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越來越密集了,與此同時,有些企業也推出 " 大手筆 " 的分紅動作。
3 月 19 日晚間,聯動科技 ( 301369.SZ ) 披露出上市後首份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收 3.5 億元,同比上漲 1.92%;實現歸母淨利 1.26 億元,同比下滑 1%;基本每股收益 3.35 元;拟每 10 股轉增 5 股并派發現金紅利 32.5 元(含稅)。
钛媒體 APP 注意到,這份年報中最亮眼是驚豔的高分紅方案。聯動科技2022 年将分掉 1.48 億元,而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僅爲 1.26 億元,而其多年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也僅有 3.07 億元。
說實話,聯動科技大額度現金分紅在市場上并不常見,這對投資者來說不僅能享受紅利,也能給股票帶來 " 人氣 ",所以從多方面來看都屬于利好。不過,從今日二級市場上表現來看,聯動科技大額分紅顯然沒有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截至 3 月 20 日,其股價低開低走,下跌 1.83%,收報 108.37 元,總市值 50.28 億元。
實際上,聯動科技這份年報業績并不是很差,公司也不是 " 鐵公雞 " 反而出手很闊綽,分紅總額超過全年淨利潤,爲何市場對他卻是反響平平?
營收上漲或是 " 紙富貴 ",淨利下降真的 " 很無奈 "
公開資料顯示,聯動科技主要業務集中于半導體封裝測試領域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核心産品包括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激光打标設備及其他機電一體化設備。
根據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 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3.5 億元,同比增長 1.92%,實現歸母淨利潤 1.26 億元,同比下降 1%。其中在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 7953.3 萬元,同比下降 37.03%,單季度歸母淨利潤 2394.51 萬元,同比下降 54.79%。
可見,2022 年聯動科技增收不增利,而導緻公司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源于近年來毛利率不斷下滑。
從公司具體産品毛利率來看,可能更明顯。報告期内,作爲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的毛利率已經降到了 65.99%,已經 2 年連續下滑了;另一塊業務激光打标設備的毛利率也降低至 61.78%。
對于公司毛利率下滑,其實聯動科技方面也直言:" 從長期來看,公司主要産品的銷售價格和毛利率均存在下降的風險。" 如果真如公司方面說的,那麽未來公司的盈利能力隻能說值得進一步觀察。
當然,對此聯動科技也是非常 " 焦慮 ",從近年來其不斷提高研發費用就可以看出,2022 年研發費用爲 6,116.55 萬元,較 2021 年增加 24.7%;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爲 17.47%。實際上,增加研發費用的支出,聯動科技也是想寄希望于讓産品技術含量更高,更具競争力,從而來提高産品毛利率。
雖然聯動科技做出了努力,但是依舊難以阻擋毛利率的下滑。畢竟,半導體專用設備制造屬于技術密集的科技創新型行業,産品的技術壁壘直接關乎其核心競争力,但是技術壁壘的構建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巨額分紅,到底誰賺了?
分紅派現,近年來資本市場頗爲提倡,同時這是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的重要手段,但近年來部分上市公司大額分紅,甚至 " 破産式 " 分紅,卻逐漸讓投資者 " 吃驚 ",如一次分掉超五年淨利潤的江鈴汽車等,就引發市場關于 " 公司後續如何發展 " 的擔憂。
那麽對于聯動科技而言,在淨利潤下滑且僅爲 1.26 億元的前提下,爲何公司還要大手筆分紅 1.48 億元?
聯動科技對此次分紅方案也作出解釋,2022 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是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公司的經營發展及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等因素提出。
同時,聯動科技方面表示,在過去 12 個月内未使用過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本次利潤分配預案實施不會造成流動資金短缺或其他不良影響,且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能夠适當增大公司股本規模,增加流通股份數量,提升公司股票流動性,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股本結構。
雖然聯動科技方面稱,本次利潤分配有利于全體股東共享公司發展成果,符合全體股東的利益,具備合理性及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小股東或許并非此次分紅最大受益者,聯動科技實控人收獲最爲豐厚。
資料顯示,聯動科技目前實控人爲張赤梅與鄭俊嶺,兩人曾經爲夫妻關系。當前,張赤梅爲聯動科技董事長,而鄭俊嶺則爲公司總經理。
據悉,張赤梅與鄭俊嶺在 2005 年 1 月便簽署離婚《協議書》。截至目前,兩人離婚已有 18 年之久。不過,雖然兩人已經離婚,但在 2019 年 6 月簽署了《一緻行動協議》。也就是說,張赤梅、鄭俊嶺作爲夫妻一起打江山,但此後彼此在生活上有分歧,從而離婚,目前工作上仍是同事關系。
張赤梅與鄭俊嶺當前分别持有公司股份 32.97% 和 31.68%,合計持有 64.65% 股份。也就是說,此次聯動科技分紅的 1.48 億元中,有 9568 萬元将進入二人口袋。
可見,高分紅之後,更多的收益流入了大股東的腰包。他們的股票本來就是長期持有的,也不能随便減持,短期内漲漲跌跌無所謂,但現金分紅就不一樣了,可以消費也可以投資。而中小投資者多數不是長線投資,卻要承擔高分紅後股票短期下跌的損失,可能大家也是考慮到這點,所以對大額分紅消息的出現并不感冒。
行業天花闆顯現,新突破口未打開
近年來,随着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興起和家電行業的新應用,功率器件逐漸模塊化、集成化,功率不斷加大,性能不斷提高,該部分大功率器件有别于傳統的分立器件,是分立器件發展演變的新領域,如 MOS 模塊、IGBT 模塊及 IPM 模塊。然而,目前全球半導體測試系統市場仍由海外制造商主導,2019 年,日本愛德萬、美國泰瑞達及美國科休三家公司以超過 90% 的市場份額壟斷半導體測試系統市場。2020 年在國内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爲 2.83%。
同時,半導體分立器件測試系統主要用于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和小信号分立器件測試,屬于半導體測試設備中的細分領域,整體市場容量與集成電路測試市場相比較小,行業天花闆明顯。
聯動科技專注于半導體後道封裝設備的研發,把握國家産業政策紅利,但随着公司的發展,半導體分立器件測試系統業務過度集中等問題也随之顯現。若未來分立器件測試領域市場容量增長不及預期或出現停滞,又或公司未及時開拓更多産品線,将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更多需要加大力度拓展其他關聯業務,從而增強在半導體行業中的核心競争力。盡管公司想向模拟及數模混合類集成電路的測試尋求突破,通過降價搶市場的策略,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導緻公司近年的經營業績停滞不前。
目前,國内向測試機行業延伸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競争随之加劇,這督促着聯動科技隻能盡快推出技術含量更高、市場規模更大的測試機産品。
通過招股書發現,聯動科技正在向數模混合測試機、SoC 測試機、數字測試機等産品延伸,然而這并不容易,包括精測電子、長川科技、華峰測控等廠商均朝着上述領域發力,誰能更快量産成熟的測試機産品,就具備先發優勢和議價能力,也能更快搶占市場。
可見,從行業上看來,市場對其業務發展也存在擔憂。那麽至于聯動科技能否在蓬勃發展的國内測試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或許隻有時間能給出答案。(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翟智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