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持續報道支原體等呼吸道疾病高發之後,11 月 22 日,世衛組織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要求中方提供更多的流行病學數據和臨床信息,以及有關醫療系統當前所承受負擔的進一步信息。
自二十年前那場 SARS 疫情中,支原體最初被錯誤地當成病原體之後,人們似乎從未如同今年一樣關注支原體這種原本并不算少見的病原菌。然而,大衆對于這種病原體的認識依然是模糊的,甚至一些臨床醫生,也不見得完全了解它——比方說,亞洲的肺炎支原體已經普遍耐受阿奇黴素,然而多數醫生依然将這種抗生素作爲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
以下問題及其答案,可以幫你大緻了解支原體。
一、爲什麽許多抗生素對支原體無效?
支原體是一種細菌,可以感染身體的不同部位。身體的哪個部位(肺、皮膚或尿道等)受到影響,取決于引起感染的支原體細菌的類型。
與我們常說的其它細菌(如大腸杆菌、肺炎鏈球菌等)不同,支原體尺寸上更小一些,常規無菌過濾不能除掉支原體;而且它沒有細胞壁,許多抗生素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殺死細菌,這些抗生素(如青黴素)就對支原體無效。
支原體細菌約有 200 種,但大多數對人是無害的。對人類健康有潛在危害的包括肺炎支原體、生殖支原體、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和小解脲支原體。
二、肺炎支原體會引起什麽症狀?
大多數人感染支原體後不表現症狀,有症狀患者的潛伏期達 1-4 周(多數在 3 周左右)。如果出現症狀,則表現出的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支氣管炎、喉嚨痛、頭痛和疲勞不适感等。症狀出現後一般在幾天後減輕,但咳嗽等症狀可能延續到一個月以上。
大約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會表現輕微的肺炎,但通常較輕,很少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這種肺炎屬于非典型肺炎(簡稱 " 非典 ",2003 年因最初錯誤判斷 SARS 的病原體是支原體," 非典 " 一詞在民衆中陰差陽錯地被當成了 SARS 的代名詞)。臨床上造成非典症狀的主要感染類型爲肺炎支原體,另外還包括肺炎衣原體或軍團菌引起的肺炎症狀,也常用來泛指非典型肺炎細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狀,如呼吸道病毒相關肺炎。
三、爲什麽支原體肺炎被稱爲 " 行走性肺炎 "?
" 行走性肺炎 " 不是嚴格的醫學術語,醫學術語爲非典型肺炎。用 " 行走性 " 一詞主要是形容這是一類很輕微的肺炎,通常不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療,不影響日常活動,故稱其爲 " 行走性肺炎 "。又因爲引起這類肺炎的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行走性肺炎 " 成了肺炎支原體感染肺炎的專用詞。
大多數人出現症狀後三到五天内開始好轉,但肺炎引起的咳嗽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就像新冠等其它呼吸道疾病感染一樣,肺炎支原體感染也有類似的高危人群。感染後嚴重程度和康複時間因人而異,例如免疫功能受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經常表現比沒有這些問題的人更嚴重。
四、肺炎支原體是如何傳播的?
支原體通過接觸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産生的飛沫傳播。傳播需要與感染者長時間、近距離密切接觸。有研究推測肺炎支原體的基本傳染數(R0)爲 1.7,傳播性較低。即使在學校、單位等人口密集的場所,傳播速度也比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病毒慢得多。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肺炎支原體,但主要易感人群是學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
支原體感染全年都有零星發生。廣泛的社區暴發 4-8 年發生一次。肺炎支原體感染在秋冬季最常見。
五、如何診斷和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
肺炎支原體感染通常根據典型症狀進行診斷。非特異性血液檢查(冷凝集素)有助于診斷,但存在誤診、漏診結果。更特異的核酸檢測通常不作爲臨床診斷支原體的常規方法,僅限于特殊的疫情調查。
支原體感染通常會自行好轉,因此對于症狀輕微的患者,沒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更不要預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六、必要情況下,如何使用抗生素治療?
在支原體肺炎的治療中,四環素和紅黴素類的藥物一般是有效的,尤其是第二代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和大環内酯類(如阿奇黴素)藥物是首選。但包括中國在内的亞洲地區,流行的肺炎支原體菌株幾乎都産生了對大環内酯類藥物的抗性,因此阿奇黴素這類藥物需要排除。成人感染後若需使用抗生素(如免疫缺陷感染者或系統感染者),可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前文已提到,由于支原體缺乏其它細菌特有的細胞壁結構,青黴素和頭孢類抗生素無效。
如果我們暫且認定最近傳言的支原體感染情況是真實的,從媒體發布的去醫院就診的照片看,很多患者是幼兒。國内幼兒支原體感染後的治療面臨尴尬局面。因爲四環素類藥物通常是針對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人,而氟喹諾酮類藥物不建議給兒童使用。大環内酯類藥物(如阿奇黴素)通常被認爲是兒童尤其幼兒的首選治療藥物,但國内肺炎支原體幾乎都對這類抗生素耐藥。對症狀嚴重的幼童,需要由醫生根據情況經驗用藥(如四環素類抗生素)。
七、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目前還沒有預防支原體感染的疫苗,也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與其它呼吸道感染疾病一樣,最基本的預防措施是減少外出,盡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如果必須出門去感染風險較高的場所(比如需要就醫),建議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需要遮住口鼻部(這是爲了保護他人)。
支原體感染後身體能獲得免疫,但其保護不是終生的。已知會發生二次感染,盡管再感染時症狀較輕。目前醫學界對支原體免疫保護的時長尚缺乏系統性研究。
八、還有哪些有潛在健康危害的支原體?
支原體感染主要是指肺炎支原體,很多人因此忽略了其它感染人并可能導緻疾病的支原體。
生殖支原體感染主要發生在生殖器部位,通過性行爲傳播。女性感染後可能表現的症狀包括性交時疼痛、性交後陰道流血、陰道有不正常分泌物;男性感染後可能出現尿道炎、小便刺痛感、陰莖有分泌物。
人型支原體感染很常見,包括半數女性和部分男性的尿道和生殖器中可以檢測到。因很少引起症狀,很多人無感地攜帶這種細菌,一般人無需擔心。對于這類支原體,免疫功能受損的女性風險最大,它與部分盆腔炎有關。另外這類支原體還可以通過母嬰傳遞,造成新生兒感染和發燒。
解脲支原體和微小解脲支原體也存在于大多數健康女性的子宮頸或陰道中,少數男性的尿道中也有這些細菌。通常它們不會造成任何問題。免疫功能受損的女性感染這兩種支原體後可能出現小便疼痛、腹部疼痛、陰道疼痛、有異味或有非正常分泌物等。
本文作者爲生物學博士,曾任美國托馬斯 · 傑斐遜大學 Sidney Kimmel 癌症中心研究員、癌症生物學系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 輻射損傷防護與藥物研究室主任、協和醫學院教授 / 博士生導師,目前從事抗腫瘤藥物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