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複讓我們認識到,
不定期的網課可能将會成為常态。
關于網課的效果,
也成為了家長們在群裡讨論最多的話題。
有自覺自律的孩子
不僅照常學習還多了自由支配時間樂在其中,
但更多的是反應學習不在狀态、越來越散漫的,
往往這樣的都是家長焦慮失眠孩子卻無動于衷。
今天和辣媽們分享一位老師關于網課的文章,
非常建議給孩子們看或是讀給孩子們聽,
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
沒有現實課堂紀律的約束,沒有教室課堂的熏陶,網課成為一場自律拼搏賽。
有的同學格外自律,按時作息,正常學習,安之若素,與在校時無異。有的同學雖自主能力有限,但是能服從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管理,一直規規矩矩,也沒有掉隊。
有的同學,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随性而至,差強人意。
還有的同學,已如脫缰之馬,放縱自我,失于管控,幾乎把學習抛到了九霄雲外,仿佛生活在另一個時空。
在這期間,有家長打電話哭訴,說孩子晚上遊戲,白天睡覺,網課不聽,作業不做,家長一說學習的事,要麼暴跳如雷,要麼一言不發,父母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真是度日如年,隻盼開學。
有老師也頻頻抱怨,個别學生抄襲他人的作業應付檢查,有的利用居家使用電腦、手機的便利,直接從網上搜索答案,不加選擇和思考地複制粘貼,視學習如兒戲,作業形同虛設;還有的從不打卡露面,失聯一般,看不到管不得,管他是拉仇恨,不管又不忍心,讓人又氣又急又無可奈何。
網課學困生,大緻有三種類型:
一種是真的不學習,一種是假裝在學習,一種是假裝不學習。
真心實意不願意學習的有,假裝學習的也有,比如抄襲作業的同學,和不做作業的同學本質上一樣,貌似聽話,實則撒謊,不僅荒廢了學業,還輸掉了人品,掩耳盜鈴,得不償失。這兩種最讓人擔心!
老師想問問這些同學:
——整天不學習帶來的所謂快樂,是真實坦蕩的快樂嗎?
——疫情過後,你确信自己就一定能好起來嗎?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
首先,你必須接受,居家上網課這種形式。
網課隻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罷了,它和在校學習一樣,歸根結底都是你自己的學習。
如果你居家不學習,網課就學困,隻能說明你一直沒學會學習。疫情不過是像個放大鏡,讓你的不足更明顯了而已。
這不是疫情的錯,不是社會的錯,也不是老師和家長的錯。最終為這段荒唐時日買單的,還是你自己,是以後的你。而父母和老師的焦急,才真是無足輕重。
你是學生,是學生,就得學習,這是無法逃避的現實。
也許平時我們的學習很辛苦,早出晚歸,很少娛樂,可是長時間不學習,徹底放飛自己難道真的就是最好的生活嗎?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疑惑:不學習的學生到底整天在想什麼?
也許恰恰是什麼都沒想。不想未來不想過往,毫無自制力,沒有清晰的方向,任憑時間白白流逝無動于衷,坐看他人奮鬥自己原地不動。
每天如行屍走肉般,沒有靈魂,沒有作為,沒有目标,更沒有希望。如果你現在正是這個模樣,那你真的需要被喚醒了。
你是學生,學習就是你目前該去奮鬥的事業,沒有誰可以替你去完成。
網課也是上課,它和在學校裡上課一樣,有老師講,也需要學生聽,稍不留神,知識點沒掌握,就要落後别人一大截。
劃水一時爽,考試做文盲,你是假裝認真還是真的偷懶,等到返校考試時就會一一見分曉。
你可以自欺欺人,但成績卻不會無中生有。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
身為學生,居家不學習,網課就學困,表面上是自律性不強,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實質上是道德修養的問題,是一個人缺乏責任心的表現。老師不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一生的春天,這個時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習慣,真的會跟随你一生,影響你一輩子。疫情是暫時的,學習是永恒的,不管是在校還是居家,不管是少年還是成年。
在疫情中落伍的你,返校後還有趕超的資本嗎?在家不尊重學習的你,返校後就能重生敬畏之心嗎?糊弄過這段日子後,你還能 hold 得住心似平原縱馬的自己嗎?
孩子,也許在你眼裡,網課不算是正式上課,身邊沒有老師盯着,也沒有同學陪伴,一個人盯着電腦、手機聽課難免覺得無聊,時不時開會小差,玩玩遊戲,抄抄作業都不是事兒。
可誰也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誰也不清楚類似這樣的狀況是否還會再次發生,未來,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做到最好。
網課是一面鏡子,既照出了孩子的樣子,也照出了家長的狀态。
把孩子丢給學校,丢給課外輔導機構,然後自欺欺人地認為學習習慣不好就是學校的責任,認為成績沒法提高就去換一家補課得了,這無異于 " 皇帝的新裝 " 家長版。很遺憾,疫情成了拆穿真相的那個小孩。
平日刻苦用功的學生,不會因為網課變得投機取巧。平日自律性差的學生,卻隻會因為網課而變本加厲。
孩子對待網課的态度,某個角度來講,就是家庭教育效果的照妖鏡。
有的家庭母慈子孝,享受着居家學習的快樂。
有的家庭雞飛狗跳,巴望着神獸早日返校去。
将責任推到網課上,其實是錯的。
隻不過是居家學習,将原先家庭教育的問題十倍百倍放大了。
越早意識到問題,越早做出調整,對家庭越有利。
所以,抓住這個居家學習的機會,靜下心來,多關注娃的狀态,想辦法做出調整。
缺少規則的,重塑家庭規則意識。
缺少陪伴的,多進行有效的溝通 ( 不是唠叨 ) 。
更重要的一點,對于多數有目标感的孩子來說,網課會讓他産生焦慮,繼而引發大量的情緒。網課學習,一人,一屏,孤獨感會侵蝕孩子的意志。
當孩子有情緒時,多用積極傾聽,多用共情,少給或不給建議。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練。
你若懶怠,你若冬眠,霧霾正濃,寒意沉沉。
你若播種,你若耕耘,春光正好,欣欣向榮。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