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現在中小學生群體中什麽遊戲最火,網易遊戲的《蛋仔派對》必然榜上有名。
年初,《蛋仔派對》一度霸榜,殺入 ios 總暢銷榜前 10 名,熱度居高不下,登上網易遊戲有史以來日活躍用戶數最高的榜首。暑假時間,又被 10 後火速占領,憑借高社交屬性和低門檻操作,成爲不少 Z 世代年輕人的 " 心頭好 "。
但近來圍繞這款遊戲的争議也越來越多。一位家長吐槽," 孩子玩手機蛋仔派對遊戲時,用媽媽手機号登陸,無需注冊,無需登錄,無需密碼,無需驗證碼,無需實名認證,可直接進入遊戲,并默認是成人,沒有任何防沉迷提示。絲毫沒有限制遊戲時長和消費金額 "。他們還發現,很多小孩可以輕而易舉登錄遊戲,幾乎沒有二次身份驗證,但是,很少有人發現,這些亂象背後直指混亂的渠道服問題。
渠道服,遊戲亂象的一大滋生地?
相較于已經被遊戲行業抛棄的私服,渠道服正在成爲遊戲行業裏不可忽視的一股 " 蠻橫 " 力量。在其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遊戲圈也正在形成一個共識:玩渠道服需小心,因爲裏面的 " 坑 " 太多了。
因爲,爲了觸及更多的用戶群體,很多遊戲廠商都擁有多個渠道服,包括網易遊戲這類行業代表性的企業,渠道服的數量更爲可觀。
對于遊戲廠商來說,利用各大渠道平台的營銷資源快速積累自己遊戲産品的用戶數量,發行商能從渠道服獲取更多的利潤,最爲關鍵的是,渠道服不管出了什麽問題,都可以用 " 渠道服的問題 " 來回應,又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官服形象,看似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但由于渠道商的參差不齊,卻在無形之中對于整個遊戲行業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隐患。
因爲渠道不一,不同服務器間玩家的消費環境、運營環境有所區别,渠道服經常引發争議。比如,與官方授權到期或者經營不善,有可能出現停服的情況;官服發放的充值優惠券在渠道服不通用等等。
如今,在這件事上出現了一個大麻煩:
随着遊戲廠商的防沉迷體系越發完善,不同的渠道服卻聚集起了不少未成年人,其防沉迷體系相對寬松,讓很多小學生成了 " 漏網之魚 "。
未成年人在渠道服輕松騙過防沉迷?
在抖音上搜索 " 蛋仔派對未成年限制 ",一條發布于 8 月 3 日的評論稱 " 好消息,渠道服沒有防沉迷 ",這則評論獲得了 7.2 萬點贊。
渠道服在未成年遊戲防沉迷上的力度遠不及官服,因爲一方面渠道方賺錢的方式比較單一,用戶充值,渠道才能獲得分成,另一方面,渠道方畢竟不是遊戲開發商,遊戲新規對他們的要求自然不如遊戲廠商嚴苛。從《蛋仔派對》引發的争議來看,問題大多也出在渠道服。
今年,年僅 7 歲的小梁喜歡上了《蛋仔派對》,他平時趁着爸爸早晨還沒起,偷偷地拿走手機,和周圍的朋友約着一起玩。最近因爲有了幾款特别牛的遊戲皮膚,他成了小朋友争相羨慕的對象,但一次偶然,他的爸爸從其他小孩口中得知了這件事,梁先生急忙查詢手機,才發現自己兒子短短 4 天竟充值了 6176 元。
梁先生多次給扣費方打電話尋求退款,可給出的答案是最多隻能退 55%。無奈之下,他通過蛋仔派對客服,聯系到網易遊戲關愛平台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将與渠道商反饋。
令梁先生更氣憤的是,孩子玩遊戲的時候,自己并沒收到任何需要身份驗證的短信。仔細詢問之下,他發現兒子玩蛋仔派對,直接被手機授權登錄個人信息,通過了實名認證,連身份證都沒用着。
過去兩年,830 新規的實行驅使遊戲廠商對旗下遊戲産品進行了嚴苛的防沉迷系統升級,成功攔截了大量未成年人,成效斐然。但如今我們突然發現,很多熱門遊戲的渠道服正在成爲遊戲防沉迷的一個新漏洞,這些渠道服在實名認證上通常過于寬松,把關不嚴,導緻不少小學生很容易騙過防沉迷系統。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存在,隻是很長時間都被忽視了。
(某渠道服可相對簡單清除實名信息)
經測評,《蛋仔派對》等 15 款遊戲均在渠道服上表現不佳,在通過已實名爲成年人的渠道賬号登錄後,遊戲内并無單獨的實名認證流程。此外,這 15 款遊戲所在的渠道服均可通過修改渠道賬号中的實名認證信息,輕易更改用戶登記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而其他評分較高的遊戲,如果用戶要修改相關實名信息,則需要經過證件信息、姓名、證件号碼等信息認證;人臉識别;回答遊戲行爲問題三大關卡。
從測評結果來看,渠道服越多,越影響遊戲廠商防沉迷的成效。像《原神》、《崩壞:星穹鐵道》,渠道服較少,實名認證把關較爲嚴格,《蛋仔派對》則渠道服衆多,不同渠道服的防沉迷機制不一樣,讓該遊戲的未成年玩家有機可乘。
渠道服退款難也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個難題。8 月初,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針對媒體曝光一些網絡遊戲存在未成年人可以 " 一鍵登錄 " 繞過實名認證、充值後家長舉證退費難等問題,約談多家網絡遊戲公司,随後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指出類似的問題。
像《蛋仔派對》,未成年玩家充值費用少則上千高則數萬,家長大多分不清所謂的官服和渠道方,出問題自然不知道該找誰。
莫讓渠道服拖累遊戲防沉迷的步伐
830 新規落地已有兩年,在這一最嚴防沉迷政策的指導下,我國遊戲行業的防沉迷體系建設加速完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2 中國遊戲産業未成年保護進展報告》顯示,新規作用下,每周遊戲時間在 3 小時以内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長至 75% 以上。
南财合規科技研究院發布的《20 款手遊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測評(2023)》,也證明了今年遊戲的測評結果明顯優于前兩年。
報告稱,20 款手遊 APP 的測分結果平均值是 77 分,相較去年升高,總體已經達到中高等級的未成年人保護程度。
如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在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産業大會上所說,目前未成年人網絡遊戲防沉迷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超過 80% 的家長認可現階段防沉迷工作成效。
但是,新出現的死角和漏洞應該引起重視,尤其是這個暑假暴露出來的渠道服問題。很多遊戲的渠道服,大多直接接入渠道提供的防沉迷系統,不僅帶來了賬号體系混亂的問題,而且渠道提供的防沉迷系統不比遊戲廠商嚴苛,未成年玩家利用這點,容易逃脫遊戲新規的限制。更嚴重些,把家裏的錢肆無忌憚地拿去充值,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困擾。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 " 蛋仔派對 ",與這款遊戲相關的投訴記錄達 9878 條,其中有不少在渠道服充值的案例。
遊戲廠商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如果渠道服的漏洞得不到及時彌補,或許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會聚集在渠道服,鑽渠道服的空子。《蛋仔派對》就是鮮明的例子,從校園流行到引發争議,僅半年左右的時間,渠道服存在的亂象越來越多,影響了遊戲的口碑,這很大程度上歸咎于網易遊戲的忽視和放任。
如今《蛋仔派對》的未成年玩家日益增多,網易遊戲不能再坐視不管。
兩年時間,我國遊戲行業已經整體構建起目前全球最爲先進高效的防沉迷系統,随着技術的不斷融入和功能的逐步升級,各大遊戲廠商的防沉迷系統越發完善,未來其識别和攔截未成年人的效率将大大提升。但渠道服越多,顯然會影響遊戲廠商的防沉迷成效,阻礙防沉迷的步伐。
或許他們也是時候在利益和責任之間重新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