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我國近代的戰争中,火炮是非常重要的武器,不過火炮的種類、口徑有很多,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以大炮來說,榴彈炮、野炮、山炮,可算在之列,一般而言口徑在 75 毫米到 155 毫米之間,大部分爲騾馬牽引 / 馱載,少部分爲汽車牽引;
除山野榴炮外,戰防炮、平射炮、步兵炮等,也算一類,此類炮口徑通常要小些,在 37 毫米到 70 毫米之間;另外還有高射炮,從小口徑到大口徑的都有。
當然,最常見的還是迫擊炮,口徑有 50 毫米到 150 毫米的輕、中、重之别。
因爲當時國内兵工廠生産大炮的能力很低,後來甚至連生産能力都沒有,再加上外來火炮的數量始終不算太充裕,實際上就導緻了當時的戰争中,山、野、榴炮的數量不會太多。
相對而言,由于迫擊炮可以大量生産,所以裝備多、使用多,在當時的火炮統計中,迫擊炮類實際上要占到大頭。
那麽當時的山野榴炮數量 " 不多 ",到底不多到什麽程度呢?咱們先聊聊最簡單的山炮,以 1948 年的遼沈戰役爲例。
在此次戰役前大家都知道東北我軍炮兵已經相當強大,是各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
根據東北我軍當時的統計,遼沈戰役前總計裝備山炮 308 門,其中日造四一式山炮 189 門、九四式山炮 61 門、美式山炮 58 門。
當時東北我軍總兵力超過 100 萬人,其中野戰部隊 70 萬人,正規野戰縱隊就有 12 個,步兵師有 36 個,此外還有若幹獨立師以及 1 個炮兵縱隊、1 個炮兵旅。
以上述部隊的建制來看,300 餘門山炮的數量其實也不多;諸如步兵師屬山炮營,在主力縱隊中可以實現滿編,但在後續成立的縱隊以及獨立師中,其實還有普遍缺編的現象。
而當時東北國民黨軍的情況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東北國民黨軍也是精銳居多,其裝備的火炮數量在國軍體系中也算居于前列。
但遼沈戰役結束後,我軍統計到繳獲的山炮總計爲 148 門。
大家都知道遼沈戰役基本上是全殲了東北國民黨軍的,隻有少部分力量得以撤走;所以這 148 門山炮,幾乎就是東北國軍當時絕大多數的家當了。
而遼沈戰役殲滅的國民黨軍師級部隊達到了 36 個,以山炮當時裝備于步兵師,每個師應有 12 門的情況計,顯然其實有山炮是不夠分的。
所以當時别說挂着暫編師名号的部隊大部分沒有山炮可用,就連一些所謂的主力師,也未必有山炮,或者說山炮營肯定就滿編。
這種情況其實在 1948 年初就已經出現了,因爲在此前的戰鬥中東北國民黨軍損失了大量山炮,但無力補齊編制,不得不以步兵炮臨時充數;而從保安部隊擴編的暫編師,顯然就更不能有山炮了。
在步兵師屬山炮的配備方面,到遼沈戰役前,東北國民黨軍是不如東野部隊的。
而随着遼沈戰役的勝利,東野又繳獲了這 148 門山炮;如果火炮在整修後全部完好,那麽如果按照 9 門制炮兵營,可編超過 16 個師屬山炮營;如果按照 12 門制炮兵營計,可編超過 12 個營。
當然在實際的配備方面,估計是揀選分類,再加上整修,優先使得主力縱隊中所裝備的山炮實現型号與口徑的統一;替換下來的老舊炮,則配給非主力部隊,先把炮兵營的架子搭起來再說。
因此到東野入關時,各步兵師所屬的山炮狀況就比遼沈戰前更爲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