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金子莘
今年市場的震蕩行情演繹到極緻,投資者心态也幾度變化。從已經披露完成的基金三季報來看,一些變化已逐步開始醞釀。
今年上半年 AI、華爲産業鏈異軍突起,高收益基金産品 " 押賽道 " 風格明顯,重倉 AI 的基金年内均有不錯回報,但已沉寂許久的多位 " 頂流 " 已悄悄回到了收益榜靠前的位置。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均在基金三季報中表達了對現在市場行情的看法,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 頂流 " 們開始逐步樂觀。
最早發布三季度報告的中庚基金 " 頂流 " 丘棟榮在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的三季報中表示," 我們更積極配置優質成長股,更關注企業的基本面持續改善,盈利能力的高增長性和高彈性,甚至可以去買一些‘故事’和‘夢想’。" 而易方達 " 權益頂流 " 張坤則在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三季報中表示,"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采用回購股份并注銷的方式。"
不僅明星基金經理們開始逐步轉向樂觀,今年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即 "ETF")的火熱可見一斑。在 ETF 賽道布局更早的華夏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及國泰基金規模增長明顯。不僅如此,10 月 23 日,中央彙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當日買入 ETF 并将在未來繼續增持,此舉也被市場解讀爲增強市場信心,拐點或将來到。
圖片來源:圖蟲
利潤高 = 投資賺錢?
在市場行情波動很大之時,基金經理的市場解讀關注度十分高。張坤此次用較大篇幅和持有人們探讨了一個核心問題:利潤出色的上市公司是不是一定能讓股東賺錢?
張坤認爲,不少基本面投資者往往會花非常多精力用于分析和判斷企業未來的淨利潤水平,但淨利潤并不是終極意義的回報,從淨利潤到股東回報還欠缺兩步轉化:一是淨利潤到自由現金流;二是自由現金流到股東的口袋。他提出,淨利潤是企業爲投資者創造回報的起點和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跨周期的資本支出強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張坤指出,對第二步來說,轉化不順暢的情況更加常見。不少公司顯示出良好的淨資産回報率,但實際上它們把很大部分的留存收益投在一些回報平庸、甚至很差的項目上。它們在核心業務方面年複一年的輝煌表現,掩蓋了其他方面資産配置的失敗。對于基本面投資者來說,不僅要關注企業的賺錢能力,同時也要關注企業審慎投資的品質,缺乏審慎态度的投資已經成爲損毀股東價值的最大殺手之一。
張坤還提及," 和揮霍類似,囤積現金也同樣會造成股東價值損毀,雖然損毀程度沒有那麽嚴重,但性質相同。" 對于喜歡囤積現金的企業,企業每延遲一年向股東支付回報,股東會損失大約相當于貼現率水平的收益,這将使企業的内在價值遠遠低于基于 DCF(現金流折現)估值的結論。
此外,他認爲,部分上市公司在發行新股融資時往往不夠審慎。以發行股份收購爲例,用發行新股的方式進行收購,通常被稱爲 " 買家去買賣家 ",而實質上是 " 買家賣出自己的一部分去買賣家 "。對于一個具備高回報能力的優質公司來說,考慮複利,賣出優質公司股權的一定比例從長期來看往往代價巨大,除非收購的賣家質量非常高。大部分情況下,發行新股收購往往會付出比現金收購高得多的成本。
多隻百億權益基業績回暖
2023 年三季度 A 股市場震蕩下跌,滬深 300 指數下跌 3.98%,上證指數下跌 2.86%,創業闆指數下跌 9.53%。與此同時,香港市場也同步下跌,恒生指數下跌 5.85%,市場賺錢效應不佳。
盡管市場波動劇烈,但時代周報記者關注到不少百億權益基金三季度業績開始逐步回正。張坤、劉彥春、丘棟榮等 " 頂流 " 均錄得正回報,此前卸任了其他産品更加聚焦醫藥投資的葛蘭三季度回撤也收窄。
從張坤的思考中可以看出,他的投資框架并不單一隻看盈利指标,更多提到了公司經營及資本運作的不少細節。在操作層面,張坤一如既往堅持低換手、長期持有優質公司的投資理論。從易方達藍籌精選三季度調倉來看,股票倉位基本穩定,但結構性調整了各重倉行業的配置。
目前張坤管理規模最大的權益産品,也是其代表作品,易方達藍籌精選截至三季度末規模 491.7 億元。三季度末,該産品前十大重倉股爲: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騰訊控股、泸州老窖、招商銀行、中國海洋石油、藥明生物、香港交易所及美團 -W。
值得一提的是,該産品自 2021 年中開始配置并逐步加倉的藥明生物(02269.HK)在本季度以出色的股價表現 " 漲 " 成了組合中的前十大重倉。第三季度,從今年 7 月 3 日至 9 月 29 日,該标的漲幅達 21.57%,本季度易方達藍籌精選持股數量仍爲 7380 萬股,并未變化。三季度該産品回報也開始回正,錄得 0.58% 的正收益,列同類産品中前兩百位。
除了一如既往堅持價值投資的張坤,中庚基金 " 台柱子 " 丘棟榮近三年的業績表現可謂是一騎絕塵。他管理的明星産品中庚價值領航混合近三年漲幅高達 31.28%,今年第三季度也錄得 3.85% 的正收益,且在 2022 年至今的 7 個季度報告區間,保持 5 個季度取得正回報,投資實力有目共睹。
在該産品的三季度報告中,丘棟榮也對目前的市場維持較爲樂觀的估計,他指出," 市場整體的回落和低迷,幅度大且時間長,股價層面的出清肉眼可見,估值表征了很高的隐含回報。從投資維度看恰是機會分布廣泛的階段,尤其是部分具有遠大前景的成長股,估值起點接近 2018 年底的水平,且不少方向初露峥嵘,不能簡單地歸爲夢想和故事,值得研究與前瞻布局。"
另外,劉彥春的代表作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三季度回報也回正,錄得 1.27% 正收益;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三季度微跌 1.83%,大幅跑赢 -8.17% 的同類平均回報。
一位長期從事基金投資的基民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以我十幾年的基金投資經驗來看,現在就是底部區間了,最近底部又買了不少,我覺得信心會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