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 恰逢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的大交響,剛好奉上汽勢 5 年的小序曲。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是一個值得禮贊的裏程碑。
從 1953 年一窮二白一汽奠基,到 2023 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世界第一;從中國人做汽車隻有跟随的份兒,到上海車展跨國巨頭對中國車進步的驚歎;從第一輛紅旗車呱呱墜地到超百萬元比亞迪仰望橫空出世;從發動機技術處處被掣肘,到拿到 " 三電 " 技術話語權、新能源汽車産銷連續 8 年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筚路藍縷、玉汝于成的 70 年,這是一幅深沉、昂揚的奮鬥曆史畫卷,值得人們駐足、禮贊。
爲此,汽勢 Auto-First 推出禮贊 70 車專題,紀念波瀾壯闊的中國汽車 70 年。
汽勢 Auto-First| 柴小娜
一家車企跨入百萬銷量行列,意味着什麽?
一家車企跨入百萬銷量行列,依靠的又是什麽?
在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曆史上,吉利是一個特别的存在,不僅在于李書福曾發出振耳發聩的 " 請允許民營企業家做轎車夢。如果失敗,就請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也在于 30 餘年的創業史,誕生了一衆經典車型,共同将吉利在更短的時間推上年銷超百萬的寶座。
這其中,就有吉利博越的功勞。
一方面,在國内市場,吉利的 SUV 産品布局略晚,最早推出的 SUV 車型便是博越,2016 年 3 月上市後讓吉利告别了沒有 SUV 的曆史。吉利借此搭上了 SUV 的市場紅利,企業快速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另一方面,對吉利年銷量跨越百萬的神助攻。
吉利汽車在 2017 年之前的銷量一直在百萬以内徘徊,2015 年吉利全年銷量 50 萬輛,2016 年 76.5 萬輛。到了 2017 年,吉利終于突破百萬大關達到 124 萬輛,并一舉登頂國内自主車企銷量第一,2018 年再度升高到 150 萬輛。
從 2017 年開始的跨越式發展,與博越的成功緊密相關,僅博越一款車,就曾一年貢獻約 30 萬輛,,說博越是首功之臣也不爲過。
上市 7 年來,博越累計銷量已超過 140 萬輛。因此,跨入百萬車企行列,博越功不可沒。
當然,博越的價值,是多維度的。截至目前,吉利博越已經形成家族化車型矩陣,除了博越,還有博越 Pro、博越 X 等其他衍生版本。吉利汽車的整體 SUV 産品線也更爲豐富,博越家族之外,還有帝豪 S、ICON、星越 L、星越 S、缤越等。
因此,博越的成功,不僅是博越本身的成功,更是吉利未雨綢缪的得意之作。
2022 年 10 月 26 日,博越 L 上市,成爲吉利 SUV 産品線進入第一輪更新換代周期的開始。
在智能網聯時代,博越 L 繼承了博越的精神,卻也内外革新了自己。既有老馬識途的擔當,更是吉利緊湊型 SUV 向上的重要代言者。
這從博越 L 的配置一眼可知。博越 L 采用 CMA 架構、雷神智能混動、GEEA2.0 電子電氣架構和 NOA 高階智駕輔助系統,平台、設計、動力系統等與老博越已無關聯。
新車搭載 3 套動力共 6 款車型,售價 12.57-17.07 萬元。博越 L 不僅成爲緊湊級 SUV 的 " 價值頂流 ",且售價 12 萬以上,更是将吉利 SUV 産品線向上進了一步。博越家族走出 10 萬元之下市場,來到 12 萬元以上。10 萬元以下的市場将主要由缤越、遠景 SUV 等車型承擔。
這也是吉利多年謀取品牌向上的一部分,博越 L 承擔了此重任。如今的博越 L,更是以一個 " 革新者 " 的身份出場。
車機系統方面,博越 L 搭載了高通 8155 芯片和銀河 OS Air 版,博越 L 采用了諸多豪華車才應用的配置,高通 8155 芯片,包括 ACC 自适應巡航 +LKA 車道保持等 L2 級基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13.2 英寸中控豎屏以及手機 APP 遠程控制。
動力方面,博越 L 雷神 Hi · F 油電混動車型續航裏程可超過 1300 公裏,NEDC 百公裏綜合油耗僅爲 4.2L。此外,還有 Drive-E 系列 2.0TD+7DCT 與勁擎 1.5TD+7DCT 兩套燃油動力總成的車型。
博越 L 配備了吉利首發的 NOA 車道級自動駕駛領航系統,可實現高速高架場景下由 A 點到 B 點的自動駕駛,重新定義了智能 SUV 市場的準入标準。此外,提供 " 高階智能駕駛硬件平台 " 供選裝。
的确,吉利汽車将最新技術、平台全部疊加在了博越 L 身上,并與星越 L 一起,組成 A 級 SUV 市場的雙旗艦陣容。
青雲直上、破繭成蝶的博越 L ,正在助攻吉利進入全球 TOP10 車企目标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