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進消費回暖、讓利惠民的背景下,銀行消費貸利率卷到了 " 地闆價 ",8 月 15 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消費貸再次迎來一波降利率、送福利營銷熱潮,多家銀行陸續推出優惠券、打折券活動,對消費貸利率進行優惠。不過,縱使價格優惠頗爲吸睛,但整體而言,居民消費信貸數據并不樂觀,利用消費貸違規套利等行爲也仍在持續……
消費貸再掀 " 價格戰 "
8 月以來,銀行消費貸 " 價格戰 " 打得愈發激烈。8 月 15 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多家銀行密集針對消費貸利率推出優惠券、打折券活動。
" 利率折扣券已發放,請點擊查看。" 近期,洲洲(化名)收到了來自招商銀行的營銷短信。根據她提供的截圖信息,這是一張 8 折 " 閃電貸 " 利率折扣券,折後年利率(單利)不低于 3.6%,有效日期爲 8 月 14 日 -21 日。
無獨有偶,也有不少銀行客戶經理在朋友圈曬出營銷文案,推薦行内消費貸産品。" 信秒貸持續在線接單 ",北京地區中信銀行一客戶經理發文介紹," 最高貸款額度 30 萬元,貸款期限最長 3 年,受邀企業客戶,提款年化利率低至 3.65%。"
民生銀行北京地區一個貸經理也稱," 民生銀行推出的民生民易貸,專爲優質單位上班人士準備,30 萬元額度,3 年有效期,夫妻雙方額度最高可至 60 萬元,年化利率最低可做到 3.48%,随借随還,先息後本,不用不計息 "。
國有大行中,中國銀行 " 随心智貸 " 年利率低至 3.6%,最高貸款額度高達 30 萬元,有效期内随用随提,且筆數無限制;建設銀行 " 快貸 " 年化利率最低可達 3.5%,貸款期限最長 36 個月,貸款金額最高 20 萬元。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金融消費者曬出收到低利率消費貸的經曆。陳潔(化名)稱," 此前銀行就做過幾輪消費貸利率下調的活動,因爲我不是這家銀行的優質客戶,隻是在該行有信用卡和儲蓄卡,所以從未收到低利率折扣,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卻收到了銀行的定向利率折扣信息,打折後的利率爲 3.6%"。
" 最近剛申請的貸款,額度 10 萬元,系統顯示的年化利率爲 6.9%,後來又通過和客戶經理對接最終拿到了年化 3.4% 的優惠券。" 有消費者說道。
不過,低利率并非每人都可享受,在采訪過程中,洲洲進行了借款操作,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審批後的貸款金額爲 20 萬元,年利率(單利)爲 6.12%,優惠後的年利率(單利)爲 4.896%"。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消費貸利率下調是受到政策和市場雙重影響,政策上國家爲了降低消費融資成本,促進消費回暖,市場來講各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都在開展相關業務,銀行爲了争市場也在從資金端降低成本。
居民信貸需求疲軟
雖然價格上 " 優惠 " 多多,福利多多,但整體來看,消費信貸數據依舊疲軟。8 月 11 日,來自人民銀行發布的 2023 年 7 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7 月人民币貸款增加 3459 億元,同比少增 3498 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減少 2007 億元,其中,以消費爲代表的短期貸款減少 1335 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 672 億元,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爲何銀行開足馬力營銷,居民貸款意願依舊不足?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多位一線銀行員工得到了答案。
" 銀行消費貸利率打折其實是市場化的結果。" 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稱," 最近很多用戶深有感觸,銀行的各種借款促銷電話、短信内容越來越多,這背後其實是銀行在爲放不出貸款而發愁,比如,一些銀行在年初就制定了貸款投放指标,但目前完成度不高,所以隻能靠發力消費貸來實現放貸指标,預計這樣的營銷活動還會繼續,但貸款利率下調空間有限。"
另一家銀行個貸中心人士也有同樣的看法," 目前經濟正在複蘇當中,前期被累積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釋放,銀行爲了沖刺完成貸款考核指标已經将消費貸作爲發力的重點,此類的促銷方式也進行了好幾撥,不過目前來看,确實會存在用戶貸款意願不強的情況,目前客戶對借貸操作都比較謹慎,不想背負過重的還款壓力 "。
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大中型銀行往往擁有市場利率定價的主導權,地方城、農商行利率定價能力相對較低,面臨更大的壓力。" 我們和大型銀行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勢,現在大、中型銀行消費貸利率最低降到了 3.5% 左右,我們行的最低利率還維持在 3.8%,再加上現在客戶貸款需求偏弱,我們更沒客戶了。" 一家西南部地區農商行人士稱。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消費貸利率持續走低,一方面與銀行業機構資金面較爲充裕有所關聯;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在當前環境下,居民增收壓力有所加大,消費支出趨于謹慎,對消費貸的需求也會受到相應影響。銀行競奪消費貸隻能對居民信貸申請意願起到部分作用,更爲關鍵的是改善就業環境、提升市場信心。
" 經營性信貸和房貸疲軟,導緻整體信貸規模下降。消費貸‘價格戰’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根本性原因還是要依靠宏觀經濟回暖來帶動消費。" 王蓬博說道。
嚴打跨市場套利行爲
對居民信貸需求疲軟,市場觀點多認爲,在資産荒環境下,負債端的房貸利率和資産端的理财利率出現倒挂,導緻居民有較強的提前還貸的意願,所以消費意願不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也有一些金融消費者明确提到将消費貸套用出來進行提前還貸的操作。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網友分享其 " 套出 " 消費貸還清房貸的操作。
因此,對銀行來說,在推動消費貸業務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兼顧防範業務風險。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消費貸市場 " 價格戰 " 過度,也不利于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銀行需要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與業務可持續問題;從銀行角度,需要提升依法合規開展業務的意識,加強業務員培訓;優化業務流程,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完善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與機制,強化征信市場約束機制;同時,監管部門需要強化監管職能,提升違規成本等。
蘇筱芮進一步指出,針對出現的跨市場套利行爲,銀行應關注其中的風控等環節,例如在貸款申請、資質審核、貸中監測等流程嚴加把控,防範貸款資金被挪用至炒房、炒股等違規領域,以及 " 以貸轉貸 " 這樣的套利行爲;同時,向金融消費者充分告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費貸資金不能用于違規領域及違規後果。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