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1 月 9 日訊(編輯 潇湘)随着對中東地緣沖突和該地區天然氣基礎設施安全的擔憂日益加劇,歐盟官員眼下正拟提議延長緊急能源措施,這些措施在去年曾有效遏制住了一場對歐洲國家而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
許多人當前或許還對去年秋季的那一幕記憶猶新——在俄羅斯輸往歐盟的天然氣在俄烏沖突後受到限制的背景下,歐盟多國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在去年飙升至了難以想象的曆史高位,并導緻該地區的通貨膨脹率一路飙升至了兩位數。
爲了減少波動并避免選民的抗議,歐盟去年最終同意采取一系列緊急能源措施,包括設置臨時天然氣價格上限、聯合購買燃料以及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審批等。而如今,歐盟官員正有意延長這些緊急舉措。
歐盟能源專員 Kadri Simson 周三在歐洲議會上對議員們表示,歐洲目前已爲過冬做好了較充分的準備,但仍有可能受到能源沖擊的影響。
她表示," 由于俄烏沖突的影響,市場仍然脆弱,中東危機也可能會産生廣泛的影響。關鍵能源基礎設施的任何事故都可能迅速影響目前已非常緊張的能源市場情緒。這意味着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實現多元化,我們必須保持警惕的姿态,奉行審慎的政策。"
儲氣設施幾乎填滿卻仍無 " 安全感 "
歐洲天然氣期貨本周早些時候一度跌至了近一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充足的燃料庫存和溫和的天氣預報緩解了對冬季供應風險的擔憂。作爲歐洲基準的荷蘭 TTF 天然氣期貨周三結算價爲每兆瓦時 45.78 歐元,遠低于歐盟設置的 80 歐元的緊急天然氣價格上限。
根據行業組織 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 的數據,整個歐盟和該集團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天然氣儲存設施,目前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态。今年以來,爲避免在冬季再次陷入 " 氣荒 " 困境,歐洲多國早早就啓動了天然氣采購計劃。
不過,在一些歐洲業内人士看來,即使天然氣儲存已滿,也不意味着一切都好。
相關行業人士表示,與此前可靠的管道天然氣相比,如今的歐洲能源供應以液化天然氣爲主,更易受到海外産能、運輸環節及碼頭終端的影響。
近段時間,巴以沖突持續升級,也讓歐洲再度繃緊 " 能源安全神經 "。上月底,埃及的天然氣進口量一度急轉爲零。業内人士表示,一旦埃及無法從以色列進口往常數量的天然氣,就可能導緻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減少甚至無法出口,這最終将導緻可供歐洲使用的天然氣減少。
Simson 周三還敦促歐盟不要失去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勢頭。歐洲雄心勃勃的綠色戰略的目标是在本十年内将溫室氣體排放量從 1990 年的水平減少 55%,并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氣候中和。本月底,Simson 承諾将提交一份加強和擴大電網的行動計劃。
Simson 表示," 該計劃将包括解決各種障礙的措施,包括監管、金融和許可問題,并确保更好、更智能地利用現有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