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日本女權主義祖師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頻頻上熱搜,東東和西西很好奇,這位 75 歲的老太太又搞了什麽大新聞?
仔細看了看,是她和三個北大畢業 10 年的女生對談,結果可想而知,北大女生遭遇降維打擊,在網上被群嘲。東東和西西搞不懂,雙方本來就不在一個維度上,爲啥選這三位北大女生?如果要頭腦風暴,咱們得出洪晃、出李銀河、出張桂梅對吧?!
上野千鶴子
雖然做了心理建設去看這段視頻,但北大女生的表現還是跌破了我們的心理底線。
一上來就問人家老太太:你未婚未育是因爲被男性傷害過,還是因爲原生家庭的影響 ↓↓
這問題,問得是否禮貌先不去說,單說提問者内心的真實想法,一定覺得未婚未育就低人一等了吧。。。
上野戰術性喝水後是這麽回答的:我隻是對結婚這個東西不感興趣,男人我還是喜歡的,我覺得不需要專門去國家機構登記我和别人的關系。
又幽默又酷斃!
接下來,上野反問三個女生:你們都結婚了嗎?
女生們都說是,說到結婚理由,又震驚我們一家門。
一個說是到了 30 歲,不結婚沒法回老家,不結婚的壓力太大,承受不了 ↓↓
還有一個說結婚是爲了 " 功能性目的 ",譬如簽證、遺産、納稅等 ↓↓
說得好直白,當下社會,也許有很多人确實因爲年紀到了不得不婚,但這三個女生好歹是接受過高等教育,也自诩爲女性主義者,就這水平?
倒是上野一針見血:所謂一般般的普通婚姻,往往是女性在忍氣吞聲,我怕自己陷進去,所以決定不進入這個制度 ↓↓
在對談中,上野講到了 " 戀愛腦 "、親子關系、女權主義有什麽用等等,貢獻了很多金句,東東和西西在看視頻的過程中,一直在 " 我去,這仨問的啥問題 " 和 " 哇塞,上野回答得好棒 " 之間心情起起伏伏起起。作爲社會學家,上野對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看得太通透了。
在日本,她是家喻戶曉的女性學領軍人物,受到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日本最可怕的女人,有人說她是日本少子化的罪魁禍首,使得家庭崩壞。
在男權和父權極盛的日本社會,上野千鶴子這樣特立獨行的女人,究竟是怎麽頑強生長的?
上野千鶴子,1948 年 7 月 12 日出生在日本富山縣,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家庭主婦,家境富裕。父母雖然是自由戀愛結婚,但父親是教科書級别的大男子主義,母親則一味忍耐。作爲長媳,母親還要跟婆婆一起生活,日子就更難過了。
從小,上野就體會到了 " 男女有别 ",她的兄弟接受嚴厲管教,後來都成了醫學專家;而她作爲女兒,雖然父親很疼愛,但她能清楚地感受到,這是一種對待寵物式的愛。
在壓抑的家庭環境中,上野和母親産生了很大的矛盾,她在和北大女生對談時說:我和母親三觀不合,如果不是母女的關系,估計連朋友都做不了。在《始于極限》這本書裏,她也寫:女兒到了青春期,會成爲母親最激烈的批判者。
上野和母親
母親的弱點和缺陷,上野看得一清二楚。母親總是對孩子們說:我不離婚還不是因爲你們。而上野覺得,母親就算換個老公,也不會幸福。
年輕的上野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那時的上野并沒有和母親溝通,她的辦法是逃避:離開這個家。這也成了上野後來感到遺憾的事情,因爲母親在上野 40 歲時因癌症去世,母女倆這輩子都沒有達到互相理解和認可。
上野對親子關系的觀點
18 歲上大學,父母希望她上神戶女子學院,而上野想去東京,結果父親說 " 東京不是一個女孩子該去闖蕩的地方 "。爲了快點離開父母,上野隻好稍稍妥協,但還是自己選了京都大學,去念 " 看起來沒什麽用處 " 的社會學。
年輕的上野
一進大學就碰到日本上世界 60 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京大全共鬥,又是一場思想洗禮。上野發現一個大問題:男生們每天拿着棍棒上街 " 戰鬥 ",而女生卻常常隻能爲他們做飯、洗衣服,有些女生還自願提供性服務,成了 " 慰安婦 "。
明明是一緻對外的 " 戰友 ",但上野感受更深的卻是:哪個混蛋對我說了什麽,不可原諒。
京大全共鬥
等到碩士畢業,上野又發現一個大問題:她找不到工作。上世紀 70 年代,日本女性結婚很早,結了婚就不工作,所以在職場完全沒有存在感。上野直到 30 歲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去學校當老師,在那之前,她甚至無法養活自己。
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上野看着女性遭遇的歧視一路走來,她不想過像母親、像絕大多數日本女性一樣的人生。
上野踏上了女權主義之路,去歐美遊曆,在美國、德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的大學都做過客座研究員 ↓↓ 回日本後去東京大學任教,一邊教書一邊攻讀博士,65 歲時正式拿到東京大學博士學位。
她還是個高産的作家,寫了 30 多本書,最出名的有《厭女》、《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始于極限》等,都有在中國出版 ↓↓
她還爲華裔女歌手陳美齡辯護,當時陳美齡帶着幾個月大的孩子去工作被日本人狂噴,上野力挺陳美齡:每個職業母親都不得不帶着孩子。
陳美齡
性别研究在學術界時常被邊緣化,還有人認爲它是愚笨的女人從事的二流學問,但上野卻擅長理論,邏輯優秀,在多次論戰中獲勝,用一己之力擊破人們對女權主義者的刻闆印象。
年輕的上野
她成了日本女性學的鼻祖,當選爲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連她的父親在晚年的某一天也突然認可她說:女性拼事業也不錯。
一輩子未婚未育,不妨礙她活得很爽。
她一直喜歡時尚,染一頭紅發,戴各種大項鏈 ↓↓ 她說:打扮讓人心情愉悅 ~
韓劇《愛的迫降》大火時,她也趕潮流去看,但并不覺得上頭。她說:經過社會的毒打,就該意識到現實裏找不到偶像劇般的愛情。
上野談過戀愛嗎?她在與北大學生對談時說:戀愛是追求與他人深度磨合的關系,談比不談好 ↓↓
就在昨天,日本八卦雜志《文春周刊》爆料上野秘密結婚,又上了一把熱搜。東東和西西看了看,完全沒有實錘,隻是捕風捉影地說她和一個老爺爺 20 多年來頻繁被看見在一起,兩人都是東京大學教授。老爺爺有個房子,兩年前他去世後留給了上野,所以八卦雜志就覺得兩人登記結婚了。後來采訪到老爺爺的兒子,人家說兩人就是志同道合,沒結婚,房子送給她了。。。
害,不是一個維度的人,想法就是不一樣。
這些年,上野一直在爲日本的養老問題奔走,她支援老年共享公寓 ↓↓ 單身的人如何度過老年生活,上野不光是理論研究,也在盡自己的一份力。
給低保老人送食物和醫療支持 ↓↓
自己也是 70 多歲的人了,依然活力十足。一年有 100 多個通告:上節目、做演講、跟很多日本名人都是好朋友 ↓↓
還堅持在東京大學任職,2019 年,她曾在東京大學新一屆學生入學典禮上演講,轟動整個日本社會 ↓↓
她毫不留情地說出日本社會性别歧視的弊端 ↓↓
說大學之間學生聯誼時,東大的男生總是很自信、很受歡迎,女生卻百般遮掩,連校名都不敢報,生怕吓到人家 ↓↓ 而東大到現在還有拒絕本校女生、隻接納外校女生的社團。
最感動人的是演講最後,她說:
你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抱着 " 努力就會有回報 " 的想法一路拼到東大,但今後等待你們的卻會是一個 " 努力也未必有公平回報 " 的社會。
你現在之所以認爲 " 努力就會有回報 ",除了你自己努力之外,是因爲你有優越的環境,有人鼓勵你,在背後推着你,在前面提點你。而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想努力找不到方向、或者在努力的道路上身心俱疲的人。
請不要把所有的努力都用來追逐個人的勝利,優越的環境塑造出來的能力優勢,不是爲了淩駕于那些沒有享受過同等資源的人們之上,而應該幫助他們。
男女同權的精神要義,不是讓女人變得像男人,也不是讓弱者變成強者,而是弱者能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這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不是要變女強人,也不是要厭男,而是有更多的選項和自由。結婚或不結婚、生娃或不生娃,都可以。
承認脆弱,幫助弱者,而不是有莫名的優越感。
最關鍵的一點,認真對待每一段關系,不糊弄别人,也不糊弄自己。從我們的上一代到我們,女性已經多了很多選擇和自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把一個更好一點、更自由一點的世界交到下一代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