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編輯 | 李春晖
進入九月的影視市場,電影和劇集終于角色調換。影市新片票房遇冷,劇集重回輿論中心。三大視頻平台的空降劇《雲之羽》《西出玉門》《異人之下》齊頭并進,熱度與話題度難分伯仲。不過,和今年很多劇集一樣,讨論度最高的并非主角,而是配角。
其中尤以《雲之羽》最爲突出。女二盧昱曉、男二丞磊、男三孫晨竣、男四田嘉瑞,都從十八線不知名演員,一躍成爲圈内有聲量的小花、小生。
本來,該劇男女主分别是著名 " 待爆帝 " 張淩赫和 95 花 TOP 虞書欣,星光可謂奪目。誰知劇集播出後,幾大配角的超話簽到量、角色抖音話題播放量,都與主角不相上下。其中,男四田嘉瑞的超話簽到不僅超過男主張淩赫,角色抖音話題播放量甚至超過了虞書欣。而虞、張此前的粉絲基數,明顯是碾壓這些配角演員的。
這種數據層面的 " 階層大躍進 " 自然被敏銳的飯圈捕捉到,也迅速招緻虞書欣、張淩赫粉絲的不滿。她們群情激憤地讨伐郭敬明,直指其 " 捧配角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比如,男女主在一些單集中戲份時長不及配角,官博發出的話題營銷詞條更多是關聯配角。
在《雲之羽》播出之前,誰也沒料到這竟是配角的 " 飛升局 "。畢竟該劇的播前話題基本都圍繞在虞書欣的減肥成功、張淩赫的盛世美顔,怎麽看怎麽是兩位 95 花、生的 " 加冕局 "。
而今年雖然确實走紅了不少配角,從《我的人間煙火》的魏大勳到《長相思》的鄧爲,但很少有像《雲之羽》這樣 " 配角們 " 集體飛升,全員有效播劇。
上一個做到如此效果的,還是電影圈的《封神》" 質子團 "。同樣會拿捏男色的郭敬明,到底做了什麽?顯而易見,這可不是一場 " 意外 "。
高光與反差是重點
從内容角度看,粉絲讨伐的戲份多寡其實不是重點,角色是否有高光戲和反差人設才是關鍵。
張淩赫飾演的《雲之羽》男主宮子羽之所以不如預想中吸粉,倒不能全賴面色青白的妝容,或是離奇古怪的拍攝角度,而是他掉進了典型的 " 成長型男主陷阱 "。
如果把男主看作一個遊戲角色,成長型男主的 " 出廠設置 " 通常很低,技能點都很弱。宮子羽文武均不如同輩宮家人,被描述最多的形容詞是 " 善良 "、" 憐香惜玉 "。在處理問題上,他也常常表現出莽撞、愚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剛開始,觀衆都在期待他的角色會有 " 扮豬吃老虎 " 的反轉。但到目前爲止,他除了對女主始終如一的 " 戀愛腦 ",沒有展現出任何驚才絕豔之處。
其實,不會寫成長型男主已經是内娛編劇的通病了。在 " 宮子羽 " 之前,早有很多前車之鑒。即使有一定演技的男演員,也很難挽救成長型男主角色。比如,董子健在《歡顔》中飾演的男主徐天,同樣被很多觀衆嫌棄。
如今古裝劇裏吸粉的角色,基本都是像 " 東方青蒼 " 一樣武力值 Max 的魔王類。成長型男主想要吸引人,内娛編劇們可能需要重溫下金庸小說,提升寫成長戲的能力。不然還是老老實實學古龍,一出場就能裝 X 也不丢人。
虞書欣飾演的雲爲衫倒是有高光和反差。平心而論,虞書欣第一次跳出自己的舒适區演戲,交了一份合格答卷。但僅僅合格是不夠的,既不足以驚豔觀衆引發讨論,也無法像舒适區角色 " 小蘭花 " 一樣持續吸粉。隻是說,這一角色稍微幫虞書欣拓展了一下戲路。
反觀 " 配角們 ",不僅人設有反差、有高光戲,還因爲沒有先入爲主的演員印象,帶給了觀衆足夠大的驚喜。當然,這也是沒有原著劇透的原創劇本的好處。
女二盧昱曉飾演的上官淺外表看似人畜無害,實際是足智多謀的高階位殺手。男二丞磊飾演的宮尚角,外表冷漠、性格沉穩,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運籌帷幄中。上官淺與宮尚角組成的夫妻檔 cp,在互相懷疑中試探彼此意圖,很有 " 史密斯夫婦 " 内味。
男三孫晨竣飾演的金繁,一開始被觀衆誤以爲是男主身邊的 " 挂件 " 侍衛,實際上是頂級天才、最高階的侍衛。受男主父親囑托才放棄自己的高階位,成爲男主身邊最忠誠的陪伴者。爲了守護男主與宮門,他還隐匿了自己對宮門大小姐的感情。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有 " 忠犬八公 " 那味。
最吸粉的男四田嘉瑞,他所飾演的宮遠徵,一開始也被觀衆誤以爲是跟在宮尚角身後的挂件弟弟,有些爲虎作伥的感覺。但實際上他心思細膩、單純,一心隻想讨哥哥歡心、陪伴哥哥左右。不用贅述,他倆的哥弟故事線明顯有 BL 意味,郭敬明還專門讓他唱了一首屬于自己的 BGM《歌者》,把兩人的 " 兄弟情 " 推至高潮。
資本局決定演員盤
盤點一下《雲之羽》演員背後的公司,就不難理解爲何會有這場配角飛升局。一個項目背後的資本局,決定了演員盤的走向。
《雲之羽》是郭敬明第一次涉足拍電視劇,但他接觸這個項目時的處境并不好。經曆了 " 抄襲風波 ",《晴雅集》第二部又因爲主演鄧倫、春夏相繼出事而上映無望。失勢的郭敬明來到劇集領域,不敢署自己的真名,甚至不敢在微博上發文宣傳。
因此該劇重要角色的選擇,更像是平台做主。女主虞書欣跟愛奇藝的關系一直很親近,她所在的公司華策背後大股東鼎鹿中原科技是百度副總裁與女元老創辦的。而衆所周知,百度是一手孵化愛奇藝長大的爸爸。當然,以虞書欣如今一線 95 花的地位,選戲的自主性更大,與愛奇藝劇可謂相輔相成。
男主張淩赫與女二盧昱曉來自同一家經紀公司——衆星時代,愛奇藝是其占股 10% 的大股東。張淩赫手上有 4 部愛奇藝待播劇,包括《甯安如夢》《四海重明》等,素有 " 桃太子 " 之稱。但實際上,桃真正的親兒子是《雲之羽》男二丞磊,他來自愛奇藝 100% 控股的經紀公司超級向上,該公司旗下藝人還有曾舜晞、隆妮。
男三、男四、男五的選角,才輪到郭敬明做主,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家最世文化的藝人全用上了。男三孫晨竣此前演過郭敬明和光線合作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搭檔光線小花章若楠;男四田嘉瑞此前沒有作品播出,應該是郭敬明簽下的新人;男五歐米德演過《晴雅集》。
這也就不奇怪,觀衆觀劇後會 " 偏心 " 配角。郭敬明作爲創作者與老闆,精心撰寫了自己藝人的配角戲,搭上他們故事線的女二、男二也因此吃到紅利,唯獨男女主被排除在外。
像這類劇集制作公司、平台方決定了演員盤的走向,不是個例。演主角配角無所謂,關鍵看參與創作更深的、有決定權的人,想捧的是誰。比如優酷暑期檔的《偷偷藏不住》,播出時角色話題讨論更出圈的是男二馬伯骞,他正是劇集制作方哇唧唧哇的藝人。
現在很多一線演員,也怕自己戲份被他人壓制、爲他人做嫁衣,除了有篩選劇本的策劃人員,還有跟進組裏改劇本的策劃編劇。但最終有沒有權力改,改到什麽程度,還得看大資方與創作方的權威性。
至于市場反響如何,更要綜合各方面因素。比如從《我的人間煙火》花絮來看,楊洋在片場過多的參與改戲創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演技問題,引發了輿論危機,同時也帶累了王楚然飾演的女主口碑。
後續看營銷
但要捧新人,光有項目給好戲還不行,還得看藝人團隊是不是懂戲、懂營銷。戲裏戲外的人設是一套組合拳。
《雲之羽》配角營銷的水花各不相同,很明顯有策略的是盧昱曉團隊。畢竟她所在公司衆星時代已經有營銷 " 待爆帝 " 張淩赫的成功案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次女藝人配角出彩的機會。
盧昱曉除了炒 cp 營業比男女主都勤快,還火速跟進了戲外的反差人設——營銷家世背景良好,比如 " 愛裏長大的小公主 ",與虞書欣最初的營銷路數一樣,突出富二代公主人設。顔值營銷則懂得避重就輕,不談論 " 劇抛臉 " 和妝造問題,而是一個勁圍繞韓圈氣質做文章,比如熱門詞條有 " 内娛有自己的智秀 "、" 韓網 800 熱樓評盧昱曉 "。
一個演員,從有效播劇到市場對其有普遍認知,靠的是團隊的營銷能力。很多小花正是因爲這一環拉開了差距。
李蘭迪今年播出的《星落凝成糖》《一路朝陽》都算有效播劇。前者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她此前 " 不适合古偶 " 的胖妞形象,後者表明她成功轉型都市劇,央八上星劇的成績也尚可。但大多群衆對其本人印象還停留在張新成绯聞女友上,究其原因,就是她幾乎沒有營銷。傳聞她和唐人的合約到期,下家還未官宣。
趙今麥在去年開年的《開端》熱播之後,很多數據都壓過了當紅流量小花。但一年之後,她的聲量卻迅速回落了。問題就出在後續營銷上,趙今麥背後團隊掌門人是曾經的京圈第一經紀人王京花。但現在看來,這個團隊捧小花,隻是給戲的資源尚可,卻完全不懂新時代的互聯網營銷。工作室發文呈現出一種很老派的作風,到現在趙今麥的人設定位也很模糊。
我們熟悉的 " 大花帶小花 " 模式出來的藝人,營銷側重的都是一脈相承的豔壓人設。比如李冰冰公司和頌捧的周也,周迅公司東申捧的張婧儀。但營銷美貌與豔壓有風險,比如王楚然今年就因爲 " 翻白眼 " 遭遇了輿論危機,美貌給大衆的印象已經滑向了 " 刻薄 " 的範疇。
硬糖君随手盤點下圈内看好的小花,有心人早就組好了她們的營銷局。比如成毅現任經紀人孫于夕,是馮小剛公司出來的資深經紀大佬。孫目前所帶的小花包上恩,雖然現在還處于配角刷臉階段,但已經跟進營銷顔值和黑紅人設了,比如有拍吻戲吃辣條的熱搜。
今年優酷小黑馬劇《當我飛奔向你》女主張淼怡,經紀公司是乾坤星宇,背後資方有營銷公司麥特創始人陳砺志與阿裏巴巴,很明顯是平台聯合營銷推手的合作模式。
小生、小花想要卡位成功,營銷是關鍵一環。但營銷的前提還是有作品,戲裏的人設有亮點,戲外的人設才能跟進聯動。今年劇集混戰之後,表明 95 花生的格局仍在劇烈變動中。不少公司已經安排好 " 戲裏戲外 " 的一切,就等着上桌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