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 鄭植文
編 輯丨張明豔
圖 源丨圖蟲
2 月 13 日,有媒體報道稱,2 月 3 日晚間,上海市徐彙區港彙廣場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蔚來試駕汽車沖上人行道,緻行人一死一傷。2 月 14 日,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事聯系蔚來方面,對方表示暫時沒有官方回應。
據了解,該試駕車出自 " 蔚來空間港彙恒隆廣場店 ",事故發生地點為虹橋路與恭城路交叉口附近,在該門店附近不遠處。乘客試駕過程中,車輛突然加速沖向人行道,導緻慘劇發生。受害者為一對母子,媽媽死亡、兒子重傷。目前肇事司機已被警方控制,事發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盡管時隔十餘天才在網絡中發酵,但" 試駕過程中導緻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以及" 是否能夠在人員較為密集的城市路段試駕 "兩大問題成為當下輿論中關注的重點。
試駕事故誰擔責?
據悉,蔚來汽車一工作人員向有關媒體回應稱,該起事故中的試駕人可能是看到人員密集一時心慌,誤把油門當刹車造成慘劇。" 我們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顧客的駕照也滿了一年,但可能駕駛經驗不足。試駕前她簽署了試駕協議,對此事肯定要擔責,如果需要我們承擔賠償的,我們也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 上述工作人員并沒有透露發生事故的車型,他表示車輛本身沒有問題。
對此,記者也從一知情人士中印證了該說法," 試駕人在靜止狀态下錯把電門當刹車一腳到底,電車的速度很快,直接就沖了出去。" 此外,由于當時行駛車輛未開啟輔助駕駛,同時在電門踩到底的情況下,輔助駕駛也并不會啟動," 人的操作始終是優先級。"
關于該起事故中的更多細節,記者緻電上海市公安局徐彙分局交警支隊,并未獲得回複。而就如何進行責任認定,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試駕中發生交通事故,企業是否擔責,主要取決于企業是否存在過錯,主要依據民事侵權過錯原則。企業組織試駕活動,意在獲取商業利益,同時也使試駕人對車輛的性能、操作有直觀的了解,雙方都從中獲取利益。
企業在試駕活動中應負起管理與謹慎義務,比如,對試駕人的資質及能力進行審查,對試駕人及車輛的安全盡到謹慎義務,在試駕前對車輛性能、操作進行詳盡說明,盡量選擇路況好、車輛相對少的安全路段作為試駕區域。如果企業未盡到管理與謹慎義務,造成事故損失的,受害者可要求企業與試駕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企業與試駕人各自承擔過錯責任。如果企業盡到了管理與謹慎義務,僅因試駕人自己的過錯造成事故損失的,受害者隻能要求試駕人承擔賠償責任。
因而趙良善也強調,試駕前,企業一般都會要求簽訂試駕協議,如果試駕協議約定試駕過程中造成的人身傷亡及财産損失全部由試駕人負責,免除企業責任,則屬于 " 霸王條款 ",應認定為無效。
如果該車輛購買了保險,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範圍内承擔賠償責任,超出部分,由企業與試駕人按照上述分析的企業及試駕人的責任劃分方式承擔責任。
" 這件事肯定會有負面影響,但試駕用戶也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我們也會(對受害人)進行賠償。" 一位蔚來内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城市路段能否試駕?
此外,趙良善指出,企業的陪同人員屬于企業的員工,系在履行職務,如果陪同人員對試駕人未盡到關于車輛性能、操作的說明及謹慎駕駛提醒等義務,由此發生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要求企業與試駕人共同賠償的,企業賠付後,有權向陪同人員追償,屆時,陪同人員也擺脫不了責任。當然,如果陪同人員對試駕人盡到了關于車輛性能、操作的說明以及謹慎駕駛提醒等義務,企業則不需擔責,陪同人員也不需擔責。
不久前,記者也曾在蔚來門店進行試駕,并按照工作人員指示填寫了身份信息,于蔚來 APP 客戶端上确認了試駕協議并提供了駕駛證照片用于工作人員拍照存檔。在試駕前,由陪同試駕的工作人員講解相關功能、路線以及注意事項,随後由陪同的工作人員開出一段距離到空曠處換人。
在記者試駕開始前,陪同人員會提示調整座椅、後視鏡等配置,在試駕過程中,也會提醒路況和介紹相關的車輛功能。整個試駕約在 20 分鐘以内,路程在 2-3 公裡左右,行駛路線在門店附近的城市路段。
過去一年時間裡,記者也多次在不同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預約過試駕服務,流程并未有太大差異,一位其他品牌的銷售顧問也告訴記者,簽署的試駕協議内容其實都差不多。與傳統燃油車開在郊區的 4S 店不同,為了直接獲取人流量,新能源汽車品牌越來越多入駐商超店,因而試駕場景也發生了變化。記者多次試駕的路段均是城市路段,多次穿過市中心繁華商圈。
針對 " 城市路段是否能夠試駕 " 的問題,趙良善指出,關于試駕地點,《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十六條規定:" 禁止将公路作為檢驗車輛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而城市路段屬于公共道路,不允許試駕。但一般情況下,交警也不一定知道是在試駕。目前在試駕方面管理不嚴。
記者在探訪車市的過程中發現,試駕行為多被車企銷售認為是有高意向購車需求的表現,但對于一些試駕人員來說是首次購車,需要通過比較體驗來選擇。部分試駕人員盡管考取了駕照,但駕駛技能并不熟練,雖然有陪同人員陪同,但上路仍然具有風險。因此,也需要工作人員對用戶是否能夠試駕進行判斷,而不能僅僅考慮銷售目标。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