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孩子早就學會了自主如廁,但一直沒有學擦屁屁。
有的娃到了幼兒園,硬是憋着一整天不上大号,非得回到家裏才上廁所。仔細詢問,才知道背後的原因竟然是——
媽媽,我不會擦屁屁!
我不好意思讓老師擦屁屁!
孩子從小到大,基本都是家長幫擦屁屁。那麽究竟應該什麽時候教孩子自己擦,如何教孩子更容易接受,更快上手呢?我們來詳細說說。
孩子多大能學會擦屁屁?
3 個信号找到最佳時機
孩子多大應該學會擦屁屁,并沒有具體一刀切的時間。沒有特殊生長發育狀況的孩子,一般是在 4~6 歲左右學會自己擦屁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不同,給孩子做如廁訓練的時間有前有後,加上每個娃的膀胱和括約肌發展進度、精細動作、協調能力、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與其關注具體年齡, 我們不如多觀察孩子的能力發展,靈活變通。
等孩子出現下面 3 個信号,就可以考慮把擦屁屁教學提上日程了:
① 如廁方面:孩子已經學會如廁,且能熟練自主地去馬桶上大小号;
② 平衡能力:孩子的手臂可以夠到屁股後面,蹲、起等肢體大動作協調流暢;
③ 認知發展:孩子對髒的 / 幹淨的,有相對明确的概念。
教孩子擦屁屁
3 個準備工作很重要

準備好方便孩子擦屁屁的如廁環境
如廁環境的設置并不複雜,隻需要我們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調整:
如廁環境自查要點:
□ 孩子是否能輕松夠到紙巾?
□ 孩子擦屁股時,願意坐着擦、還是蹲着擦?怎麽做足夠平穩和安全?
□ 垃圾桶是否足夠近,方便孩子扔?
這些細節看起來并不起眼,卻足以讓孩子排除障礙,更有信心自己能把擦屁屁這件事做好。
準備好孩子擦屁屁的物品
衛生紙或者濕廁紙都可以。
很多家長從寶寶嬰兒時期,就習慣給娃使用濕廁紙,那麽可以繼續延續這個習慣。

用濕廁紙和我們打掃衛生類似,桌子髒了,用濕布擦總比幹布要幹淨省力得多,這也有助于增強孩子的信心,讓娃覺得擦屁屁并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如果擔心寶寶在家習慣用濕廁紙,上學以後用不好普通的衛生紙,那麽先用濕廁紙教寶寶慢慢掌握技巧,再過渡到使用普通衛生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做好溝通,幫寶寶克服心理障礙
當然,有可能當我們準備好一切,孩子就是不願意學。
這時候,跟娃做好充分的溝通很重要。不妨先了解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原因,再跟孩子說清楚爲什麽要學習擦屁屁。
比如給孩子解釋,不擦便便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
我們的便便中有細菌,如果不及時擦幹淨,可能會讓我們生病肚子痛;而且便便臭臭的,粘在身上不擦幹淨,寶寶就變成「臭寶寶」啦~
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我們可以多給娃一些鼓勵,或者用玩具或者小零食多嘗試幾次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孩子抗拒學擦屁屁,是父母平時不正确的如廁态度造成的。
比如孩子不小心拉褲子時,反應比較激烈,皺着眉頭說「好髒,好臭!」。這會讓孩子對排洩物産生錯誤認知,甚至覺得排洩是羞恥的。
我們要用平和的态度告訴孩子,拉便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行爲,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需求,就和我們需要吃飯、喝水一樣尋常。
想讓孩子建立起上廁所擦屁屁的概念,看繪本也是很好的引導方法,比如《我會自己擦屁股》、《呀,拉出了香蕉船》等,都是用輕松自然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拉便便和擦屁屁是怎麽一回事,孩子的接受度會更高。

圖片來源:電商平台
3 個道具 + 3 個步驟
教會孩子擦屁屁
我們可以利用小凳子、氣球和花生醬 3 個物品作爲道具:
把兩個氣球挂在椅背上當成屁屁,在氣球夾縫處塗抹一些花生醬假裝便便。氣球的懸挂位置,和寶寶坐下時屁股的位置持平。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接下來分 3 個步驟教學:
第一步,折一折
取到紙對折一次,剛好平放一個手掌的寬度。
對折後的紙巾增加了厚度和吸水性,避免孩子擦拭時弄破和弄髒手而有挫敗感。

第二步,擦一擦
手拿着紙巾夠到屁屁,從前往後輕輕按壓擦拭幹淨。女孩尤其要注意使用這種方式,避免糞便中的細菌進入尿道,導緻尿路感染等疾病。
這一步中,家長可以先坐在小凳子上,親自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從前到後擦拭。

再讓孩子坐上小凳子練習,相信娃一定會把擦屁屁這件事當作一件非常愉快的遊戲,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步,看一看
每次擦完後要看一看衛生紙,檢查是否擦幹淨。
告訴孩子,如果衛生紙不幹淨,就需要再重複幾次前面兩個步驟,直到使用過的衛生紙上沒有便便,就是擦幹淨啦。

在教學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用描述性的語言多跟孩子交流。比如在「看一看」的步驟中,我們可以邊教學,邊跟孩子一起檢查:
媽媽看看,擦完的紙巾上面還有黃黃的、髒髒的便便呢,我們再擦一次吧。
嗯!這次擦完紙巾白白的很幹淨,寶寶成功了,很厲害哦!
通過這樣描述性的語言,可以加深孩子對擦屁屁的要領、步驟的理解,逐步實現自己嘗試,成功率更高。
如果孩子擔心自己擦不幹淨做不好,沒有信心,我們可以用「拼圖法」把步驟拆解,逐步讓孩子參與進來。
即每次隻讓孩子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再慢慢地把擦屁屁這個完整的「闆塊動作」完成,比如:
● 先讓孩子取紙巾,每次爸媽給孩子擦完屁屁後,請孩子拿新的紙巾遞給我們;
● 讓孩子幫忙看看,我們擦的紙巾上是否幹淨沒有異物;
● 讓孩子自己嘗試着擦一張紙,我們輔助他完成剩下的擦拭工作 .....
總之就是循序漸進地打破孩子心理上的畏難關卡,讓孩子在自然練習中習得新技能。
最後,記得引導孩子蓋上馬桶蓋沖水,洗幹淨小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算大功告成哦~
家長不着急不焦慮
孩子才能學得快
如廁、擦屁屁這件事,許多父母對整個過程都感到緊張。然而想要孩子能更順利地學習這個技能,家長放松、和平的心态很關鍵。

孩子最開始學習擦屁屁的時候,難免遇到弄髒手、甚至弄髒衛生間的「慘劇」,父母的焦慮、呵斥、甚至嫌棄,都會成爲孩子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讓孩子惶恐不安、緊張無措。
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個過程有意識地用描述性地語言帶給孩子,當孩子經曆「失敗」後,告訴孩子這隻是偶然:
媽媽知道這件事對你很有挑戰,下一次我們再繼續努力,相信寶寶一定能做得更好哦!
擦屁屁是包含在如廁裏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有的孩子慢一些、有的孩子快一些,最終他們總能學會,無非就是個早晚的事兒,不是嗎?
本文專家

王玫瑤
合作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當當親子榜暢銷育兒書籍作者

王冰玉
審核專家
波士頓大學學前教育碩士
多年幼兒園教學經驗
策劃制作
監制:大力
策劃:美麗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