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雲鵬
智東西 12 月 4 日消息,最近國内旗艦智能手機市場的競争愈發激烈,幾款搭載高通、聯發科新旗艦芯片的手機新品都将起步價格 " 卷 " 到了 3399 元,Pro 版 " 大杯 " 的起售價也來到了 4999 元。
前不久剛剛發布的 iQOO 12 Pro 搭載了高通第三代骁龍 8、一顆自研電競芯片 Q1 以及一枚 1/1.3 英寸的大底主攝,并且 iQOO 首次在影像方面爲手機配置了一顆潛望式長焦鏡頭,機身設計也進行了風格上的 " 大改 ",加上 Pro 版 4999 元的起售價,着實成爲高端安卓旗艦機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智東西此次拿到了 iQOO 12 Pro 的黑色版本,也就是官方所說的 " 賽道版 ",并進行了幾天深度體驗,可以說,在遊戲的穩定性、遊戲能效表現、遊戲操控體驗、長焦拍照、機身工藝等方面,其表現都可圈可點。
一、外觀設計更 " 沉穩 ",圓潤特點突出,E7 材質屏幕通透性亮眼
在深入手機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這次 iQOO 在設計上的重要改動。
此前的 iQOO 手機雖然也經曆了多代外觀設計叠代,但這次一的改動是近年來最具辨識度的一次,iQOO 12 Pro 明顯在向主流高端旗艦機的設計靠攏,整體外觀的線條更加圓潤。
背部的鏡頭模組也變爲了比較圓潤的方形,即使是模組上方覆蓋的玻璃蓋闆也做了邊緣的熱彎處理,模組四周加上了蝕刻紋理進行裝飾。
整體看上去,雖然 iQOO 12 Pro 的設計稱不上 " 搶眼 ",但更符合主流旗艦機的觀感,多了幾分 " 沉穩感 "。
值得一提的是,iQOO 12 Pro 的重量控制的不錯,僅有 210 克左右,雖然搭載了大底主攝以及潛望式鏡頭,整機厚度也控制在了 8.5 毫米左右,配合兩側的弧邊過渡,整體來說手感不錯。
在外觀部分,我們不得不談到這塊三星 2K E7 材質的 144Hz 屏幕。目前多數國内智能手機廠商的旗艦機都開始采用國産屏幕,供應商多爲京東方或 TCL 華星光電,不過從屏幕亮度以及顯示通透程度來說,三星屏幕仍然有一定優勢。
相比目前旗艦普遍采用的國産 OLED 屏幕,iQOO 12 Pro 上的這塊 2K E7 材質屏幕的手動峰值亮度明顯更高,畫面的通透度不錯。不過在色彩顯示方面,iQOO 對這塊屏幕的色彩調校仍有一定提升空間,目前色彩顯示有些偏冷,專業模式的自适應色溫并不明顯。
不過相比自家老大哥 vivo X100 Pro 的 1.5K 屏幕,iQOO 這塊 2K 屏幕在畫面顯示精細度上要更好,像素密度達到了 517PPI。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屏幕支持 LTPO,LTPO 技術經過多年叠代,至今在軟件層面的優化适配更好了,在實際體驗中,屏幕刷新率可以在 5、10、15、24、30、60、120 等多個刷新率檔位之間自動切換,并且切換的過程是 " 無感 " 的,并沒有任何畫面割裂卡頓感,優化還是不錯的。
二、2K 60 幀 PC 級遊戲體驗成真,光追技術掀起新一輪畫質革命
說完了外觀和顯示,我們直接進入此次體驗的重頭戲——性能 & 遊戲。
作爲深耕電競領域多代的 iQOO,這次他們首次亮出的自研電競芯片 Q1 引起了我的關注,此前插幀類的芯片我們見的并不少了,老大哥 vivo 的 V 系列芯片也有類似的功能,那麽 " 電競芯片 Q1" 到底有什麽新的特性?
從最直觀的體驗來看,在 Q1 的加持下,遊戲内的超級分辨率(後文簡稱超分)和插幀功能終于可以同時開啓了,也就是說,遊戲的畫質和幀率可以同步提升,不做選擇題。
▲《原神》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原神》遊戲開啓超高畫質(2K 分辨率)和插幀功能後,可以同時實現 2K 分辨率和 60 幀的幀率,這種遊戲畫質和流暢度體驗已經看齊了 PC 端。
在開啓了超高畫質後,遊戲的畫面細節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用形象的描述來說就是,給輕度近視的人戴了一副眼鏡," 世界一下清晰了 ",一些人物邊緣、建築物邊緣的 " 毛刺感 " 和 " 顆粒感 " 都被很好地消除了。
《原神》畫質對比:
原始畫質:
超分實現的 2K 畫質:
對比之下,這個效果可以說是 " 立竿見影 " 了。
目前也有其他品牌能夠實現屏幕像素 " 點對點 " 的 2K 高分辨率顯示,但是開啓後隻能鎖定 30 幀運行,畫面流暢度明顯會打折扣。但 iQOO 12 Pro 借助 Q1 芯片實現了插幀功能,給遊戲的流暢度體驗帶來了 " 質變 ",這種技術升級帶來的提升是直觀可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畫質模式(900P,高于标準 720P)下,插幀功能可以實現 144 幀的遊戲體驗,144 幀一般被遊戲玩家稱爲 " 電競級 " 幀率,在手機上,遊玩一款重度負載遊戲,可以實現電競級幀率體驗,這在此前是很難想象的。iQOO 12 Pro 的 Q1 芯片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體驗過程中,我确實能夠感受到插幀相對于原生幀率的差異,遊戲畫面幀率出現波動的情況會略有增加,但相對于畫面幀率翻倍式的提升,我認爲這一功能是很實用的。
在延遲方面,經過多輪叠代,此次 Q1 芯片插幀功能的延遲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控制,對于我這種非專業的普通玩家來說,延遲已經不再影響遊戲體驗了。
說到這裏,還有一個普通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這樣的畫質和幀率提升,是否會以犧牲功耗和發熱爲代價?從我的實際體驗來看,答案是不會。
即使在壓力最高的 2K 60 幀模式下,iQOO 12 Pro 在經過一段時間遊戲後仍然沒有發燙的現象,體感溫度可以用 " 比較熱 " 來形容,但距離 " 燙手 " 還有很遠距離。在高畫質 +144 幀模式下,機身溫度更低。
同時在這兩種模式下,手機的耗電雖然有一定增加,但是并不明顯,配合 iQOO 12 Pro 在續航和快充方面的提升,電量的略微增加基本可以不用擔心。
當然,實現這樣的體驗并不容易,據了解,iQOO 針對 DAU 前 500 的遊戲進行了逐個分析,對每個遊戲的特性、畫質、幀率、功耗等模塊摸排,确定遊戲超分、遊戲插幀功能分别适合哪些内容。
前文提到的低延時,也需要芯片硬件層面和軟件自研算法層面的能力結合來實現。iQOO 自研了 " 電競引擎 ",對遊戲場景 " 逐幀 " 識别,計算負載,再進一步調度分配資源,這樣可以兼顧遊戲穩定性和畫質流暢度提升。
除了分辨率和幀率的提升,這次 iQOO 12 Pro 在光追技術應用方面的表現也是我重點關注的,光追技術宣傳了多代,但更多還是以 Demo 形式呈現,這次《暗區突圍》的全地圖光線追蹤,可以說代表了光追技術在手機遊戲中落地的 " 初步成熟 "。
▲《暗區突圍》
在實際遊戲過程中,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很難相信這是一款 " 手機遊戲 ",其畫質表現已經可以看齊一些早年的 PC 端 3A 大作,畫面的精細度,以及開啓光追後整個光線氛圍的營造,都可圈可點。
同時,加入光線追蹤技術并沒有犧牲畫面流暢度,我仍然可以以較爲流暢的 60 幀來遊玩。不得不說,光線追蹤技術已經成爲影響未來移動遊戲産業的重要變量。
當然,談到遊戲體驗,除了畫面,還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操控,據了解,這次 iQOO 優化了從手指 " 點擊 " 屏幕、遊戲内完成 " 渲染 " 與 " 合成 " 到最終 " 顯示 " 的整個流程。
在體驗過程中,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類競技遊戲中,開鏡開槍的流暢度,釋放技能的靈敏程度的确都有所提升,相比此前的旗艦機,能夠有一定感知。
整體來說,iQOO 12 Pro 的遊戲體驗可以說在實現畫質、流暢度、操控體驗提升的同時兼顧了功耗,因此其在續航方面的表現也令我好奇。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嘗試重度使用一天,一天中會間斷進行微信聊天、各類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短時間購物網站的使用、外賣平台使用,以及一定時間的遊戲還有照片拍攝,iQOO 12 Pro 可以很好地堅持一整天不用充電,續航表現還是比較亮眼的。
三、主攝感光能力近乎翻倍,夜景提升明顯,長焦微距媲美單反百微
說完性能,我們來聊聊影像,正如 iQOO 12 Pro 在外觀設計上向主流旗艦機看齊,這次在影像上 iQOO 也下了不少功夫升級。
比如這次此它的主攝換成了 5000 萬像素的大底傳感器,傳感器尺寸爲 1/1.3 英寸,光圈也來到了 f/1.68,焦段爲 23 毫米,支持 OIS 光學防抖。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這顆大底傳感器主攝在暗光環境下拍攝的效果不錯,感光能力有明顯提升,在 OIS 光學防抖加持下,可以手持拍攝星空,大約需要 10 秒左右。
▲兩側樓體的紅色爲樓頂信号燈光線反射出的顔色
成片的畫面噪點有比較好的控制,對焦的體驗也的确流暢了一些,畫面的色彩色調比較讨喜。
據了解,這樣成像能力的背後,這一帶主攝使用的 OV50H 支持了仿生光譜技術,傳感器的進光量提升了 80% 以上,低光畫質信噪比提升了一倍,色彩還原度提升了 20% 左右。
當然,在明亮場景下,這枚主攝的成片也有不錯的觀感,對于物體色彩的還原較好,同時畫面細節較爲豐富,沒有明顯銳化感覺和塗抹感。
除了這枚主攝,iQOO 12 Pro 新增的 3 倍潛望式長焦鏡頭也是其在影像方面的主要升級之一。
這枚長焦鏡頭支持長焦微距拍攝,可以拍出一些比較有新鮮感的照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機的可玩性。配合算法,iQOO 12 Pro 的這枚長焦微距鏡頭的拍攝效果可以與專業單反百微相機接近。
▲ 3 倍變焦開啓超級微距模式拍攝
同時 3 倍長焦用來拍攝人像也有不錯的效果,背景可以有比較好的自然虛化效果,人物主體突出,人物的膚色、膚質優化沒有 " 用力過猛 ",觀感比較舒适。
▲ 3 倍人像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這枚潛望式長焦鏡頭的傳感器爲 6400 萬像素的 " 主攝級 ",可以不進行裁切實現有效 6400 萬像素輸出,這對于長焦拍攝的畫質來說有比較直觀的提升。
▲ 3 倍長焦拍攝
四、藍心大模型加持,小 V 助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最後,我們來聊聊系統體驗,因爲 OriginOS 已經比較熟悉了,所以我的關注重點是此次新增的小 V 助手,也就是手機的 AIGC 能力。
前不久,vivo 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了藍心大模型矩陣,藍心小 V 也正式發布,小 V 助手正式用上了大模型能力。
在目前最新版系統中,iQOO 12 Pro 已經可以開始使用 AI 大模型加持的小 V 助手。
以下是體驗的一些能力:
文案創作方面:
寫郵件邀請客戶參加開業典禮:
爲辦公本寫一篇産品描述:
寫一首以梅花爲主題的現代詩:
設計 10 個 SaaS 相關的熱門問題:
策劃酒店開業活動方案:
圖片生成 & 創作方面:
把我的自拍照改成動漫風:
畫一個中式綠植庭院,水墨畫風格:
知識問答方面:
如何養好多肉植物:
推薦三本中文科幻小說:
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
如何推薦銷售一款新能源汽車:
總體來看,小 V 助手基本上已經可以實現文字和圖片相關的各類 AIGC 功能,并且例如圖片生成等功能的執行速度也比較快,目測大約 5 秒左右就可以出圖,畫面精細度不錯,也可以符合主題。
結語:設計、性能、影像、AI 升級,iQOO 給出旗艦機解題新思路
在高端旗艦機市場,iQOO 一直是比較特别的存在,雖然從産品誕生之初,iQOO 一直主打的就是 " 年輕、活力、電競、潮玩 " 等調性,也在性價比上一直較爲重視,但 iQOO 旗艦機的定價并不低,對自身的定位也一直是 " 旗艦 "。
這次 iQOO 在設計、性能、影像、AI 等方面的升級,可以說讓其真正第一次在體驗上看齊了頂級高端旗艦機,性能方面的出色表現也成爲其突出優勢。當然,走高端之路絕非一兩代産品就可以完成的,iQOO 這樣的調整能否赢得消費者的認可,仍需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