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怡
編輯|袁斯來
近些年增長迅速的跨境電商行業,間接促使國際貨運行業愈發繁榮。
從清關到最後交付,國際貨運要走過漫長的鏈條。有些環節爲人所知,而有些行業隐藏于水面之下。
貨運代理行業便是沉默的 " 送水人 "。13 世紀,威尼斯人的商船從地中海向歐洲源源不斷運送東方絲綢、茶葉時,這個古老的行業已然存在。它伴随國際貨運服務而生,如今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
然而,當公司們都在談論數字化、AI 的時代,貨代行業仍然帶着 " 原始 " 氣息。它長期分散、自動化程度低、中間環節冗長、信息不透明,信息流轉成本較高。
針對傳統全球物流市場的痛點,不少新型貨代企業都力圖借助科技改變行業,它們通過數字化平台爲用戶提供物流服務,将線下各環節整合至線上,爲用戶提供即時報價、标準化文檔管理、溝通流程等。讓用戶在線追蹤貨件的實時數據,取代傳統的人工操作諸多繁瑣環節。
成立于 2013 年的 Flexport 飛協博,是一家融合了貨代服務的美國科技獨角獸企業。去年 2 月拿到 9.35 億美元的 E 輪融資,投後估值達 80 億美元;今年 5 月收購 Shopify Logistics 的資産,從物流層面延展了業務範圍,實現最後一公裏的貨運服務。
前不久,36 氪采訪了飛協博研發總監,Flexport Forwarding Application(以下簡稱 "FFA")項目科技團隊亞洲負責人阚吉龍,對飛協博如何用科技改變供應鏈流程,以及 FFA 能做什麽做了詳細回答。
飛協博是研發導向的企業,其業務已經覆蓋全球貿易的各個相關方,并做到了互通。飛協博的供應商均基于一個統一的雲軟件平台相連接,在貨件運輸全程和所有的運輸模式中,客戶對貨件的所在地和狀态一目了然。平台還可通過采集數據、及時分析,優化人力資源、減低整體物流成本,爲客戶提供靈活的供應鏈管理和數據分析。
舉例來看,2020 年長賜号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時候,飛協博系統及時抓取這艘船上客戶貨品,亞洲和美國團隊配合連夜與客戶協調和反饋。并且,通過系統,飛協博也及時提供了其他渠道建議,幾十位客戶都沒有遭受實質性影響。
此外,飛協博着力搭建的 FFA 平台,通過不斷拆解全球物流的各項流程、減少人工環節,提升自動化程度,加快國際貨運的整體運營效率。
據阚吉龍介紹,以向船運公司訂艙位爲例,在飛協博内部沒有使用 FFA 平台前,需要船運公司将訂艙相關信息郵件發送給公司運營人員,再由運營人員過濾和提取重點信息錄入系統。艙位相當于貨代公司的庫存,無法确定庫存前,就不能将服務售賣給客戶,極度依賴人工。而 FFA 通過拆解該工作流程,讓系統直接接收、處理、儲存船運公司發送的訂艙信息,通過系統集中處理的方式,進一步分配下一流程環節,簡化了該流程過去繁瑣的處理環節。
國際貨運環節流程長,涉及不同方向的企業衆多,因此自動化程度滲透率低。FFA 平台試圖通過标準化、模塊化的基本形式,把各種不同的業務類型串聯起來,在标準化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定制化,以此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降低普及難度。
從縱向看,每一個單獨的模塊,飛協博内部會針對不同的場景、不同需求的做定制化。比如說某一個特殊的工作項目裏,客戶有不同的需求,公司會在這個模塊裏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定制化開發。
橫向看,飛協博的業務類型有 FCL(整櫃)、LCL(拼櫃)、AIR(空運)、Trucking(卡車)、Customs(清關)。不同業務類型在某些環節裏有共性的,借助業務的共性開發模塊,同其他模塊業務自動組合,實現橫向鏈路的定制化流程。
在配合傳統業務基礎上,飛協博更進了一步。它們的 OceanMatch 服務借助算法,提供了 FCL 和傳統 LCL 之外第三種更節本的選擇。這種服務通過使用智能數據匹配功能,把有閑置集裝箱艙位的客戶與另一家需要艙位的公司配對,從而節省資金,大大提高集裝箱的利用率。
阚吉龍告訴 36 氪,在全球物流市場競争激烈同時碎片化的當下,飛協博最關鍵的壁壘在于:FFA 平台能系統化地整合所有的資源,無論在公司内部,還是對外服務客戶,這個工作平台都能提高效率。
飛協博的訂單管理系統幫助用戶監測貨物的可視化進程,甚至還做到單品 SKU 和端到端庫存的可視化,改變了傳統的貨代信息獲取體驗。
但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技術平台的數據整合分析,徹底改變過去 " 黑箱 " 似的國際貨物運輸方式。用戶在在運輸過程中,就可以預測業務走向,做出有針對性的決定。
目前,飛協博在全球擁有 25 個辦事處和倉庫,深圳倉庫面積多達 4500 平方米。團隊足迹遍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爲全球 160 多個城市和 1 萬多家客戶和貨主提供運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