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賈乃亮和李小璐的獨生女兒甜馨已經 12 歲,昨日一家三代齊聚爲她慶祝生日。
人們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句話在甜馨的身上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小時候的甜馨,模樣還很像爸爸賈乃亮,然而随着時光的悄然流逝,她卻越長越像媽媽,小小的臉蛋,大眼睛高鼻子,紮着馬尾辮子,才 12 歲身高已經超過了媽媽和外婆。
一身簡單的打扮,沒有過度打扮,展現出一種純真自然的美,手裏拿着媽媽精心準備的小蛋糕,但拍照的時候,她略顯拘謹,表情相當嚴肅,曾經那個在鏡頭前古靈精怪、給大家帶來無數歡樂的搞笑女,仿佛在這一刻已經長大成熟。
在一旁靜靜站着的是 43 歲的李小璐,她皮膚白皙,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即便年過四十,可歲月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明顯的痕迹,還有一種獨有的靈動和俏皮感。
拉着女兒拍照,兩人宛若姐妹花,每一年孩子過生日,她都會無比珍視這個特殊的時刻,堅持和甜馨一起拍攝寫真照片,今年自然也沒有錯過。
在今年的寫真中,兩人身穿着複古旗袍,梳着溫婉的發型,一舉一動都透着優雅與娴靜,甜馨手裏拿着一束嬌豔欲滴的花,媽媽低頭看着孩子,目光中滿是無盡的溫柔與關愛,好一出溫馨有愛的畫面。
神奇的是,甜馨的單人寫真照,那眉眼之間的神韻,那微微上揚的嘴角,都仿佛是媽媽李小璐的複刻版。
然而,當甜馨和媽媽一起拍照時,其整體的氣質和輪廓,卻又神奇地像極了父親賈乃亮。
如今,43 歲的李小璐還是很美,水靈靈的,不再拍戲後,保養得更好,曾經被诟病的大雙眼皮修複了,長了一雙靈動有神的眼睛,怎麽看都好看。
時間在往前推,在她退圈前的作品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裏,那時候 31 歲,她的肌膚細膩如脂,白裏透紅,仿佛輕輕一掐就能掐出水來,看着就二十出頭的樣子。
那真是白裏透紅,盤靓條順,不需要加濾鏡的唇紅齒白。
如今,金鷹節頒獎禮業已結束,金鷹女神這一備受矚目的環節也取消了。
然而,曾經的輝煌仍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除了劉亦菲,第二屆的金鷹女神正是李小璐。
當時的她,身着一襲金色長裙,戴着水晶頭飾,遠遠望去,她就像個精緻的芭比娃娃,美麗得讓人窒息。
賈乃亮曾說自己高攀李小璐,此言并非謙虛,李小璐年紀輕輕就奪得影後,18 歲已經站在别人一輩子仰望的舞台上。
看甜馨生日會上,外公外婆始終陪在左右,68 歲的張偉欣,盡管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迹,容顔老去了不少,但依舊很美,染了黑發戴着眼鏡,慈愛看向鏡頭,歲月不敗氣質,還是那麽溫婉。
雖說李小璐已經夠美,但媽媽張偉欣年輕時更加靓麗,曾一舉奪下國際電影節最漂亮女明星獎,主演過的影片拿過文化部和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而張偉欣的丈夫李丹甯,又是原八一廠的導演,參演過《高山下的花環》。
回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時的影視行業條件遠不如當下這般優越,演員拍戲時化妝品堪稱奢侈,大多數時候都是素顔出鏡。
而張偉欣皮膚白皙細膩,根本不需要施加粉底,小小的窄臉,線條流暢且優美,一颦一笑,有着純天然的不做作感,微微蹙起的眉頭,帶着幾分惹人憐愛的憂愁。
當年沒有所謂的大女主劇,隻有淳樸善良的女主角,她們是農村婦女,即便沒有優越的物質生活,可眼角眉梢的美麗,讓人動容,眼裏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堅韌。
在電影《鄉音》裏,張偉欣穿粗布麻衣,溫暖的陽光輕柔地照射在她那紅撲撲的臉蛋上,仿佛爲其鍍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哪怕隻是随意的一拍就美到讓人駐足。
張偉欣的端莊俏麗,令廣大觀衆印象極爲深刻。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聲音又溫柔,一滴眼淚落下,就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誰能忍住不心疼?
李小璐的媽媽張偉欣,當年可是八十年代赫赫有名的花旦。她原名張偉新,擁有中俄混血的獨特基因。生長于東北哈爾濱的她,既具備北方姑娘天生的秀麗白嫩,又帶有那麽一絲若有若無的異域特色。
她畢業于人軍文工團,形象氣質滿分,早年學習舞蹈多年,并一舉考進中央歌舞團,成爲專業舞蹈演員。
身段窈窕,體态婀娜,有着舞蹈演員獨有的氣質。
在八十年代百花齊放的舞台上,即便面對朱琳、潘虹、龔雪這樣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張偉欣也絲毫沒有遜色之處。
和朱琳合作電影《肖爾布拉克》,北電第一美男子周裏京加入,更是爲影片增添了不少亮點。
他所飾演的男主角沉穩堅毅,那濃密的眉毛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他的形象完美地契合了當年觀衆對于完美男人的想象。
除了他外,朱琳端莊大氣的面容,不需要多餘的修飾,擡眸瞬間,五官非常驚豔,那一雙大眼明媚清亮,時而眨眼,仿佛會說話一般,靈動而富有神韻;時而又流露出憂郁的神色,如同蒙着一層薄薄的輕紗。
而張偉欣,梳着低馬尾,不同于朱琳的大氣,而是有着屬于自己的溫婉小巧之美,低頭颔首,那嬌柔的模樣,我見猶憐,兩人同框拍戲,觀衆一時間移不開眼睛。
不過,張偉欣後來退圈經商,她的演藝事業就停止在八十年代,如今,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更多的人知道她是李小璐的母親。
殊不知曾經的她,在那個影視業剛剛興起、競争激烈的年代,憑借着自己出衆的外貌、獨特的氣質以及精湛的演技,也曾在熒幕上大放異彩,迷倒了一批又一批的觀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