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6 月 30 日,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奧迪 CEO 杜思曼将于今年 8 月 31 日離職,原大衆汽車集團戰略主管 Gernot Dllner 将于 9 月 1 日正式接任奧迪 CEO 一職。
對杜思曼來說,2023 年這半年過的可能足夠提心吊膽。自從大衆汽車集團宣布撤換 CEO 至今,上任 CEO 迪斯最信任的杜思曼就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人們掰着指頭計算,擅長人事鬥争的大衆汽車集團何時清算這位 " 迪斯親信 "。
或許是嗅到了什麽味道,自從保時捷 CEO 奧博穆擔任大衆汽車集團 CEO 後,一向不愛抛頭露面的杜思曼 2023 年突然變得活躍起來。盡管在過去三年中迪斯給了他無數實權職務,尤其是直接負責奧迪中國市場,但杜思曼 2023 年 3 月才第一次登上中國土地。
遺憾的是,杜思曼的 " 自救 " 沒有得到大衆汽車集團新任管理層的認可。6 月 21 日,奧博穆在大衆資本市場開放日上首次向杜思曼 " 開炮 ",公開指出奧迪的創新進展過于緩慢,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聯想不久前奧博穆幾乎裁撤整個大衆 CARIAD 公司這一杜思曼分管的業務線,人們當時已經猜測到,杜思曼離開奧迪甚至離開大衆汽車進入倒計時。
沒有想到的是,奧博穆選擇在年中這個時間點快刀斬亂麻,用自己保時捷的親信替代上任 CEO 的親信,而且他的理由竟然是杜思曼領導的奧迪和寶馬的距離拉的越來越遠。許多歐洲人士笑言,奧博穆在借寶馬的刀," 殺 " 迪斯的人。
幹掉迪斯的親信
2023 年 3 月 6 日,杜思曼拿到簽證五天後第一次來到中國。自從 2020 年 4 月 1 日擔任奧迪 CEO,這位負責奧迪中國業務的全球老大似乎才剛剛開始實地了解中國業務的進展。
在杜思曼首次中國行中,接替迪斯擔任大衆汽車集團中國 CEO 的貝瑞德全程陪同,并且在社交平台描述了奧迪在中國的未來。相反,杜思曼似乎沒有什麽讓人印象深刻的言論。許多人當時猜測,貝瑞德的熱情接待,更像是對杜思曼宣示自己的中國管理主權。
一朝君王一朝臣,在大衆汽車集團這個善于上演宮鬥劇的公司,派系是一位 " 老大 " 的安身立命根本。自從迪斯被通知 " 下課 " 後,奧博穆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 " 用人标準 ":大衆土生土長的人才,保時捷的親信。至于迪斯運用的 " 寶馬幫 ",有人揣測,奧博穆甚至監事會已經開始針對性的制定 " 方案 "。
對杜思曼來說,如果不是迪斯擔任大衆汽車集團 CEO,他可能不會如此爽快答應來到大衆汽車集團。作爲 " 尾氣門 " 事件最幹淨的大衆汽車董事會成員,寶馬的工作背景讓迪斯獨善其身,成爲大衆、保時捷家族和監事會認爲最能依靠的人。一直擁有一個 CEO 夢的迪斯終于在大衆夢想成真,這位性格棱角分明的車企高管,開始将自己在寶馬的親信招緻麾下,杜思曼便是他看上的第一個人選。
在迪斯的規劃中,奧迪是他任期内大衆汽車集團的中心,一切戰略都圍繞奧迪展開。迪斯不僅讓杜思曼擔任自己最重視的奧迪業務全球負責人,還将大衆汽車集團技術業務交給了杜思曼。在迪斯時代,這位奧迪 CEO 既是大衆汽車集團技術研發董事又是奧迪品牌中國業務最高負責人,成爲大衆汽車集團含金量最高的 " 二号人物 "。
舊臣往往沒有好的歸宿。随着迪斯被奧博穆取代,杜思曼在大衆汽車集團内部的日子開始變得艱難。2022 年 8 月 1 日走馬上任的大衆汽車集團中國 CEO 貝瑞德首先就給了杜思曼當頭一棒。這位土生土長的大衆汽車集團高管到中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要求所有大衆旗下品牌業務首先向他彙報。顯然,貝瑞德不希望自己重走馮思翰有名無實的老路。
2023 年 5 月 8 日,大衆汽車集團全面調整軟件子公司 CARIAD 發展方向,幾乎全盤否定之前的戰略定位,并且調整了所有崗位,這被外界認爲正式吹響了杜思曼的大衆倒計時号角。作爲迪斯任内的核心戰略,杜思曼一直将 CARIAD 納入奧迪管理範疇,對 CARIAD 的調整其實就是對杜思曼的開刀。
2023 年 6 月,奧博穆在大衆汽車集團資本開放日上再次點名批評奧迪,指責奧迪創新發展緩慢。可想而知,杜思曼以及他領導的幾位來自寶馬系的奧迪董事會成員聽後是何滋味?
02
借寶馬的刀," 殺 " 迪斯的人
在此次宣布杜思曼離任前,奧博穆向輿論傳遞的信息是,杜思曼領導時期的奧迪與寶馬發展距離越拉越遠。從寶馬而來,又因寶馬而去,人們感歎善于玩弄權術的德國大衆手段老辣。
盡管在中國,人們習慣稱奔馳、寶馬、奧迪爲 "BBA",但在德國乃至歐美市場,奔馳、寶馬與奧迪之間是有差距的,這個差距不僅體現在品牌等軟實力,還包括營收等可計量的硬實力。
雖然在任期内沒有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但杜思曼領導的奧迪也不是一無是處。2020 财年,奧迪集團銷售收入爲 618 億歐元,同比增長 16.4%。與杜思曼上任當年 2020 年相比,奧迪集團營收在三年内增長了上百億歐元,營業利潤更是從之前的 27 億歐元增長至 76 億歐元。
不過,奧迪的收益與利潤和寶馬集團相比确實要遜色很多。2020 年,寶馬集團營收達到 1426 億歐元,是奧迪集團兩倍多,利潤也是奧迪集團的數倍。從曆史長河看,這是奧迪與寶馬之間再正常不過的差距,不是杜思曼一個人或奧迪團隊幾年内能解決的問題。
備受大衆汽車集團監事會認可的奧博穆可能不會這麽想。一手将保時捷做到全球最值錢的上市車企位置,奧博姆當然不會對迪斯制定的 " 奧迪戰略 " 有什麽認同。既然到了保時捷做主的時代,就是時候将迪斯帶來的寶馬體系進行重建。奧博穆調整的手段巧妙的利用了迪斯當年的寶馬理由," 借 " 寶馬的刀 " 殺 " 迪斯的人。
03
杜思曼爲什麽必須走?
按照跨國車企慣例,集團或核心業務負責人崗位變動一般會選擇任期自然結束或退休,很少出現年中宣布離職,而且過渡期隻有兩個月,這說明杜思曼和大衆汽車雙方都失去了磨合的耐心和信心。
對大衆汽車集團來說,杜思曼可能有三個必須離開的 " 罪狀 ":
1、奧迪新能源發展未達預期。
作爲奧迪 CEO,除了營收數字輸給奔馳寶馬,大衆汽車集團可能更在意新賽道上奧迪的失位。相比奔馳寶馬相繼推出系列新能源車型,奧迪的 PPE 等平台新能源車型仍處于籌備階段,在終端市場慢另外兩家車企大半個身位。尤其是 2023 年 1-5 月,奧迪全球銷量出現負增長,這對習慣了保時捷高質量營收的奧博穆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也是大衆監事會與董事會不願看到的。
2、大衆數字化部門失敗的最大責任人。
自從上海車展回國後,奧博穆對 CARIAD 進行了雷厲風行的變革,幾乎裁掉了這個業務線的所有關鍵負責崗位。作爲迪斯留下的企業管理遺産,杜思曼是 CARIAD 的第一負責人,也注定是奧博穆重建 CARIAD 後的第一個開刀者,杜思曼必須爲此負責。
3、中國市場戰略換擋過慢
盡管奧迪在中國的戰略轉型不是從杜思曼才開始,但作爲迪斯任命的奧迪中國第一負責人,掌握實權的杜思曼沒有拿出魄力改變兩家合資公司的發展勢頭,同時在 MEB 與 PPE 項目上過于按部就班。甚至有國際咨詢公司認爲,奧迪在中國的前瞻項目看不到奧迪全球太多身影,即使是占股 75% 的奧迪一汽 PPE 項目,奧迪似乎仍舊不緊不慢依靠中方推進項目,這明顯不符合大衆汽車集團整體希望快速轉型的步伐。
當然,除了杜思曼必須承擔的時代責任外,奧博穆選擇的奧迪 CEO 繼任者充滿了 " 任人唯親 " 的色彩。新上任的奧迪 CEO Gernot Dllner 是機械工程學博士,1993 年加入大衆集團,随後在保時捷擔任多個管理職位,包括概念開發負責人以及 Panamera 系列負責人,目前還負責大衆集團戰略團隊。值得一提的是,Gernot Dllner 與奧博穆有 30 年的工作交情,這恐怕對奧博姆來說是一筆最大的财富。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