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經濟觀察網 3 月 2 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爲今年全國兩會準備了多份建議,其中一份是關于強化農産品加工業體系建設、支持龍頭企業上市的建議。
張學武提到,近年來,科技創新引領我國農産品加工業轉型升級,農産品加工業呈現向好的發展趨勢。2022 年,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 18.5 萬億元,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 72%,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業産值比達 2.52 ∶ 1。目前,有 70% 的加工龍頭企業開發了中央廚房、淨菜加工、現場制作、觀光工廠、網絡直播等新業态,近年來食用類商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超 30%。據統計,目前各地市級以上從事農産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約 2/3 把總部設在了縣域。80% 以上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和合作社與小農戶建立了穩定訂單、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輻射帶動了 1 億多農戶。
但是,我國農産品精深加工業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農産品産後損耗仍較大,糧油、水果、豆類、肉蛋、水産品等深加工率僅有 30% 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 70% 以上的水平;梯次加工技術缺乏,精深加工不足,關鍵酶制劑和配料仍依賴進口,60% 以上的加工副産物沒有得到綜合利用,産品附加值較低。
他認爲,影響我國農産品精深加工業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科技創新、設備、生産、品牌和物流的影響,也有觀念、組織、管理與經營等方面的影響。一是傳統農業觀念。許多人認爲農村的主要功能是經濟功能,即 " 農業是生産農産品的産業 ",忽略了農業的生态、休閑、教育、養生等功能。現代農業強調農業産業的綜合功能,一二三産業整合,不僅有産業鏈的概念,而且還要與現代工業、現代商業打通;不僅是産業鏈多點增值,還是大整合大融通大增值。二是農村農民組織化程度差。中國是大國小農,農業高度分散,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的小生産與消費大市場,以及高度發達的現代商業環境存在着嚴重的矛盾。三是加工技術與裝備水平落後。我國稻米産量排名世界第一,但由于精深加工技術水平的限制,導緻稻米的有效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四是難以形成産業集群效應。我國農産品精深加工企業總體呈現規模小、數量多、産值低、成本高、同質化、競争力差的狀況,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無法與國外大企業抗衡。
爲此,他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發揮合作社組織作用,爲農業産業化發展賦能。我國農戶達 2.4 億戶,但組織化程度很低,無組織的農民很難進入市場。通過合作社,把小而分散的農戶、農場組織起來,創建聯合體企業和品牌,實現用做工業的方法做農業,普及農業技術、統一标準和壯大規模,降低社會化服務成本和促使服務到位。建議政府采取有效舉措,引導合作社規範發展,提高生産經營能力,促進農産品的生産、加工和銷售環節的連接,形成 " 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 " 利益共同體。
第二,發展農産品加工業集群,推動農業産業化與現代化發展。我國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産業集群數量規模較小、産業集群地域分布發展不均衡、産業集群技術水平較低、産業集群品牌競争力薄弱等問題,與國外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差距較大。建議政府加強對農産品加工業産業集群的扶持,在融資、财政、稅收、用地、用電、環保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落實生産、稅收、市場等相關政策,并加大對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發展所需的基本條件,爲産業集群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培育農産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産業增值。龍頭企業是農業實現産業化和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推動者。要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識産權、技術水平高、産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有國際競争力的大型精深農産品加工骨幹企業。
第四,扶持農産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上市,打造國際領軍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是農産品精深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步伐,提升核心競争力,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是通過上市,規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二是可以借力資本市場,解決資金難題,有利于企業開展産品、品牌和營銷、服務創新,形成新的增長點;三是有利于企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優、做強,打造農産品加工業航母,與國際企業競争。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确有發展前景且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給予支持,對有條件的企業鼓勵支持其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