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益)這兩天,位于貴州的仁遵高速大發渠特大橋成了網紅,不僅是因為它 "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還因為它以一位普通老人的名字命名。在立項之初,這座大橋由于坐落在遵義市團結村,被命名為團結特大橋。建設中途,被改為大發渠特大橋,與橋邊的大發渠同名,源自一位八旬老人黃大發。這個看似普通的名字,背後卻是一段驚天動地的故事。
△ 黃大發
群山萬壑中架起天橋
大發渠特大橋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是仁遵高速(仁懷至遵義)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全長 1427 米,主跨 410 米,橋寬 33 米,雙向六車道,為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大橋主拱共設有 56 個節段,單個節段最大吊裝重量達 240 噸。整座橋重量超過當前 " 世界最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 " 的平羅高速大小井大橋,是世界上同類型橋梁寬度第一的大橋。
△ 大發渠特大橋合龍瞬間 貴州橋梁集團供圖
如此大體量的世界第一橋,橫跨在峽谷之上,兩端都是陡峭的山壁,下方是湍急奔流的觀音寺河,主橋橋面到河面高度約 281 米。觀音寺河仁懷岸的坡度達到 70 多度,地勢險峻可見一斑。要在如此險要之地架橋,施工難度可見多大,施工技術要求可見多高。
2022 年 12 月 15 日,貴州仁遵高速正式建成通車,大發渠特大橋投入使用。
大橋建設期間需要大量用水,施工隊的工作、吃住也需要用水,盡管下方就是觀音寺河,但橋面距離河面的高度有 281 米,相當于 70 多層樓的高度,垂直取水難度較高。大橋兩端距離山上的水源地也比較遠,從航拍圖也可以看到,大橋一端是綿延群山,另一端是絕壁陡坡,取水用水成了一個問題。
懸崖上修出緻富天渠
60 多年前,用水難這個問題,也困擾着當地的村民。由于被大山隔斷,村頭的一口望天水井,成了唯一水源。當地有童謠唱道:"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 好不容易挑回家的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絕不能浪費一點一滴。
△ 大發渠
為了讓村民喝上幹淨的水,當時的村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在海拔 1300 多米的靈寶山懸崖絕壁上,用 36 年的時間,繞過三重險崖,開鑿出了一條主渠長 7200 米、支渠長 2200 米的 " 生命渠 "。
當時缺少修渠技術,也沒有修渠的條件,挖開的溝渠隻能用黃泥糊,結果一下雨就被沖垮了,但黃大發沒有放棄。" 修不好,拿命往上蓋,我第一道沒有成功,那我修第二道!"1995 年,水渠竣工。1200 多名村民的生活用水有了保障,村民們親切地稱它為 " 大發渠 "。在修完水渠後,黃大發依舊沒有停歇。" 我還想修一座橋,能通到鎮裡的 ……"
現在,從大發渠擡頭向上看,一座大橋已經如彩虹般跨立在激流之上,連通兩座山頭,直通黃大發所在的村莊,這座大橋正是大發渠特大橋。
大發渠特大橋工程引水自大發渠
大發渠特大橋施工時,曾經給村民帶來無限新生機的大發渠,也給大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用水。
" 修橋的時候用水我們都支持的,建橋要用的水,标段施工人員吃的水,包括指揮部的水,都是我們提供的。"2 月 13 日,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黨總支書記王朝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大發渠的水通過管道被引到了工地上," 沒有管道的(地方),我們村民供應。"
在向大發渠借水之初,施工隊曾擔心,得來不易的水源村民會不肯出借,于是找到黃大發商量。黃大發非常爽快,無論是修渠把水引進來,還是修橋讓村民走出去,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 大橋施工的每個重要時間節點,他都有參與。" 王朝海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記者了解到,貴州省公路開發公司仁遵項目辦也聘請了黃大發為項目辦黨支部名譽書記,請他定期給大家上黨課。
黃大發也非常關心大橋的建設,盼望着大橋早日建成。2021 年 5 月 31 日,黃大發入選 " 七一勳章 " 名單,現代快報記者就此事采訪他時,他就在電話中高興地告訴記者,村裡建了橋,從橋上就能眺望大發渠。
△ 黃大發宣布仁遵高速公路正式開通試運行 天眼新聞供圖
" 我宣布,仁遵高速建成通車!"2022 年 12 月 15 日下午,随着黃大發洪亮的聲音,仁遵高速公路正式開通試運行,大發渠特大橋也投入使用。
王朝海向現代快報記者回憶,通車儀式上,黃大發上台發言,并宣布開通運行,老人看上去非常高興。" 當時不論是黃老支書還是村民,我們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20 分鐘到市區,春節每天 1400 多輛車下高速來村裡
2017 年,現代快報記者曾前往仡佬族鄉采訪,在黃大發的帶領下,尋訪大發渠的源頭。當年從貴陽出發,需要開車 3 個多小時才能抵達。沿着盤山公路跋涉,很多時候旁邊就是懸崖,地勢險要。
△ 2017 年現代快報對黃大發及大發渠的報道
仁遵高速正式建成通車後,在團結村開設的落地互通道路,又與周邊多個鄉鎮輻射相連,極大改善了沿線 5 個鄉鎮的交通,惠及群衆 10 萬餘人。
" 現在 20 分鐘就能到遵義,到仁懷的茅台機場也隻要 20 分鐘。" 王朝海說,仁遵高速有個下站口可以直達村子,現在不論是去遵義還是仁懷,都非常便捷。他介紹,大發渠建成後,村裡發展起旅遊業和特色農業,大發渠建成為 4A 級景區,核桃、柚子、海椒等農産品種植規模化。仁遵高速通車後,更是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王朝海介紹,僅在 2023 年春節期間,平均每天有 1400-1500 輛車,通過仁遵高速到村裡來旅遊。供銷社也上架了更多的農産品,更加便捷地銷往全國各地。此外,村裡還正在建設大發渠礦泉水廠。" 我們現在搞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可以說是無憂無慮了,沒有問題的!"
(文中圖片除标注外,均為顧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