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過去的 TVB 特别擅長拍職場劇。
甚至有觀衆從小看了法醫職場劇,對法醫這一職業産生崇拜感,于是長大後就想要成爲法醫。
而最近聽聞大家又開始相信 TVB 職場劇了。
因爲視後佘詩曼離巢七年重回 tvb 和馬國明搭檔,拍了以新聞直播爲題材的《新聞女王》。
如今《新聞女王》被打上标簽是港劇天花闆,要重振港劇光榮。
其實對于此劇觀衆的輿論都很褒貶不一,有人誇題材節奏好、在諷刺一些山頭文化;也有人認爲始終太浮誇太裝逼、用力過猛。
現在播了 7 集,恐怕有點高開低走,嚴格來說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披着新聞職業的皮,在進行辦公室政治、宮鬥戲。
" 新聞的殼,宮鬥的核 "
大家都說做新聞的工資低、工時長。
對于《新聞女王》最終想要讨論的問題并不難理解,就是:
作爲新聞主播,能否恪守新聞初心,不被複雜的人性和明争暗鬥蒙蔽雙眼?
在這個 SNK News 裏,分别存在着三派人。
SNK 的黃金時段新聞女主播文慧心 ( 佘詩曼 飾 ) ,職場上的天生領導人,帶領的下屬又被稱爲文家軍。
黃金時段新聞男主播梁景仁(馬國明 飾)帶領的叫佐治黨。
梁景仁其實是文惠心一手帶出來的,但又不服一直被壓着,于是表現自己最後踩着文慧心上位,甚至想逼她離開 SNK News。
而晨早新聞女主播許詩晴(高海甯 飾)就聽從梁景仁,一直用美色在外界爲他抛頭露面,也是爲了有朝一日自己能坐上黃金時段新聞女主播的位置。
還有隻想做好新聞報道真相的張家妍(李施嬅 飾)這位 " 中立派 ",負責午間新聞。
對于新聞台的辦公室政治和權力鬥争,她從來都不想過問也不想參與。
和梁景仁之間的關系,也是屬于前男女朋友。
當有一方獨大太久,更上一層的人便會擔心她功高蓋主,于是新聞部總監餘英飛開始提拔梁景仁以便制衡文慧方。
甚至不惜把新聞娛樂化,爲的就是要高收視率高讨論。
選擇用新聞作題材是好的也是有讨論熱度的。
畢竟新聞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在說 " 新聞已死 " 的環境下。
不過看《新聞女王》這劇名就知道内容還是在塑造職場女精英女強人,與從同時作爲合拍劇,又難免看見内地那套虛空的塑造 " 大女主 " 的影子。
TVB 想靠《新聞女王》翻身,恐怕還是難。
隻是如果把港劇和國産劇放在一起對比,港劇相對還是接地氣,不過這麽說也是從矮子裏選高個。
簡單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在國産劇中甚至還塑造一系列開了挂的精英女性。
或許是因爲缺失了精英感,所以要從其他地方強行補強,畢竟精英感并不是每位演員都天生具備,最典型的是事業型女性,在公司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歡樂頌》裏的安迪,打個電話開個會,完美展現出一分鍾決定上億買賣的交易,企業并購也都是小活。
" 加大杠杆讓你倒貼至破産 "
又類似于《親愛的翻譯官》和《談判官》,題材來說是新穎的,但最後的走向很遺憾,又是披着職場劇的言情大片。
職場怎麽運行不重要,主角頂着職業談戀愛才是正事,越看越尬。
打着職場劇的幌子,你是律師、你是翻譯官。
但這個職業的職場生活究竟是怎麽樣的?觀衆看完也還是一無所知。
此處的舉例,隻是舉了蟬主腦海裏印象深刻的職場劇反面教材,噢,還有《創業時代》裏 Angelababy 扮演的那藍,走路帶風,一臉 " 全部人都要聽我的 "。
用港劇拉踩内娛?
如今大家都半斤八兩
港劇在過去無疑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但随着港劇的黃金時代過去,而老演員又不斷離巢 TVB,不僅質量跟不上,新演員也無法支撐大台。
當然近幾年也有不少熟悉的香港演員回巢救台,但基本都治标不治本,口碑一般甚至崩盤,相反是在消耗大家的情懷,物極必反。例如《盲俠大律師》《使徒行者》系列、《溏心風暴》系列,還有《陀槍師姐 2021》等等。
過去港劇在職場劇中其實特别擅長塑造獨立女性,如今也是顯得浮誇,豆瓣有條評論總結到位:
tvb 近些年的職場劇同以前的差别就是,從 " 精英感 " 到 " 扮精英 "。
香港 80 年代前後,大多的已婚女性都不工作,負責照看孩子。
" 師奶 " 就是粵語中對普通家庭主婦最常見的俗稱,TVB 的劇集就很容易成爲 " 師奶劇 "。
直到 90 年代,香港社會女性意識開始覺醒,女性也開始踏上了職場之路。
TVB 順着社會的潮流,瞄準這類女性人群,制作了許多經典職場劇,開始盛産 " 大女主 "。
所涉及的職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講的法醫、律師,還有警察、法官、心理專家等等。
當時的人,對于很多社會職業和職業女性的初步認識,也都來自這些 TVB 的角色塑造。
數經典,自然少不了 1998 年《陀槍師姐》裏,像朱素娥和陳三元這樣的 " 陀槍女警 "。
陳三元,憑着一股沖勁年經輕輕就成爲了開槍女警,在一次任務執行中,因爲是女性所以被阻攔,直接問出:" 爲什麽他能追我不能追 "。
對陳三元來說,對女性最大的尊重不是特殊照顧,而是在任務執行中一視同仁。
而朱素娥,心裏一直是兒子第一、丈夫第二的典型 " 師奶 ",辦公室裏的好心大姐。
朱素娥前半生,是顧家主婦,但後半生丈夫出軌了,工作不穩定婚姻也不再圓滿。
十年的時間,雖然除了婚姻一無所有,但現實卻促使了朱素娥的改變。
素娥決定重新練習槍法,靠自己的 " 魔鬼訓練 ",希望能夠考上配槍女警,争取拿到比文職更高的薪資。
她的逆襲不是一夜翻身,而是在泥沼中對自己不斷磨煉。
TVB 職場劇最直白的表達就是,在職業上,男女其實都一樣,正如主題曲《女人本色》所唱:
" 不必裝蠢,做女人不應甘心去作花樽,把握青春 "
1997 年的律政劇《壹号皇庭Ⅴ》是蔡少芬的首部職場劇,在《妙手仁心》裏,她又化身幹練樂觀的急診室醫生唐姿禮 Jackie。
拿下視後成爲 TVB 四大花旦之後,《陀槍師姐 3》更是頂替了關詠荷出演女主 " 衛英姿 ",演出了蔡少芬式的女警 feel。
宣萱和陳慧珊一樣,有自己的知性美,特别是 OL 着裝,都透露着一股英氣。
最早期角色,脫離不開《壹号皇庭》中的女律師 " 程若晖 ",職場女性形象也是在此劇确立,自信、冷靜、堅強的同時,也保留了自身的純真。
在職業上,辯護思路清晰,有理有據,對于當時還小的我們來說,很難不愛上。
冷知識:王菲當年也出演過《壹号皇庭Ⅱ》。
《刑事偵緝檔案 4》裏的武俏君,作爲警隊的心理專家,專業理性,也不是沖動的人。
在面對感情上執拗深情的徐飛,最後也隻會說出:
" 徐飛,這個世界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别的東西。"
郭可盈扮演的職業女性,經典的代表作莫過于是《刑事偵緝檔案》和《談判專家》。
《刑事偵緝檔案》裏她是有極高正義感、聰明勇敢不畏懼的女記者高婕。
《談判專家》中,郭可盈又是巾帼不讓須眉的高級督察 " 簡潔 "。
在長輩的言論中,她最讨厭 " 女孩嫁好人最實際 " 的說教,獨立自主的行爲作風,也鋪墊了她 " 女強人 " 的鮮明形象。
早期 TVB 職場劇能成爲多年來無法超越的經典,是因爲它始終把 " 專業技能 " 放在第一位,職業信仰也高于一切。
無論是哪一行的職業,作爲觀衆你總能接收到人與人之間那種真摯的感情,編劇在職業的描繪中,通過角色的喜怒哀樂告訴大衆這份職業所帶來的價值是什麽。
香港這些明星是敬業,但他們的敬業也無法救港劇口碑。
這幾年能留下較好印象的港劇,都是醫療題材:《白色強人》和《星空下的仁醫》。
《白色強人》一開始提及的《醫療草案》其實就是香港醫療改革,希望解決公共醫療需求和資源嚴重不足的矛盾。
在醫療草案改革失敗後,第二季的《白色強人》又開始讨論《全面開放藥物名冊草案》,主張爲罕見病患以廉價提供藥物,希望不會有人因爲買不起昂貴藥物而等死。
《星空下的仁醫》則是首部小兒外科爲題材的醫療劇,也是鍾嘉欣的回巢之作。
以醫療事故開場,通過醫生的故事,也體現了醫院内部的權力鬥争和外部的政治鬥争,但與此同時,醫療的相關知識也做的到位。
去年鍾嘉欣也被稱爲視後的最熱門人選,TVB 頒獎禮當晚也賺足了熱搜和關注度。
隻是沒讓大家失望的是,TVB 一如以往地令人無法理解:視帝譚俊彥,視後林夏薇。
香港人過去那種甘苦如饴的精神,在如今劇集中的展現是越來越薄弱。
作爲從小就看 TVB 的蟬主來說,現在的香港職場劇其實也沒有像網上說的領先内娛一萬個車道這麽好。
如果硬要和内娛比的話,充其量也隻是爛船還有三斤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