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呂棟
" 我覺得這麽多年競争一直存在,尤其中國市場是競争最激烈的市場。所以我還是認爲競争環境不是最關鍵的,我也不認爲哪個競争對手怎樣做,就會完全改變整個産業格局,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
近日,在小米集團财報電話會上,該集團總裁盧偉冰在回應 " 友商競争和回歸 " 等問題時向觀察者 . 網等媒體說道。
财報披露,今年二季度,小米集團經營策略的核心還是 " 規模與利潤并重 "。通過進一步降本增效,該公司實現營收 674 億元,同比降幅由上季度的 9.9% 收窄至 4%,環比增長 13%;經調整淨利潤 51 億元,同比增長 147%,環比增長 59%;毛利率達到曆史新高的 21%。
小米集團财報截圖
在降本方面,小米集團首席财務官林世偉透露,二季度小米整體營業費用爲 102 億元,不含新業務投入的核心營業費用爲 87 億元,同比下降超 10 億人民币。
期内,小米集團銷售推廣費用爲 45 億元,同比下降 16%,行政費用 11 億元,同比下降 13%。
盡管多項費用都在下降,但二季度小米研發方面的開支繼續擴大,期内研發費用爲 46 億元,同比增長 21%,占營收的比重爲 6.8%,主要是由于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及其他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所緻。
小米集團股價走勢
" 今年還有幾場仗 "
一直以來,智能手機業務都是小米集團的營收支柱,但這兩年手機市場遭遇逆風持續下挫,小米手機在 " 市場寒冬 " 中的經營情況也持續受到關注。
财報披露,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 366 億元,同比下滑 13.4%,占總收入的比重降至 54.3%;出貨量也同比下滑 15.8%,至 3290 萬台,顯示出該公司手機業務尚未擺脫下行周期。
不過,樂觀的信号是,二季度小米手機業務收入同比降幅相比一季度收窄接近一半,環比增長 4.6%,在全球手機出貨量環比下降 4.3% 的背景下,期内小米手機出貨量環比增加 8.3%。
二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
在逆風行情中,市場更關注的還有庫存。
林世偉透露,小米自去年中期以來一直在優化庫存管理,今年二季度整體存貨金額爲 385 億元,同比下降 33.5%,是 10 個季度以來最低的庫存水位,其中原材料和整機存貨金額均同比下降超 30%。
這或許與小米在 618 期間的促銷活動有關。根據 TechInsights 發布的數據,今年 618 期間小米手機爲 375 萬部,占據了 28% 的市場份額,僅次于蘋果的 42%。而小米官方數據顯示,618 期間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爲 194 億元,同比增長 3.7%。
對小米手機來說,沖刺高端是過去幾年的關鍵詞。
财報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小米在在中國大陸地區 4000 – 6000 元價位段的智能手機銷量市占率爲 12.7%,同比提升 6.2 個百分點;高端手機銷量在小米整體銷量中的占比提升 3.3 個百分點至 20.1%。
小米财報截圖
這也推動二季度小米手機的平均銷售單價(ASP)提升至 1112.2 元,同比增長 2.8%,主要是由于中國大陸的 ASP 同比增長超過 24% 所緻。
期内,小米手機毛利率爲 13.3%,創下曆史新高,同比提升 4.6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中國大陸手機毛利率提高等因素所緻;環比增加 2.1 個百分點,主要是境外市場存貨減值撥備減少及核心零部件降價所緻。
盡管小米的高端策略已體現出成果,但整體出貨量在市場下行之下仍遭遇不小的挑戰。
根據 IDC 數據,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 17.5%,市場份額掉至 13.1%,排名滑落至第五,僅領先華爲手機份額 0.1 個百分點,後者的同比增速高達 76.1%。
針對近期友商回歸和競争的話題,小米總裁盧偉冰在本次業績會上坦言," 能力的建設才是關鍵,今年我們接下來還有幾場仗,打完之後,大家再看一看,小米确實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小米的發展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外界的環境還不是主要的因素。"
他還向觀察者 . 網等媒體透露,小米 AI 團隊規模已達約 3000 人,在大模型領域将堅持兩個布局方向,一是輕量化,二是本地部署。目前,小米自研的 13 億參數模型已在手機端跑通,這些模型部署在端側後,用戶信息不需要上傳雲端,本地化運行可從根本上保護用戶隐私。
8 月 14 日,小米曾宣布小愛同學接入大模型,宣布開啓邀請測試。盧偉冰透露,小愛同學目前已超過 18 萬人申請參與測試。" 小米未來不斷去擴大大模型的規模、探索端雲結合,多模态融合的解決方案,同時小愛同學一定會和 MIUI、AIoT、機器人、汽車等有特别多的結合。"
小米 AI 投入曆程
控制新業務投入,汽車量産目标沒變
IoT 與生活消費産品業務,是小米在智能手機之外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今年二季度,該業務實現收入 223 億元,同比增長 12.3%,環比增長 32.2%;主要是由于智能大家電、平闆及若幹生活消費産品的收入增加,部分被智能電視及筆記本計算機的收入減少所抵銷。
小米透露,小米智能大家電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超 70%,主要是由于中國大陸智能空調出貨量大幅增加,創下單季度曆史新高。同期,小米平闆收入同比增長 27.3%,智能電視及筆記本計算機收入同比減少 10.1% 至 47 億元。
财報披露,二季度小米 IoT 與生活消費産品業務的毛利率爲 17.6%,創下曆史新高,同比提升 3.3 個百分點,環比提升 1.9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若幹生活消費産品的毛利率提高,以及若幹毛利率較高的 IoT 産品強勁增長所緻,例如平闆和掃地機器人等。
小米集團各項業務毛利率情況
互聯網服務業務是小米的第三大收入來源。期内,該業務實現收入 74 億元,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 6.8%,環比增長 5.9%,主要是由于廣告業務收入增加,部分被遊戲業務收入減少所抵銷。這一業務的毛利率爲 74.1%,同比提升 1.1 個百分點,環比提升 1.8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廣告業務收入占比增加所緻。
在主營業務之外,小米近兩年大力投入的造車業務也備受關注。
盧偉冰在業績會上透露,爲了更加高效利用資源,小米對新業務做了一些控制,二季度在汽車創新業務上的投入是 14 億元," 這個比我們預算的是要少一些的 "。
他同時透露,小米汽車研發人員近 3000 人,在 2024 年上半年量産的目标沒有改變,目前進展超越預期和計劃。" 我們采用了全棧自研的方式,幾乎全部都是小米自研的,第二是我們自建工廠,同時爲了保證第一輛車的技術領先性及研發順利性,我們的投入很大。"
盡管在造車的重投入期,但小米集團的現金流并不緊張。根據财報,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該集團的現金儲備爲 1132 億人民币,比上一季度增加了 186 億元。
" 堅定走國際化道路 "
在各項業務之外,小米也公布了境内外的收入情況。
财報披露,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收入爲 396 億元,同比增長 9%,占比同比提升 7.2 個百分點至 58.8%;在全球其他地區(主要是印度和歐洲)的收入 278 億元,同比下滑 18%,占比降至 41.2%。
盧偉冰在業績會上透露,小米去年遇到一個特别大的困難是在印度市場,一直影響到今年。" 除了印度市場今年有了一些恢複,我們二季度幾乎觸底了,三季度反彈之外,未來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歐洲市場、中東市場、東南亞市場和拉美市場都有非常好的成長。"
二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 圖源:Canalys
财報中,小米也對在印度遭遇的困境進行了披露:自 2021 年 12 月起,包括所得稅部門、稅務情報局及執法局等印度有關部門分别就遵守相關所得稅法規、關稅法規以及外彙法規發起對 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rivate Limited(下稱:小米印度)的調查及通知。
就此,印度有關部門指控,小米印度不恰當地扣除了若幹成本及開支,包括購置手機的款項和支付給海外第三方及本集團旗下公司的特許權使用費。因此,部分銀行賬戶已被扣押,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441.4 億印度盧比(相當于人民币 39 億元)被視爲受到限制。
盧偉冰在業績會上表示," 我也看到媒體報道說我們資金被沒收的問題,實際情況是錢被凍結在銀行裏,這是小米的錢,不是沒收。印度從業務的調整角度,還是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占有率、産品結構等,相信未來大家會看到特别好的一些指标的變化。"
" 過去幾年随着國際市場的環境急劇變化和充滿挑戰,有些友商已經從部分海外市場撤退了。但是小米非常清楚,我們要堅定走國際化的道路,無論遇到多麽大的困難我們都要去走,并且我們一定要在戰略市場進行加深的布局。" 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