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土哥涅夫(長三角區域城市觀察家),原文标題:《合新鐵路也敢偷工減料,知道這條線路有多重要嗎?》,題圖來自:AI 生成
最近,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調查記者王文志、程子龍因爲報道合新高鐵建設材料 " 以次充好 " 存在安全隐患,在中鐵七局施工現場遭到多名人員的圍攻,記者手機被搶,王文志被打傷一事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
雖然事後 5 名違法人員被定遠警方處以 7 至 13 日不等的行政拘留處罰,中鐵七局也将他們就地免職,但事情顯然還沒結束。
輿論在譴責施工方妨礙新聞媒體正常行使采訪權利的同時,更關心的是合新高鐵本身。除了因爲建材質量優劣關乎日後的行車安全,也在于合新高鐵不是一條一般的線路。
公開資料顯示,合新高鐵即合(肥)青(島)高速鐵路合新段,又名合新客運專線,它起自安徽省合肥市,途經肥東縣、定遠縣、鳳陽縣、明光市、五河縣、泗縣,以及江蘇省泗洪縣、宿遷市區,終于徐州新沂市,線路全長 323.775 公裏,共設 9 個車站,設計速度 350 公裏 / 小時。
合新高鐵是合肥米字型高鐵網絡中伸向東北方向的關鍵線路,也是京滬、京港(台)、陸橋、沿江 " 兩縱兩橫 " 高速鐵路主通道間的連接線,這樣的線路如果存在質量問題、安全風險,影響将是難以估量的。
一
合新高鐵所途經的安徽、江蘇,可能是中國淵源最深、糾葛最甚的兩個省份。這不僅因爲曆史上蘇皖共同出自明代南直隸、清代江南省。即便分省以後,在長達近百年的時間裏,安徽布政使司(相當于今天的安徽省政府)也一直駐在南京,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才遷往安慶,難怪南京如今被戲稱爲 " 徽京 "。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現實中的互動。比如南京都市圈就包括了滁州、蕪湖、馬鞍山、宣城等一衆安徽城市,數量占據半壁江山,它也因此成爲第一個由國家正式批複的跨省都市圈。而這些城市之所以胳膊肘往外拐,投入鄰省省會的懷抱,除了很長一段時期内南京經濟實力遠超安徽自家省會合肥,還在于跟前者的交通,尤其是鐵路聯系也更爲便捷。
而這一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埋下伏筆。
20 世紀初,清廷修建津浦鐵路時,由于運河航運中斷、修建難度大和軍事戰略等考慮,線路走向并未沿着京杭大運河,而是在經過徐州後,進入安徽地界,沿宿州、蚌埠、滁州拐了個彎,最後才繞到南京浦口。
相反,合肥則要到 1936 年才通鐵路,但隻過了一年,就因配合抗戰而被毀,直到 1949 年才修複通車。改革開放前,經過合肥的鐵路線就隻有淮南鐵路一條。
這不僅造成了之後幾十年,蚌埠在安徽省内的鐵路樞紐地位,也使得皖北跟南京甚至整個蘇南的鐵路聯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要超過與合肥和皖南。直到 2008 年合甯鐵路開通前,從浙北或蘇南坐火車去合肥,過了南京後,需要先北上蚌埠,換個火車頭後,再折返合肥。
正因如此,導緻安徽近半數城市身在安徽心在蘇。除了上面提到的蕪馬滁一顆紅心向南京外,皖北的宿州、淮北等則加入了徐州都市圈,甚至有跟着徐州另組淮海省的傳聞,氣得合肥直跳腳。
而合新高鐵的修建,将幫助合肥增強與皖北及蘇北的聯系,從而在與南京的經濟腹地、勢力範圍争奪中扳回一局,形成一種 " 互挖牆腳 ",哦不對,是與京滬鐵路形成 X 狀交叉的互通形态。
爲了對沖合新高鐵的影響,江蘇方面也加快了淮新高鐵的推進速度。該條鐵路北起合新高鐵的終點——徐州新沂市,經宿遷沭陽南下,在淮安東站與連淮揚鎮鐵路、徐宿淮鹽鐵路、甯淮城際鐵路等連通,最終接入南京高鐵網,從而起到分流冀魯蘇北方向南下客流、鞏固南京高鐵樞紐地位的作用。
隻不過相較已經開建的合新高鐵,淮新高鐵目前還處在前期工作推進階段,能否在 " 十四五 " 期間内動工尚未可知。
不過站在蘇北的角度,無論是合新高鐵的開工,還是淮新高鐵的規劃,對自己都是利好。長期以來,蘇北地區的高鐵規劃進展一直相對緩慢,徐鹽高鐵、連鎮高鐵的設計時速僅爲 250 公裏。
合新高鐵的成功推進,不僅将加密蘇北的高鐵網,也能引起江蘇對于蘇北高鐵建設的重視,進而拉近蘇皖兩省,尤其是南京、合肥、徐州三大都市圈的聯系,增強長三角内部各大都市圈的互動與融合。
二
當然,合新線路的影響不隻局限在蘇皖兩省。它南連合安九、昌吉贛、贛深等高鐵,北接徐連客專、京滬高鐵二通道和沿海高鐵,是皖江城市帶、長江中遊城市群通往山東半島的快速客運大通道。
套用官方的說法,合新高鐵建成後,将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強内陸與沿海地區經濟融合,對建設淮河生态經濟帶,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服務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而在我看來,建設該條線路的最大意義在于進一步擴大了長三角的對外輻射面。
以合青高鐵的終點站青島爲例,目前從合肥去青島,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坐飛機,因爲搭乘高鐵的話得繞道濟南,最快也要 5 小時 11 分。而合青高鐵(合新高鐵 - 連雲港 - 日照 - 青島)相當程度上實現了 " 截彎取直 ",建成後兩地車程将縮短到 3 小時出頭,同時還能順道遊玩一下連雲港的花果山、水簾洞,享受一下日照萬平口海濱陽光。而現下,合肥至日照尚沒通火車,到連雲港的普通列車最快一班也需要 8 個多小時。
可以說,合新高鐵及其延伸線打通了膠東半島前往安徽方向的通道。而過去,山東連接長三角,主要通過江蘇,無論是京滬鐵路還是京滬二通道,走的都是江蘇地界。新線路拉近了安徽與山東的聯系,這對兩地都有好處。
畢竟,安徽是這些年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上崛起速度最快的黑馬省份。也是因爲看到安徽通過融入長三角受益頗多,所以外圍的一些省份,比如江西、河南等,都紛紛提出想要融入長三角。而山東在這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一方面,山東和江浙滬一樣,同爲沿海省份。GDP 總量雖低于江蘇,但高于浙江、上海,經濟基礎、産業體系是長三角周邊省份中最好的;另一方面,山東也是傳統華東六省一市成員之一,雖然近年來這個概念越來越少被人提及,山東更多時候被歸爲純粹的北方省份,甚至和河南、河北、山西一道,被人爲冠之以 " 山河四省 " 的名号,但其實山東各方面的條件都明顯優于其他三省。
尤其是青島,這些年追趕天津的腳步越來越猛。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和天津的差距已不足 300 億元。未來青島能否趕超天津,登頂北方第二城寶座,主要取決于兩點,一是青島自身的産業結構,二是青島的城市腹地範圍。
我以前說過,二線直轄市的發展潛力之所以不及一線大省的省會,關鍵原因就在于後者的腹地更廣闊,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内調動資源。青島雖貴爲計劃單列市,但并非山東省會,國家批複的青島都市圈的範圍也主要集中在膠東地區,腹地并不算太廣。不過合青高鐵的開建,給了青島一個翻身的契機。
随着青島與合肥、徐州等沿線其他都市圈的連通互動,青島的腹地也有望拓展至蘇北甚至皖北,這無疑有助于擴大青島的城市影響力和競争力。其意義類似于連通合肥與上海,被我稱爲 " 長三角第三通道 " 的滬蘇湖及其延伸段商合杭高鐵。這也是山東、安徽都如此重視該線路的原因。
三
其實自從鐵路進入中國,就極大地改變了全國的經濟版圖,著名的如石家莊、鄭州、株洲、柳州等,都是鐵路拉來的城市。但是近年來,鐵路似乎有些拉不動了。
前不久,湖北省公布了 " 十四五 " 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中期評估調整意見,一口氣取消了包括武漢至貴陽高鐵、武漢至南昌高鐵、十堰至宜昌鐵路、黃岡至安慶高鐵等 7 條原本計劃中的高鐵線路。
這種情況并非隻發生在湖北,放眼全國,很多原本應該 2023 年開工的結果到了 2024 年還沒動靜,有些計劃開工了但是可研沒批複,有些壓根還沒啓動等。
據不完全統計,類似這樣被拖延甚至擱淺的鐵路項目不下 30 個。有些即便建成了,但沿線不少火車站卻始終未啓用,這類建而不用的高鐵站全國有超過 20 個。
不是說 " 鐵路一響,黃金萬兩 " 嗎?爲什麽有那麽多條鐵路報而不批、批而不建、建而不用的情況呢?原因無非是高鐵修建成本昂貴,但客流不足,很難回本。
目前,每公裏高鐵的建設成本大約在 1.5 億元,一條 100 公裏的線路,光初期的建設投入就需要 150 億元。這還不算上後續的維護費用,長期下來就是個無底洞。
難怪全國高鐵總裏程都超過 4.6 萬公裏了,但實現盈利的僅有京滬高鐵、京津城際、廣深港高鐵、滬甯城際、滬杭高鐵、甯杭高鐵等 6 條,總裏程還不到 2300 公裏。而且即便是這六條中的滬杭高鐵,因爲運營成本增加,也于今年 6 月悄然提漲了票價,漲幅達到 20%。
正因如此,國家對修建高鐵越來越謹慎,年初甚至一口氣叫停了天津、内蒙古、遼甯、重慶等 12 個債務高風險省市修建包括高鐵在内的基建項目。在這種大背景下,每一條能夠順利開工的高鐵都是經過反複論證、仔細測算的,或者位于核心城市群,或者客流量達标。
比如合新高鐵能開工,就是借了合肥、青島兩個大城市的光。所以,應該倍加珍惜,如果還出質量問題,那就必須嚴肅處理,終身追責,否則影響的可不隻是乘客的安全,還關乎沿線三大都市圈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