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 逗
編輯 | 孫春芳
運營 | 劉 珊
9 月 18 日上午,融創中國境外債務重組會議在香港中環國金中心舉行。超 2000 名的債權人參與了這場投票,他們将決定融創境外債務重組的最終結局。
對于境外債處理結果,不論是債權人還是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本人,都是急切期盼的。投票當天,融創中國的二級市場表現亦起伏不定,既有放量,亦有砸盤,最終的收盤價 2.8 港元,當日漲幅 6.87%。
當天深夜時分,融創中國公布會議了表決結果,融創境外債務重組最終獲得高票通過,共有 2019 名債權人投票,債權人數通過率爲 99.75%,債務總額通過率爲 98.3%,刷新了行業記錄。次日,融創中國股價緊跟着迎來一輪上漲,漲幅一度超過 10%。
對于融創所有的相關方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期待許久的好消息。而令他們更爲興奮的是,融創中國的利好消息,遠不止這一個。
自 9 月初政府不斷推出 " 認房不認貸 "、降低房貸利率等樓市刺激政策後,地産股迎來一波爆發行情,融創中國的股價也從 0.87 港元的谷底,飙漲數倍,最高達到 3.07 港元。它不僅成爲唯一一家回歸 " 港股通 " 的地産企業,同時還成爲了在美申請破産保護的房地産企業,讓其境外債重組的落地多了一層保障。
早在今年 1 月 4 日,融創總計 160 億元的境内債券的整體展期方案,便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剩下的債務難關,便是努力促成境外債重組。而從首次公布境外債重組方案到最後高票通過,孫宏斌花了大約半年時間。
今年 3 月 29 日,孫宏斌現身 " 融創中國境外債務重組說明會 ",以道歉作爲開場白。他反思,融創此次危機,是管理層戰略失誤," 有外界環境的因素,更本質的還是自己的問題造成的。"
融創中國當時推出了一份多達 40 頁的重組協議,将約 90.48 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分爲降杠杆、留債展期兩大闆塊。其中,降杠杆計劃目标約 30 億美元,可通過可轉換債券、強制可轉換債券、轉換爲部分融創服務股權等三種方式實現。
4 月 13 日,停牌一年多的融創中國迎來複牌,成爲繼龍光、佳兆業之後今年第三家成功複牌的房企。此後的 3、4 月之内,融創中國也在不斷調整境外債内容,更新重組進展。
期間,孫宏斌對債權人也拿出了很大的誠意,對重組方案進行多次調整:主要是調低了債轉股的轉股價,最低轉股價由每股 4.58 港元降低至每股 4 港元。同時,強制可轉債的規模上限進一步得到提高了,由最初的 17.5 億元上調至 27.5 億元。
這些舉措,進一步吸引了更多債權人的轉股意願。最終,融創中國境外債方案得到高票通過——債權人數通過率爲 99.75%,債務總額通過率爲 98.3%,刷新了行業通過率紀錄。
在債券交易人士陳斌看來,這樣的數據并不令他意外。" 融創的股票飙升,讓投資者對它的信心大幅提升,當前,股票的流動性又遠好于債券,後面等融創更多高貨值項目陸續入市,股價再漲一波也不是不可能。" 陳斌認爲。
當前,融創中國 9 月 22 日的收盤價爲 2.68 港元 / 股,而其強制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最低轉股價格 4 元 / 港元來說,僅高于不到 1 倍的收盤價。而在資本市場,融創在 9 月份更是實現了股價翻紅。
9 月 5 日,融創回歸 " 港股通 ",成爲唯一一家回歸 " 港股通 " 房地産企業。這之後,還在半個月前淪爲 " 仙股 " 的融創,開啓了瘋狂的上漲模式。股價從最低的 0.87 港元,一度飙漲到 3.07 港元。
融創化債方案,能夠爲它減輕多少債務壓力呢?
按照最新方案, 融創 27.5 億美元強制可轉債,加上 10 億美元可轉債,以及按照 13.5 港币價格轉爲融創服務股權的 7.78 億左右美元債務。總計融創将消減債務總額合計超過 45 億美元。
不過," 債轉股 " 比例的增多,盡管減輕了融創的債務壓力,但也有令投資者擔憂的一面。由于轉股價格過低,也同樣稀釋着現有股東的股益。尤其對于作爲大債主的孫宏斌,這一輪調整之後,其持股比例也将随之降低。
孫宏斌曾于 2021 年向融創提供了 4.5 億美元的無息借款,按照重組方案,該筆借款也将同步同價轉換爲融創中國的股權。而在相關債券全部轉讓完成後,他的持股份額也将從 39.75% 降至 24.74%,仍穩坐第一大股東之位。
而對于剩餘約 57 億美元的債務,融創表示,計劃發行新的美元債進行置換,期限爲重組後的 2 年至 9 年,票面利率介于 5%-6.5% 之間。
接下來,待香港法院 10 月 5 日對重組方案進行法定裁決後,融創境外債重組将正式宣告完成。融創也曾表示,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流程。
總額數百億元的境内外公開債的重組成功,讓孫宏斌赢得了喘息之機。但融創顯然未能到輕裝上陣的時刻。未來幾年時間内,融創的業務經營情況是否能良好運轉,決定了資本市場對它的态度。
曾經,對于融創整體問題解決和業務恢複,孫宏斌 " 非常有信心 "。他的信心來源是," 外界環境利于化解風險,同時自身家底厚 "。
融創的資産質量究竟如何?YY 評級機構曾在年初對融創的核心貨值做過測算:一是國央企綁定項目,分布于武漢、杭州、廣州等,剩餘權益貨值爲 272 億元;二是從萬達收購的文旅城項目,約爲 314 億元。
第三則是在售住宅項目。YY 評級表示,除保交樓項目對償債貢獻忽略外,截至去年底,融創正常銷售以及去化困難樓盤項目分别爲 96 個、169 個,剩餘權益貨值分别爲 628.5 億、3579 億元。
融創中國的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8 月底,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 614.5 億元,同比減少 54.35%;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 456.8 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 13450 元 / 平方米。
如何保障銷售現金流的穩定,是當下房企們的經營重心。面對銷售不斷下滑的窘境,融創于 9 月份一口氣推出了多個重點項目,拯救銷售頹勢。
9 月 3 日晚,北京諾金酒店裏,300 多組排卡驗資過的購房者們坐滿了融創北京壹号院的開盤大廳,融創更是安排了敲大鼓表演,并開始叫号選房。據媒體報道稱,這些房源單價在 14 萬 -15 萬 / 平米,每套總價 3000 萬起,共 350 套房源,開盤現場一共賣了 169 套。
9 月 4 日下午,融創中國公布了一張大紅色的海報,宣告位于北京東四環的重點項目 " 融創壹号院 " 熱銷,當日銷售金額 56.2 億元,超 7 月全月合同銷售額,受這波項目造勢影響,也讓融創的股價漲了不少。
不過,光靠北京一個樓盤的熱銷肯定不夠,關鍵的問題在于,能否全面帶動其他項目順利啓動?而在北京項目的熱銷下,融創也順勢推出了多個重點項目。那天下午,緊随其後,據鳳凰網房産上海站報道,融創上海的重磅項目未來金融城 08B 地塊 314 套房在 4 天裏累計認購 270 組。
陸續盤活多個項目同時,融創也在甩賣資産獲得現金流。8 月,融創先将福州榕耀之城項目轉讓予首開,随後又以 12.3 億元的價格,出售了杭州臻華府、望金沙酒店及合肥秀場酒店三個項目,合計虧損預計爲 13.06 億元。
不過,雖然在陸續盤活多個重點項目,但其庫存規模仍然龐大,去庫存任務仍然不小。公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底,融創的總土地儲備約爲 1.86 億平方米,總土地儲備貨值預計約爲 2.09 萬億元。雖低于去年年末的水平,但在房地産企業中仍處于高位。
爲了自救上岸,孫宏斌費了不少力氣。如今,盡管複蘇态勢依舊存在不确定性,但距離其成功翻身,總算是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