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經常聽到一些朋友和我分享一個讓他們特别頭疼的問題:東西越來越難賣出去了,怎麽辦?
以前,好像那些企業家随便做出來一個東西,放到市場上,就總有人會買。現在,你明明做了很久的研發,産品全方位精雕細琢,卻怎麽都很難賣出去。
你很困惑,也嘗試了很多方案:
說廣告投入不夠吧,你去請了博主代言、投了地鐵燈箱;
說材質不好吧,你找的都是大牌代工廠,質檢結果嘎嘎棒;
說價格太貴了吧,你把熱銷商品都拿來低價銷售了,還是不見好轉;
......
方法都試過了,怎麽還是門可羅雀呢?
年度演講之後,我繼續馬不停蹄地拜訪了許多企業家、創業者、管理者,有了些新的想法,不一定對,和你分享:東西賣不動,可能是因爲動作的順序不對。
什麽意思呢?
大部分商業場景是由兩個動作組成的,一個叫 " 造産品 ",一個叫 " 賣産品 "。不同的是兩個動作的順序,有的人選擇先造再賣,而有的人選擇先賣再造。
順序不一樣,結果也會不一樣。
怎麽說?就拿盒馬和山姆給你舉例子吧。
我認識一位這方面的專家,新浪數科前 COO、戰略咨詢顧問,于冬琪。前段時間他和團隊寫了一篇文章《山姆沒有秘密,盒馬卻學不會》,裏面就聊到了這兩家超市從供應商那裏選購商品的不同邏輯。
同樣是做高品質商品,同樣對标中産以上消費者。文章裏提到,這幾年盒馬似乎表現式微,山姆卻愁生意太火爆,店都不夠開的。
這自然是多種因素導緻的結果,但是其中有一項區别,是它們選購商品邏輯的不同。
盒馬是 " 先造再賣 ",遵循的順序是先選産品,再去賣給消費者。
他們采購商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挑選的環節下功夫。采購先是去和供應商們對接,把那些看着在其他渠道賣得也不錯、品相好、價格贊等等符合 " 高品質 " 要求的産品,挑好,談好坑位費,付了錢,之後上架。
但是山姆卻是反過來的," 先賣再造 "。他們先找到消費者的需求,再去和供應商溝通。
山姆在跟供應商溝通的時候,并不是 " 你有什麽,我選個好的 " 就行,而是 " 我的消費者要什麽,你根據這個來修改一版再給我 "。
他們會加入到供應商的生産環節,根據山姆會員的需求來修改。如果會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麽,他們就和供應商一起去設計新的差異化賣點,然後先讓會員試吃,試吃結果很好,再去談上架與否。
試想,如果你是山姆的會員,你會有什麽感受?
你作爲消費者,被山姆 " 理解 " 了。
先造後賣,是去理解産品。而先賣後造,是去理解消費者。
所以,東西賣不出去,可能是你的順序弄錯了。
但你可能馬上就開始反駁。是的,順序有道理。可并不是人人都有财力物力,可以支持業務大刀闊斧地改順序。怎麽辦呢?
我觀察到不少生意,在用一種非常輕巧的方式改變順序。這個方式叫做:改名字。
随着技術越來越牛,有的商品正從 " 學術品類 " 的名字,偷偷改成了 " 需求品類 " 的名字。
所謂的 " 學術品類 ",是按照産地、質地、工藝、材料等産品特質取名字。而 " 需求品類 ",則是根據功能、場景等用戶需求取名字。
" 學術品類 " 命名,就是 " 先造後賣 " 的邏輯,理解的是産品。而 " 需求品類 ",是 " 先賣後造 " 的邏輯,理解的是消費者。
和你舉個茶葉的例子。
我愛喝茶,也喝過各種各樣的茶。但說來慚愧,我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到現在我都沒有完全搞清楚中國茶是怎麽分類的。
比如,什麽是烏龍茶?什麽是岩茶?什麽是單叢?什麽是大紅袍?
後來我才知道,大紅袍是岩茶的一種。單叢和岩茶是烏龍茶的一種。
這些讓人眼花缭亂的名字背後,原來全都是一種茶,叫烏龍茶。不是紅茶,也不是綠茶。
可是,這麽多年大家都是這麽叫的,怎麽沒覺得是個問題?
以前用學術品類不是個問題,是因爲:生産力跟不上,商品很稀有。
誰稀有,誰就被将就。自然而然的,消費者們覺得去記住那些晦澀名字對應什麽商品,天經地義。
可是工業革命之後,技術不斷叠代更新,就意味着生産過剩,消費者才成了稀有的。
商品,就開始去适應消費者。
同一種茶葉,你原先可能根據工藝、風味、産地等不同,分了不同的學術品類,對應不同的價位。
但是到了普通顧客眼裏,他聽得一頭霧水,甚至不願意給你一一介紹詳盡的機會。算了算了,挑花眼了,不買了。
那麽,來買你茶的人,就隻有那些 " 茶博士 " 了。生意,怎麽做大呢?
所以這個學術品類,消費者搞不清楚,會成爲他們購買的一個很大阻礙。
怎麽做?很簡單。改名字,狠狠改名字。
從 " 需求 " 着手來改。改成那種,用戶一看就知道買來可以做什麽的名字。
所以你會看到,線下售賣貴價大紅袍,怎麽做?有人給加上精美禮盒包裝,叫它 " 送禮茶 "、" 禦茶禮 "。消費者買來直接送人,就很體面。
如果是線上走量賣平價大紅袍,怎麽做?有人開始給茶葉取名叫 " 每日茶 "、" 輕松茶 "、" 學生茶 ",這樣一來,消費者光是看名字,都會想到喝茶的場景,每天早上來一杯、放松的時候來一杯。
比如 " 下午茶 "。和閨蜜一起配上點心邊聊邊喝的茶。比如 " 貴客茶 "。你給他喝的這個茶,是接待客人用的。又比如 " 會議茶 "、" 宴會茶 "、" 早餐茶 " 等等,不勝枚舉。
因爲,你懂我要什麽,我剛好需要。我看到名字我就已經聯想到使用場景了,我當然要買。
從需求場景命名,會增加預期消費價值。換句話說,能提高消費者對你産品的心理認同感。
再來。
比如你現在去買一件衣服。以前到了冬天,賣的叫 " 羽絨服 "、" 羊毛靴 "。現在叫什麽呢?
登山服、沖鋒衣、雪地靴。
這是按照 "場景" 命名。看名字你就知道。你登山的時候穿,你去雪地的時候穿。
又比如,你現在去買一雙襪子。以前叫玻璃絲襪、棉襪、羊毛襪。現在呢?
現在叫光腿神器、防勾絲襪。
這是按照 "功能" 命名。冬天冷,你明明穿了個加絨的襪子,但是會做成和膚色相同的顔色,你穿着就像是光腿一樣,依然可以保持靓麗。這個絲襪,你穿上了,不容易被勾壞。
消費者能更快買到合心意的産品,而同時,你又能賣得更多、更貴。
在 " 先賣再造 " 的邏輯下,請容許我再發散下去。
比如,當你想做一個新産品,與其從 0 開始創造,不如進行一些微調。
我随便說啊。
你去文具店,裏面有圓珠筆、有鉛筆、有水性筆。不僅如此,粗細還不同,有 0.35mm、0.5mm、0.8mm 等等。這是按照學術品類分的。
那你可以怎麽做呢?
你可以做 " 簽字筆 "、" 考試筆 "。一看,就知道和平時的筆有區别。區别在哪?
簽字的場景裏,用戶會很害怕漏墨,沾到手上,又染得到處都是。你做出一款産品,叫簽字筆,意味着它不漏水,筆頭絲滑,不易斷墨,能滿足用戶這些場景使用的期待。
考試的場景裏,比如高考,有統一的要求,像是 0.5mm 的水性筆。高考生時間寶貴,進店就買滿足要求的筆,能節約他們的時間。
沒什麽本質區别,但是在性能上做了微調,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然後用需求來命名。
多說幾句。
名字,還代表着你給的 " 保證 ":這個筆,你簽字就是比用别的順手。這個筆,你去高考寫的字機器就是能識别。
給了保證之後,你想買得貴一點,大家都願意買。
所以,永遠别想着用舊時代好用的商業方法,去解決新時代的問題。容易水土不服。
先琢磨清楚 " 賣産品 ",再去思考 " 造産品 "。站在消費者的鞋子裏思考,用他們的鞋子來命名。
祝你,找到你的需求品類。
共勉。
*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 劉潤 主筆 / 木言聲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