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 / 文 · 全文共 2600 字,時長約 6 分鍾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财經出品)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 5.3%。大幅超預期!須知,此前各大機構對一季度增速的預測普遍在 5% 以下。果然,數據公布後,各大機構紛紛 " 應聲 " 上調 2024 年中國經濟預測。
值得關注的是,資本市場卻沒有體現出對 " 超預期 " 應有的興奮。這提示我們,一季度數據,還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細節。
一季度增速超預期,其中幾個動力表現特别顯眼:
1、工業領銜: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 6%,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爲 37.3%,拉動近 2 個百分點的 GDP 增長。工業提速的背後是 " 賺錢效應 ":1 — 2 月份,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 10.2%,與 2023 年下降 2.3% 相比顯著改善。
2、出口反彈:一季度進出口增長 5%,創 6 個季度以來新高。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 2023 年四季度的 -3.1% 轉爲 14.5%,拉動當季 GDP 增長 0.8 個百分點。一季度,以美元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 1.5%(顯著高于 2023 年全年的 -4.6%),剔除彙率波動影響,實際出口量增長 15% 左右。
3、價格因素:一季度名義 GDP 同比增速僅爲 4.2%,比實際 GDP 增速低了 1.1 個百分點,這意味着相當一部分實際 GDP 增速是物價下跌貢獻的。
茲事體大。在經濟生活中,人們感知的是名義變量,例如工資、财政收入、企業利潤等。我們比較兩種情形:A ) 工資增長 10%、通脹 5%,實際工資增長 5%;B ) 工資不增長,物價下降 5%,實際工資增長 5%。雖然實際工資增長幅度相同,但在現實中 A 情形給人的感受比 B 要好得多,這叫 " 貨币幻覺 "。
再比較兩種情形:C ) 物價上漲 5%,工資上漲 7%,員工很開心,但實際工資上漲隻有 2%;D ) 如果物價下降 5%,企業把工資降低 3%,然後告訴員工你的工資實際漲了 2%,員工是很難接受的。這叫 " 工資剛性 ",也就是員工很難接受名義工資的減少。
由于貨币幻覺和工資剛性,溫和通脹比通縮更有利于形成樂觀的社會預期。一季度的 GDP 縮減指數(名義 GDP 增速與實際 GDP 增速之差)爲 -1.1%,近六個季度中已有五個季度爲負,幾乎是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通縮時期。這是一季度數據最值得警惕的一個危險信号。
此外,統計局下修了 2023 年同期的固定資産投資和部分房地産活動的曆史數據。其中,下修 2023 年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絕對量基數 11%,下修房地産投資及銷售面積絕對量基數 6% 左右。
1、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指出," 從恢複的程度來看,我們發現需求的恢複不如生産,中小微企業的恢複不如大企業,所以經濟恢複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性,因此大家對數據的感受可能就有一定的不同認識 "。一季度工業産能利用率僅爲 73.6%,爲 2020 年二季度以來最低。
2、" 新三樣 " 猛增有可能引發新的貿易沖突。2023 年 " 新三樣 "(新能源汽車、光伏産品、锂電池)出口首次突破 1 萬億元,增長了近 30%。2024 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 29.2%;太陽能電池增長 20.1%;與光伏相關的多晶矽、單晶矽增速仍高達 50% 以上。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是顯著的,以至于馬斯克說 " 如果沒有關稅或貿易壁壘,中國車企很可能 " 幹翻 " 全世界絕大多數競争對手。" 一季度數據出來後,馬斯克宣布:希望特斯拉裁員 20%,因爲其季度汽車交付量下降了 20%。
新能源優勢值得我們自豪,但也要警惕引發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歐盟已經啓動對中國汽車的反傾銷調查。
3、房地産是最大拖累:房地産的特殊性在于:它與經濟增長、地方财政、居民财富的關聯度極大。房地産下行,其沖擊力是全方位的、裹挾式的。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 4.5%,而房地産開發投資卻下降 9.5%。房地産各項指标繼續下降,銷售額跌幅超過銷售面積跌幅,表明房價持續下跌。
雖然作爲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突破口的 " 三大工程 "(保障性住房建設、"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一季度拉動了房地産開發投資 0.6 個百分點,但其體量不足以穩定房地産總體走勢。
這一問題必須重視:1)居民财富 70% 集中于房地産,房地産不穩則消費信心不穩;2)居民買房,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慣性;3)如果隻放開限購,不穩定開發商,居民擔心樓盤爛尾,依然不敢買房。
房地産已經從恒大暴雷的第一階段、碧桂園暴雷的第二階段,走向萬科暴雷的第三階段,其危險性不言而喻。必須防止房地産從調整走向信心的喪失。
4、民間投資依然偏低: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 0.5%,低于總體投資 4.5% 的增速。雖然扣除房地産開發投資的民間投資增長 7.7%,但仍低于扣除房地産後總體投資 9.3% 的增速。提振民間投資的必要性在于:民間投資是吸納新增就業的主力軍,80% 的新增就業有賴于民間投資。
5、消費才是定海神針:2023 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是 82.5%、28.9%、-11.4%。2024 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4.7%,消費對 GDP 增長的貢獻率爲 73.7%。一季度,邊際消費傾向爲 63.3%,爲 2020 年疫情以來同期最高," 疤痕效應 " 雖有緩解,但仍明顯低于疫情前同期 65% 以上的水平。
6、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發布的《2024 年一季度宏觀杠杆率》指出," 盡管總體債務增速繼續下降,但宏觀杠杆率在一季度仍然上升了 6.8 個百分點。杠杆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依然是名義 GDP 增速的超預期下滑。" 單季名義 GDP 隻上升了 4.2%,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低于實際 GDP 增速。中國經濟面臨既要穩增速、又要提高增長質量的雙重挑戰,難度不小。
一季度數據,印證了筆者長期呼籲的幾個關鍵:
1、穩經濟的核心在于:穩消費、穩民企、穩房地産
2、穩消費,需要大手筆消費券(10 萬億級别)
3、通縮很危險,但防止通縮關鍵不是貨币刺激,而是提振消費需求
4、穩地産,需要供給側(穩開發商)、需求側(放開限購)同步發力
5、穩民企的關鍵在于 " 競争中性 " 導向的改革
6、能否打破 " 負反饋循環 " 依然是關鍵點,把握 " 時間窗口 " 很重要
且行且珍惜。
劉勝軍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 + 大曆史觀
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财經創始人
緻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 · 菏澤 · 定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