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醫療結構爲了維持收支平衡
收治更多住院病人
"醫生,你還是讓我住院吧!"
62 歲的張蘭,聽着醫生給出的在家康複治療方案後,猶豫再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剛從教育崗位上退休,長年累月的辛苦工作,落下了腰腿疼痛的毛病,這次有了大把空閑時間後,就下定決心來醫院解決。再經過了一系列檢查和診斷後,醫生給出的結論是骨質疏松,在家通過鍛煉和藥物輔助即可。
但張蘭并不想回家,軟磨硬泡下在醫院住了整整一周,期間還接受了藥物和物理康複治療,最後經過醫保報銷後,花費不高。
她說:" 在家總不放心,住在醫院裏,有醫生護士随時照看,更踏實。"
類似張蘭這樣想法的患者并不少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保政策的改善,不少患者就醫時反而傾向于住院治療,即便病情并不嚴重。
" 我國住院率确實太高了!" 數據能反映現實,今年 8 月,國家醫保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在網絡直播中坦言,"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平均住院率已經超過了 20%,有個别城市和地區突破了 30%,甚至更高。尤其是職工醫保的退休人員住院率接近 50%。"
而二十年前,我國的平均住院率還隻是 4.7%。
即使從國際上來看,這樣的增長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國際上平均住院率保持在 12%~15%,并且呈逐年下降趨勢。一地方醫保局工作人員直言,我國住院率增長飙升現象,屬于 " 非正常上漲。"
中國人住院熱情的不斷上漲,使得相關政策制定者的擔憂與日俱增,也讓人不禁思考,中國人 " 愛住院 " 是傳統觀念下的真實需求,還是醫療體系内部的某些誘導行爲在驅動這一趨勢?
◎ 2023 年我國醫院住院均次費用爲 10315.8 元,同時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次爲 30187.3 萬,比上年增加 5501.1 萬人次。/ 圖:全景視覺
首先不得不承認,我國住院率高有不少客觀因素存在。
其中老齡化就是當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之一。在民政部發布的《2023 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截至 2023 年底,全國 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 2.9697 億人,占總人口的 21.1%,其中 65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1676 億人,占總人口的 15.4%。
我國老齡化的加劇,意味着因衰老導緻的疾病問題也越來越多。一線臨床醫生表示:在門診裏,超過 8 成以上的老年人發現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且至少需要進行一次住院治療,直接拉高了我國的住院率。
與此同時,爲了應對越來越多老年人口的醫療需求,我國醫療機構總數和床位量近些年來也在不斷擴張。《2023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 年我國醫療機構總數來到了 107.0785 萬家,比上年增加 3.7867 萬家;床位 1017.4 萬張,比上年增加 42.4 萬張。
近十年,每年新增的醫療機構床位數都超過 40 萬張,沒有減速的趨勢。
這幾年大型的醫療機構建造分院區、多院區,擴張床位是大家感知最明顯的,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直言,醫療服務供給的增長,有一部分可能是過剩的。
" 不排除部分醫療機構爲了維持收支平衡,在‘床位建一張就要用一張’的情況下,隻能想辦法收更多的住院病人。" 金春林提到。
家在杭州的潘麗剛剛在當地某三甲醫院辦理出院,她向 39 深呼吸說,自己隻是簡單的荨麻疹卻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住院處理,住院治療期間還附帶了一次個人身體檢查和一系列血液檢查。事後回想,單純購買藥物在家治療花費約 100 元左右,但住院後最終花費了 2000 多元。" 我們病房裏面的其他病人也都是小問題,在我看來都不滿足住院标準。"
◎ 2023 年我國衛生機構總數突破 107 萬個,床位數突破千萬張,公立醫院越擴越大,下一步需要解決醫療服務供給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 圖:《2023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其實更需要注意,我國住院率高背後人爲因素的影響。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國的醫保支付方式是 " 按項目 " 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醫院每多做一個檢查、多用一份耗材,就多一份收入。爲此,許多醫院爲了創造更多的收入,往往建議病人多做檢查、多吃藥物、多做手術,而要達成這個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 增加住院病人數。
爲了杜絕這一現象,2019 年我國醫保支付方式開始改革,實施 DRG/DIP 政策," 按病種付費 " 爲主。不管醫院給同種疾病的病人做了多少檢查,用了多少藥物,醫保給同種疾病患者的錢都是 " 一口價 ",避免了 " 過度檢查 "、" 過度用藥 "、" 過度治療 " 的局面。
DRG/DIP 改革确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醫生看病更加規範,病人住院時長得到有效控制,可在實施 5 年後,DRG/DIP 的反作用力也顯現出來。
醫院發現,醫保結算是按照醫院的工作量來結算,上不封頂,這個時候,醫院可以将本來是門診的病人轉入住院部,加大醫生的工作量,來獲得更多醫保報銷金額。
此外,雖然同一病種住院的報銷金額不變,如果患者多住幾次醫院,就可以獲得幾份報銷的收入。燕燕是華南地區某地級市三甲醫院神經内科主治醫師,據她介紹,例如接診一個急性腦出血發作或腦梗的病人,進入内科治療,至少會分解爲 3 次住院,才能完成 1 次治療," 這樣以來,住院的次均費用下降,但住院的次數被分解,總費用并沒有下降。"這就是所謂的 " 分解住院 ",分解的次數越多,得到的回報越豐厚。
這幾年,爲了提升住院率,獲得更多報銷收入,有些醫院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國家醫保局今年在四川省調研發現,四川自貢市富順西區醫院通過車接車送、免費就餐等方式,拉攏無住院指征的參保人員虛假住院騙保。有的 1 年住院近 200 天,剛在上家醫院出院馬上就在下家住院;四川達州市渠縣慶康醫院醫院核定床位數僅 30 張,但日住院人數多達 108 人,遠超服務能力。幾家涉事醫療機構存在虛構診療服務項目、僞造檢查檢驗報告,導緻區域性住院率異常升高,套取騙取醫保基金行爲。
而與 " 分解住院 " 相對的,醫生燕燕透露,由于當年的實際支出費用會影響第二年的報銷額度,因此,爲了不讓下一年度的額度減少,對于花費少、想提前出院的病人,醫院也會馬上勸住。
還有專家指出,門診統籌疲軟也是導緻住院率高的原因之一。雖然這幾年我國将門診慢性病保障、日間手術報銷、門診費用統籌報銷比例提升,但部分省份目前門診報銷的比例和報銷範圍和住院報銷差距依然較大,患者更願意住院,争取減少個人支付比例。
其實,住院率高的問題,放在患者個人身上短期看影響并不大,但從更長遠、更深層次來看," 不合理 " 的住院率無疑會導緻醫療資源的浪費、醫療服務質量的下降和醫保基金負擔的加重等問題。
當醫保基金捉襟見肘時,最終 " 回旋镖 " 隻會打在政府、醫院、參保人和患者自己身上。
作者|王慧明
排版|深深
封面|全景視覺
首圖|veer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