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三言 Pro
造車新勢力的圈子裏,從不缺熱鬧事兒。
7 月 11 日,理想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 28 周銷量榜。該榜單顯示,理想汽車以 0.79 萬輛的周銷量排名第一,而小鵬汽車則排名第八,銷量爲 0.12 萬輛。
這樣的數據公布後,小鵬汽車可不樂意了。
小鵬産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在朋友圈發文質疑理想汽車周銷量造假,小鵬自動駕駛産品高級總監劉毅林将相關截圖發到微博,并配文 " 朗朗乾坤,無奇不有 "。
對此,有網友稱:" 光說是假的。那真的呢?報個數不就完了。"
劉毅林則回複稱:" 我們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銷量來炒作,請關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數據,該數據最具權威性。"
據财經網報道,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回應此事表示:" 數據的獲取合法合規。我們向社會公衆公布的數據來源于汽車行業通用的數據渠道。基于我們與數據提供方的合同約定,不便對外透露,但我司關于數據來源,此前已向有關部門進行過說明。"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有接近小鵬汽車方面的人士表示,其不知道小鵬汽車真實的周交付數據,但上述這份周銷量數據榜單也不應該是造假,周交付波動性太大,沒有太大的價值。
那麽關于汽車銷量的數據,到底應該聽誰的?
權威機構數據也有差異
我們先來看幾組數據。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4 月零售銷量排名快報顯示,4 月份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 163.1 萬輛,同比增長 55.6%,環比增長 2.5%;1-4 月份累計銷量 589.6 萬輛,同比下降 1.3%。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快訊顯示,預估 4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 60 萬輛,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增 114%。預計 1-4 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 210 萬,同比增長 43%。
而中汽協發布的 2023 年 4 月汽車工業産銷情況簡析顯示,2023 年 4 月,乘用車銷量爲 181.1 萬輛,環比下降 10.2%,同比增長 87.7%。2023 年 1-4 月,乘用車銷量爲 694.9 萬輛,同比增長 6.8%。
2023 年 4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63.6 萬輛,環比下降 2.5%,同比增長 1.1 倍。2023 年 1-4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222.2 萬輛,同比增長 42.8%。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5 月零售銷量排名快報顯示,5 月份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 174.2 萬輛,同比增長 28.6%,環比增長 7.3%;1-5 月份累計銷量 763.2 萬輛,同比增長 4.2%。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快訊顯示,預估 5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 67 萬輛,環比增長 11%,同比增長 59%。預計 1-5 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 278 萬輛,同比增長 46%。
中汽協發布的 2023 年 5 月汽車工業産銷情況簡析顯示,2023 年 5 月,乘用車銷量爲 205.1 萬輛,環比增長 13.3%,同比增長 26.4%。2023 年 1-5 月,乘用車銷量爲 900.1 萬輛,同比增長 10.7%。
2023 年 5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71.7 萬輛,環比增長 12.6%,同比增長 60.2%。2023 年 1-5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294 萬輛,同比增長 46.8%。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6 月零售銷量排名快報顯示,6 月份國内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 189.4 萬輛,同比下降 2.6%,環比增長 8.7%;1-6 月份累計銷量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6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快訊顯示,預估 6 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 74 萬輛,環比增長 10%,同比增長 30%。預計 1-6 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 353 萬輛,同比增長 44%。
中汽協發布的 2023 年 6 月汽車工業産銷情況簡析顯示,6 月乘用車銷量爲 226.8 萬輛,環比增長 10.6%,同比增長 2.1%。2023 年 1-6 月,乘用車銷量爲 1126.8 萬輛,同比增 8.8%。
2023 年 6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80.6 萬輛,同比增長 35.2%。2023 年 1-6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374.7 萬輛,同比增長 44.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二者對同一時期統計到的銷量數據是有些差異的。
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者發布的銷量排行榜。
乘聯會發布的 2023 年 1-4 月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顯示,比亞迪居榜首,銷量爲 70.26 萬輛;特斯拉中國排第二,銷量 17.74 萬輛;廣汽埃安排第三,銷量 12.13 萬輛。
中汽協統計的 1-4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顯示,比亞迪和和特斯拉同樣分别占據了第一和第二,但銷量上與乘聯會的數據有差别。第三名則是直接換了廠商,變成了上汽。
同樣,二者統計到的 1-5 月和 1-6 月的排行也有不同。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雖然乘聯會和中汽協都是發布汽車相關數據比較權威的機構,但二者在發布的數據上也有一些差異。
數據 " 打架 " 該信誰?
乘聯會和中汽協的數據 " 打架 " 了,那車企自己公布的數據又是怎樣的?
據比亞迪官方公布産銷快報顯示,2023 年 1-4 月份,比亞迪汽車累計銷量爲 762371 輛,同比增長 94.30%;1-5 月,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爲 1002591 輛,同比增長 97.63%;1-6 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爲 1255637 輛,同比增長 95.78%。
長安汽車官方發布的産銷快報顯示,其自主品牌新能源 1-4 月累計銷量 107035 輛,同比增加 102.08%;1-5 月累計銷量 136323 輛,同比增加 104.41%;1-6 月累計銷量 176057 輛,同比增加 107.23%。
結合前文中乘聯會和中汽協的數據來看,比亞迪官方公布的銷量和乘聯會有較大差别,但和中汽協的數據基本相符,不過同比增長率有些出入。
長安汽車官方公布的銷量同樣和乘聯會有較大差别,和中汽協的數據較爲接近,同比增長率有差異。
再來看一下理想汽車官微發布的 2023 年 5 月新勢力品牌的銷量排行。
理想汽車發布的數據中,其自身 5 月的銷量爲 2.83 萬輛,這個數據和中汽協的數據 2.8 萬輛相符。
而零跑汽車的銷量爲 1.32 萬輛,哪吒汽車 0.83 萬輛。
再來看一下乘聯會發布 2023 年 5 月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
理想汽車的銷量爲 28277 輛,這個數據與理想汽車自己發布的數據也相符。但零跑汽車的銷量爲 12058 輛,哪吒汽車銷量爲 10987 輛,跟理想汽車發布的數據有較大差異。
乘聯會、中汽協兩家權威機構,以及車企官方,三者統計到的銷量各有不同,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數據 " 打架 " 的現象?又該相信誰?
統計口徑不同?
應多方綜合來看
事實上,乘聯會和中汽協數據 " 打架 " 的情況一直都有。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解釋稱,中汽協統計的數據是批發數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是整個車市的零售數據。
統計口徑不同,采集到的數據自然不同,這可以理解。
其實仔細對比乘聯會和中汽協的數據也可以發現,雙方的表述在細節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狹義乘用車、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汽車、銷量、批發銷量、零售銷量。
不過,前文中提到的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中,也有一些批發銷量的數據。
據悉,中汽協和乘聯會都是根據車企産銷數據和反饋進行計算。
不同的是,乘聯會隻統計乘用車,而中汽協不僅統計乘用車,也會統計商用車等數據。
無論乘聯會還是中汽協,其數據來源都是車企,但可能會因爲統計标準不同而出現一定差異。
至于車企的數據,其自身的銷量自然有一套統計系統,至于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取到友商數據的,還無從得知。
最能反映車輛真實銷售情況的數據,其實應該是上牌量。不過上牌量由交管部門控制,并且不對外公布。
但是按照規定,新車不上交強險不能上牌照。所以,交強險數據也能反映車輛的實際銷售情況。
總的來說,無論是批發銷量還是零售銷量,或者是通過其他渠道獲取的銷量數據,都不足以代表整個汽車市場。
要把乘聯會、中汽協,以及交強險的終端銷量數據結合起來分析,才能夠客觀、全面的看到汽車市場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