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柯基
來源 | 源 Sight
導語:哪怕身處逆境,華爲也要竭力維持海外業務的火種。
2 月 18 日,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亮相馬來西亞吉隆坡。

華爲 Mate XT 非凡大師,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起售價 3660 美元。這個價格,足以勸退絕大多數潛在消費者。這款手機的意義,也注定不在于銷量本身。
發布會現場,華爲算是變相喊出了 " 國際化卷土重來 " 的口号。在西方媒體的鏡頭前,這個表态略顯悲壯,甚至有些堂吉诃德式的浪漫。畢竟,距離華爲手機的海外業務遭遇 " 休克式 " 打擊,不過短短數年。
當制裁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GMS 服務被釜底抽薪,歐洲市場的份額瞬間崩塌,一度被視爲全球手機市場 " 第三極 " 的華爲,海外業務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悲觀論調甚嚣塵上," 華爲手機海外業務已死 " 的論斷,幾乎成爲行業共識。
但吉隆坡的這場發布會,卻像是一聲在寂靜中驟然響起的發令槍。華爲的這一系列動作,都指向一個明确的戰略意圖:哪怕身處逆境,也要竭力維持海外業務的火種,甚至要借助創新産品,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消失的份額
讨論華爲手機海外業務的現狀,首先要摒棄一種簡單粗暴的認知:" 華爲手機在海外市場已經消失了 "。
誠然,制裁的沖擊波是毀滅性的。歐洲市場遭受重創,但如果僅僅盯着歐洲市場,就得出 " 華爲海外業務覆滅 " 的結論,未免以偏概全,也過于輕率。
将視線轉向新興市場,會發現另一番景象。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這些地區依然能看到華爲手機的身影。可見,在新興市場,華爲的市場份額雖然也有所下滑,但遠沒有歐洲市場那般慘烈。
更值得關注的是高端市場。即使在整體份額下滑的背景下,華爲依然沒有放棄高端市場的陣地。Mate 系列、P 系列等旗艦機型,仍在海外市場銷售,并且擁有一批忠實用戶。
盡管銷量無法與制裁前相提并論,但 Mate 系列和 P 系列的存在,維系着華爲在海外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也爲未來的反擊保留了火種。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師吳怡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高端化是華爲的必然選擇。在銷量難以快速提升的情況下,通過高定價、高利潤的産品,維持海外業務的運轉,并爲未來的反擊積蓄力量,是更爲務實的選擇。"
MateXT 非凡大師的發布,正是華爲在高端市場尋求突破的又一次嘗試。這款 " 超旗艦 " 産品,承載着華爲重塑海外品牌形象,重新激活高端用戶心智的戰略意圖。

所以,用 " 覆滅 " 來形容華爲手機海外業務,并不準确。更貼切的說法是:結構性收縮與戰略性調整。華爲主動放棄了部分低端市場,将資源集中于新興市場與高端市場,進行差異化競争與品牌重塑。這是一種 " 以退爲進 " 的策略,也是華爲在極端不利的外部環境下,所能做出的最優選擇。

" 非凡大師 " 的船票
面對海外市場的困局,華爲并非坐以待斃。Mate XT 的發布,正是華爲一系列積極應對策略的集中體現。
如果将華爲的海外策略比作一場牌局,那麽 Mate XT 就是華爲試圖重新入局的 " 船票 "。這張 " 船票 " 價值不菲,也充滿風險。
" 首發馬來西亞 " 的區位考量,是華爲 " 曲線救國 " 的戰略布局。
東南亞市場,一直是華爲海外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于歐美等成熟市場,東南亞市場對價格更爲敏感,但也更具增長潛力。更爲關鍵的是,東南亞市場受美國制裁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華爲在當地的品牌認知度和渠道基礎也相對深厚。
選擇馬來西亞作爲 Mate XT 的全球首發地,而非歐洲或北美,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經貿關系緊密,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較高。在馬來西亞 " 打響第一槍 ",可以視爲華爲在相對 " 友好 " 的市場環境中,積蓄力量,爲後續向更廣泛的海外市場拓展積累經驗和信心。
馬來西亞作爲東南亞地區的科技中心之一,也具備一定的輻射效應。Mate XT 在馬來西亞的發布,能夠吸引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注,爲華爲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推廣奠定基礎。
" 非凡大師 " 系列,是華爲近年來着力打造的頂級旗艦産品線,對标蘋果的 "ProMax" 系列,三星的 "Ultra" 系列。MateXT 作爲 " 非凡大師 " 系列的最新力作,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三折疊的創新突破,更在設計、材質、工藝等方面追求極緻,試圖打造一款 " 科技奢侈品 "。
在海外市場,華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品牌形象的受損。GMS 缺失導緻的用戶體驗下降,以及美國制裁帶來的負面輿論,都讓華爲在海外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大打折扣。
" 非凡大師 " 系列的推出,正是華爲試圖通過高端産品,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重要舉措。Mate XT 高達 3660 美元的起售價,也清晰地傳遞出華爲的戰略意圖:放棄低端市場,All in 高端市場。
" 三折疊 " 的創新突圍路徑,是華爲試圖擺脫同質化競争的破局之術。智能手機市場,早已步入存量競争時代,同質化競争日趨白熱化。創新,成爲品牌突圍的關鍵。MateXT 的三折疊設計,無疑是華爲在産品創新方面的一次大膽嘗試。
Canalys 分析師賈沫認爲:" 鴻蒙 OS 和 HMS 是華爲的長期戰略。雖然短期内難以完全替代 GMS,但随着生态系統的不斷完善,鴻蒙 OS 有望成爲華爲在海外市場突圍的關鍵武器。" 盡管海外機型仍采用 AOSP 系統,但鴻蒙 NEXT 在歐洲已完成 TOP300 應用中 75% 的原生适配。
某種程度上,MateXT 也可以視爲華爲 HMS 生态在海外市場的一次 " 先鋒測試 "。如果 MateXT 能夠在海外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無疑将爲 HMS 生态的海外拓展,打開想象空間。

華爲的 " 不可能三角 "
擺在華爲面前的,依然是一個巨大的 " 不可能三角 " ——高端品牌、GMS 缺失、海外擴張。這三者之間,存在着難以調和的矛盾與制約,考驗着華爲的戰略智慧和執行力。

高端品牌 VS GMS 缺失。華爲想要維持其高端品牌形象,就必須持續推出像 Mate 非凡大師這樣的頂級旗艦機型,保持技術領先性和創新能力。
但高端旗艦機型,恰恰是 GMS 缺失影響最大的領域。高端用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高端用戶,對于 GMS 生态的依賴程度極高,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
沒有 GMS,對于他們而言,就如同 " 魚離開了水 ",體驗大打折扣。盡管華爲在 HMS 生态建設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并在部分地區構建了相對完善的應用生态,但在全球範圍内,HMS 生态的吸引力仍然遜色于成熟的 GMS 生态。
尤其是一些海外用戶常用的應用,如社交媒體、地圖導航、生活服務等,在 HMS 生态中的體驗,可能不如 GMS 生态流暢和便捷。
GMS 缺失 VS 海外擴張。GMS 缺失,不僅影響高端機型的銷售,也直接阻礙了華爲手機的海外擴張步伐。在歐美發達國家,GMS 幾乎是智能手機的 " 标配 "。
沒有 GMS,就意味着無法進入主流市場,隻能在小衆市場或者特定渠道銷售。這大大限制了華爲手機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也影響了其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即便在新興市場,GMS 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觸并習慣使用 GMS 應用,尤其是在年輕用戶群體中,GMS 已經成爲一種 " 潮流 " 和 " 标配 "。這意味着,即使在新興市場,GMS 缺失也會對華爲手機的銷售構成潛在的阻力。
海外擴張 VS 高端品牌。如果華爲爲了追求海外擴張,而選擇犧牲高端品牌形象,推出一些 " 低價低配 " 的産品,那無疑是飲鸩止渴。
高端品牌,是華爲手機的核心競争力之一。正是憑借着高端品牌形象,華爲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支撐其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
如果放棄高端品牌,華爲手機可能會淪爲 " 平庸之輩 ",失去其獨特的競争優勢,最終在海外市場徹底沉淪。這顯然不是華爲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海外擴張和高端品牌之間取得平衡,是華爲必須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所以,華爲必須在 " 高端品牌 "、"GMS 缺失 "、" 海外擴張 " 這三者之間,找到一個艱難的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并非一成不變,需要華爲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情況,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這是一個動态博弈的過程,也決定着華爲手機海外業務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