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FP)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 老百姓對資本市場實際上是沒有失去信心的,雖然現在沒有任何熱錢,但還是有相當的投資者認爲市場是可以投資的。"9 月 27 日,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勁在解讀 2023 年第三季度《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稱。
從年初至 8 月末,國際資本市場相當強勁,标普 500 上漲 17.4%,德國 DAX 上漲 14.5%,法國 CAC 上漲 13%,日經 225 上漲 25%;我國股票市場表現平平,上證綜指僅上漲 1%,滬深 300 下跌 2.7%,恒生指數下跌 7.1%。
本期統計的投資者對 A 股的預期比上期有小幅下降,約 70% 的受訪者認爲 A 股會上漲 ( 散戶和金融業分别爲 63.2% 和 85.3% ) ,比上期下降 4.3 個百分點 ( 散戶和金融分别下降 5.1 和 2.5 個百分點 ) ,比 2022 年 10 月末提高 5.9 個百分點 ( 散戶和金融分别提高 8.5 和 3.8 個百分點 ) 。
《報告》認爲,受訪者對股市的預期沒有出現明顯回調,主要源于對估值的信心,以及對經濟增長的穩定預期。大多數投資者 ( 約 88.8% ) 認爲 A 股價格基本合理甚至偏低,約 58.5% 的投資者認爲未來 GDP 增速能夠超過 5%,比上期下降了 0.9 個百分點。
短期需更強有力的貨币政策
" 目前我國的财政和貨币政策刺激仍偏保守,特别是貨币政策。"《報告》顯示,自去年以來,人民銀行四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022 年兩次,今年兩次,加權平均存款準備率從 2022 年初的 8.4% 下調至目前的 7.5%,降息的幅度較小,1 年期國債收益率僅從 2.1% 下降至 1.9%,1 年期 AAA 級公司債到期收益率從 2.8% 下降至 2.4%。由于房地産市場的大幅下挫,金融機構即使能獲得資金也可能因爲風險考慮采取保守的策略,因此很難對市場産生有力的支撐。
" 現在遇到的情況非常嚴峻,首先還沒有到零利率的狀态,即使到了零利率以後,還是可以用量化寬松的政策再來刺激。" 劉勁認爲,雖然今年人民銀行已進行了兩次降息、兩次降準,但仍有足夠的政策空間。
" 爲了扭轉市場下挫的壓力,短期得有更強有力的貨币政策穩住樓市;長期則要靠改革開放、靠民企的活躍。"《報告》認爲,房地産拖累了中國經濟的複蘇,房産作爲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主要的财富來源,房地産行業下滑一定會拖累總需求。
投資者對房地産預期創新低
" 本期,投資者對房地産的預期繼續保持悲觀态度,希望減少投資房地産的人數占比進一步增加。"《報告》顯示,散戶對房地産的預期自 2020 年 8 月以來一直呈現下降趨勢,金融業之前比散戶要樂觀許多,但是在本期調查中,金融業也明顯下調了對房地産的預期。
投資者對房地産的信仰正在快速被打破。本期已有不足一半(約 47.6%)的投資者認爲未來房價會上漲,比上期下降 5.1 個百分點,比 2020 年 8 月下降 25.8 個百分點。對房價的預期回報率是 -0.2%,比上期下降 0.9 個百分點,比 2020 年 8 月下降 4.5 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願意投資房地人數自 2020 年 8 月以來持續大幅下降,本期,願意投資房地産的淨增加人數占比爲 -31.7%,比上期下降 4.4 個百分點,比 2020 年 8 月下降 32.5 個百分點。
約 47.6% 的投資者認爲未來房價會上漲(數據來源:長江商學院投資研究中心)
" 顯然現在不是一個投機的時代。" 劉勁表示," 當前國内外充滿不确定性,投資需要分散風險。提振經濟的關鍵短期需要政府加大經濟刺激政策,長期需要給民營企業更多信心。隻要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市場就會有很大的變化,經濟一定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