公裏的大山之中,加起班來同樣連續幾周不休息。
但考公逆襲,讓他們對人生有了更多期待。付陽正在準備法考,爲未來增添一份底氣,而南玥也在持續學習,期望 5 年服務期滿後,遴選至更高處。
對他們來說,上岸隻是一個開始。
(文中人物均爲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