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行的時候,有位前輩跟我說過一句話:去現場 " 要像外國人一樣去看 ",重新審視那些自己可能早已 " 熟視無睹 " 的事物。
前不久,我跟随 " 看見數字雲南——雲南數字經濟媒體探營活動 ",奔赴昆明、大理、西雙版納等地,深入探訪了 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雲南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實踐。
我将這次旅程,形容爲追尋馬可 · 波羅的足迹。
從異鄉人的視角看中國,馬可 · 波羅應該是歐洲第一人。他最遠的行程,抵達雲南并到了緬甸境内,将所見所聞寫進了《馬可 · 波羅遊記》,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
此後幾個世紀,歐洲的探險家、旅行家心懷夢想與遠方,根據馬可 · 波羅的足迹描繪出 " 世界地圖 ",揚帆起航,最終找到了新大陸,翻開了人類文明新的一頁。
今天,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點,中國各地政府和企業的行囊中,塞滿了跟歐洲探險家一樣的好奇和勇氣,積極地迎接着數字化浪潮。但數字技術究竟怎麽跟實體經濟相融合?很多人都覺得 " 聽起來很美,但真正做起來又很難 "。
一堵信息的迷牆,橫亘在數字探險家和産業實踐之間。
所以此次雲南之行,我沿着馬可 · 波羅的足迹,深入雲南各地,直抵中老邊境線,将來自一線的數字化故事與實踐成果帶了回來。
這份數字雲南的 " 馬可 · 波羅遊記 ",或許能讓你重新認識雲南并在數字化轉型的迷霧中,看到更爲清晰的 " 新大陸 ",看見夢想和遠方。
收到一張名片
山川無言,5G 有信
提到數字中國,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各種論壇、峰會上高屋建瓴的宏大設想,是科技巨頭、頂級院校、跨國機構們的揮斥方遒。但試想一下,一個外國人到中國旅遊,最盼望的是聆聽一場大咖雲集的高規格行業盛會,多少有些荒謬。
絕大多數普通人,對一個地方最期待、最直接的感受,應該都是自然風光。比如《馬可 · 波羅遊記》中,馬可 · 波羅就用了許多贊美的詞語,描繪雲南的山脈高大險峻,森林茂密,景色壯美,山川秀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學術界,關于馬可 · 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一直是有争論的。可惜 13 世紀沒有智能手機和 5G,不然馬可 · 波羅隻要像我們這群遊客一樣,拍照發個朋友圈,加上定位,或者來一場直播連線,立刻就能證明 " 所言非虛 " 了。
拍照直播打卡,是我們習以爲常的操作,需要良好的網絡體驗。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高質量網絡早已是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但雲南的很多旅遊地,要創造同樣的網絡體驗,并不容易。
(蒼山洗馬潭)
第一個難題,是景區網絡建設的要求高。
雲南的風光不僅吸引了古代的馬可 · 波羅,現在也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欣賞。比如昆明的滇池,是西伯利亞紅嘴鷗的越冬栖息地,海埂大壩上遊人如織,随處可見直播、拍照打卡、視頻通話的人,而密集的人流和多樣的業務,也對網絡覆蓋和容量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爲此,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昆明分公司在滇池周邊,通過 MM 設備,構建了一張滿足 " 千兆體驗 " 的高質量網絡。目前,海埂大壩區 5G 覆蓋率達到 100%,下行平均速率達到 800Mbps,上行平均速率達到 120Mbps,遊客才能将滇池美景實時地傳遍世界。
另一個難題,是地理條件惡劣,建設難度大。
蒼山洱海,是雲南旅遊的一張靓麗名片,洗馬潭景區位于蒼山玉局峰與龍泉峰交界處,海拔 3920 米,被稱爲山巅之湖,是很多遊客希望發到朋友圈、留存紀念的一個打卡點。
但位于崇山峻嶺之上的洗馬潭,建設起來頗爲不易。要保證 5G 信号覆蓋、數據上傳下發流暢,大理移動通過肩挑馬馱的方式,終于在 2021 年 2 月完成洗馬潭景區 5G 全覆蓋,大大提升了用戶感知。馬可 · 波羅來了蒼山,恐怕也得發個朋友圈才走。
《馬可 · 波羅遊記》掀起了中世紀歐洲人探索新大陸的激情—— "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無處不在的 5G 網絡,則将雲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以數字化的形式傳遍全球,激發世界遊客對東方的向往,成爲雲南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踏上一片沃土
雲南數字經濟的萌芽
《馬可 · 波羅遊記》中提到,雲南的茶葉、藥材等,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這些發現,使得歐洲人對中國的經濟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今天,雲南的經濟活動,早已經浸透了數字技術、能力與解決方案。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注重文化傳承和保護,将自然、曆史、文化融合,打造三個定位:國際旅遊目的地、邊疆民族地區、生态文明試驗區。
需要強調的是,這 " 三個定位 ",并不是寫在文件和政策上的文字遊戲。此次旅程,我就在許多場景,看到了數字技術與這三個定位的真實融合落地。
1. 基于 5G 的旅遊升級。
雲南的重要旅遊和生活居住場所,正在通過 4G/5G、千兆光網等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化管理平台,改善遊客體驗。
以我的親身經曆爲例,這次雲南之旅忘記帶身份證,在辦理住宿、交通出行、景區入園等,全都通過刷臉、二維碼等數字化手段解決的,效率極高,便捷程度在全國城市内都是十分領先的。
比如雲南移動通過大理古城特色小鎮數字化項目,實現了古城内 5G 轉 Wi-Fi、5G﹢AR、5G﹢VR 應用場景的拓展,實現對空氣質量、噪聲等實時監測與顯示,并通過和商務專線、" 平安鄉村 " 工程積極支持客棧、商鋪、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發展,助推大理旅遊行業複蘇。
(勐侖特色小鎮)
2. 基于智慧口岸的邊境貿易往來。
發展數字經濟,中國必須投身全球數字經濟合作的浪潮。其中,雲南已經成爲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經濟要地。近年來,雲南邊境貿易量增長,也爲雲南數字産業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們此行訪問了雲南-老撾邊境的磨憨公路口岸,今年 1~4 月貨物通關量已達到 185 萬噸,計劃 2025 年實現年貨運量 700 萬噸,通行量大幅增加,口岸管理與服務的壓力和挑戰也倍增。
(雲南磨憨智慧口岸 AR 全景可視化監管平台)
爲此,雲南省相關部門聯合華爲,以磨憨爲試點共同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構建起運行管理一張圖、智慧驗放一體化、遠程監管一站通 " 三個一 " 的口岸智慧化新模式,實現口岸放得開、管得住、通得快。
舉個例子,傳統邊檢中,司機需要多次停車,通過層層關卡,通關效率低不僅會導緻口岸擁堵,還會增加司機的時間成本、油耗的經濟成本,以及碳排放增加的環境成本。因此,在智慧驗放一體化中,磨憨口岸通過部署車底查驗機器人、一站式通關系統和智慧驗放一體機,将車輛智能驗放等功能集于一體。通過邊檢、海關共用通道、聯合驗放、自助測溫、中老兩國車牌自動識别,實現司機隻停一次車即可快速通過。後續結合 " 運抵直通系統 ",可實現車輛在卡口直接分流,海關未布控車輛無需進入查驗貨場,大幅提升通關效率。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貨運車輛驗放時間,從原來的平均 8 分鍾,縮減至 4 分鍾,效率提升了一倍。
(雲南交投智慧高速綜合管理服務平台)
3. 基于綠美公路的基礎設施。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要緻富、先修路。而雲南路網的特點是橋隧比占比高,部分道路最高已達 94%,痛點繁多,場景多樣,智能化非常複雜。
爲服務雲南省數字經濟發展、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和發展綠美通道經濟,雲南交投集團建成了雲南省交通行業最大的數據中心,該中心部署了各類計算、存儲、網絡設備近 500 套,打造了自主可控的 " 交投雲 " 雲平台和大數據平台,配置了全量的數據分析處理工具和能力,達到國家标準的中型數據中心規模,并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爲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
不難看到,在雲南,數字化不是噱頭,而是已經落地應用的能力。" 數字經濟 " 不是停留于文件紙面的宏大戰略,而是紮根在大地、綿延到邊疆的真實行動。
愛上一種生活
在數字花園做 " 家鄉寶 "
有個網絡熱梗:喜歡一個人,始于顔值,忠于才華,陷于人品。
我們對一個城市的喜愛,也大概如此。一開始,或許會被美麗的景色、宜人的氣候所吸引,但最終 " 擇一城終老 ",會綜合考量生活品質。
這次在雲南,無論是昆明或西雙版納,有幾個當地人提到了一句話:雲南人都是 " 家鄉寶 "。
昆明市盾山科技的負責人說:" 雲南姑娘是 " 家鄉寶 ",吸引了很多 AI 人才、數字化人才來雲南成家立業。"
西雙版納城子村的電信工作人員說:" 村民都是 " 家鄉寶 ",做直播電商,搞旅遊民宿,去附近的中科院植物園務工,收入有保證,大家當然不願意去外地了。"
有了産業,才能聚攏人氣,才讓年輕人願意在這裏 " 做個寶 ",而不是去大城市背井離鄉 " 當棵草 "。
在時下中國全力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中,鄉村振興是樞紐工程,而綠美鄉村建設,正在雲南如火如荼地進行,數字化是村民的增收法寶。
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城子村,重點打造勐侖柚子品牌,成立景回賽柚子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全村 13 個村民小組 922 戶,發展柚子産業。
爲支撐當地産業發展,中國電信版納分公司積極推進 5G 網建設,建設一張覆蓋有力、容需匹配、業務結合的 TCO 最佳 5G 無線網絡。目前,5G 網絡已覆蓋全州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主城區及各鄉鎮、村委會,助力當地農副産品通過 5G 直播帶貨發往全國各地。
目前,城子村柚子的種植面積達 3200 餘畝,年産量 5200 餘噸,實現戶均增收 4 萬元。
(勐侖鎮城子村通信基站)
對于雲南人來說,數字生活正在爲個體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馬可 · 波羅等歐洲人的心中,神賜予的栖息地,是流着奶與蜜的 " 應許之地 "。行走在數字花園一樣的城子村,我覺得,雲南乃至整個中國,應當有無數個這樣的數字技術 " 應許之地 ",讓人們幸福地栖息,品嘗數字生活的甘甜。
數字雲南
輕舟已過萬重山
目前,中國是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第二的國家,也是全球數字化進程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這一成就,究竟在哪裏能真切地感受到呢?數字雲南,就是今日之中國的縮影。
或許很多人會有點驚訝,包括此次探營活動的媒體老師們,都想問一個問題:相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雲南的 ICT 産業基礎優勢并不顯著,爲什麽會成爲數字化 " 優等生 ",将數字化深入實體經濟、深入地市區縣、深入邊疆邊陲?
從數字經濟的荒原到沃土,雲南跨過了多少山巒?這次旅程中,我們可能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一座山:基建。
數字雲南不是一步建成的,AIGC、大模型、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應用,都建立在 5G 通信網絡、大數據平台、AI 計算基礎設施等新基建之上。2022 年雲南省政府印發《" 十四五 " 數字雲南規劃》,明确将 5G 基站、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等作爲發展指标。
第二座山:人才。
數字經濟,嚴重依賴專業人才。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需要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雲南當地的中小企業、地方企業,又難以跟大公司巨頭争奪頂尖人才。好在雲南省政府、高校和企業,已經開始了探索。
今年 4 月,由雲南雲上雲大數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昆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揭牌。此次探營活動的媒體沙龍現場,工作人員透露,計算中心立足昆明,建設于人才資源豐富的雲上小鎮,靠近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 10 所高校,聚集 20 萬師生。目前,華爲、計算中心已與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等 8 所高校簽署人才培養計劃,将基于昇騰架構、昆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共同培養人工智能人才,打通 " 學練訓賽業 ",爲雲南省數字經濟提供源泉。
(昆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媒體沙龍現場)
第三座山:場景。
毋庸諱言,ICT 基礎設施和數字人才都是需要成本的。對于當地産業和企業來說,能否通過良好的商業轉化,賺回成本,達到較高的投入産出比,中間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這次探營活動,跟雲南的一線從業者溝通過後,我覺得當地已經形成了場景牽引、應用爲先的認知,其技術轉化能力是非常亮眼的。
比如雲南交投集團的大數據中心,入選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盡管該中心與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在規模上無法比拟,但因爲有場景,孵化出了大量行業應用,真實服務于民生。
當很多一、二線廠商還在發愁大模型怎麽實現商業化的時候,雲南數派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七彩雲滇旅遊咨詢大模型,已經落地應用于大理等民宿,爲遊客提供旅遊信息咨詢、制定獨具本地特色的旅行規劃等服務。
千行萬業走向數字化,必須擁有足夠強的技術落地和商業轉化能力。如果大家還不知道業務怎麽跟數字技術結合,ICT 能爲自己做什麽,不妨到雲南走走看看,或許會有更清晰的體會。
13 世紀,馬可 · 波羅寫下中國行的遊記,此時距離哥白尼出生還有 200 多年,距離牛頓出生還有 400 多年,當時沒有任何人可以想象到,此後的大航海和工業革命,能讓世界天翻地覆。
而新基建将助推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這一次,跟随馬可 · 波羅的足迹,我們看到雲南正站在數字時代的潮頭浪尖,勇毅向前。數字基礎不斷夯實,數字産業快速發展,數字應用加速創新。
數字雲南,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靠的是雲南移動的通信工作者,頂着寒風,将一座座基站,拉上氧氣稀薄的高原;
是城子村的女書記,在村民的不理解中一次次擦幹眼淚,繼續做工作;
是當地政企的決策者和技術人,用不計其數的會議和代碼,填滿一個個晝與夜。
正是這些人如 " 家鄉寶 ",用時間和心血,書寫着雲南的新篇章。讓我們這些倏忽而來、又倏忽而去的異鄉人,用短暫的旅程,愛上數字雲南不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