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集度嗎?就是那個百度、吉利一起搞的汽車品牌。
在意外缺席今年上海車展後,大家都以爲集度涼了。
但在 8 月 14 日,吉利集團宣布推出旗下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 " 極越 " ,持股比例爲吉利 65% ,百度 35% 。該品牌首款車型 " 極越 01 " 和之前的 " 集度 Robo-01 " 對比下來,不能說完全一緻,隻能說一模一樣。
好家夥,你濃眉大眼的吉利居然也整狸貓換太子這出。車還是那輛車,人還是那批人,品牌換成了極越,持有的股權還增加了。
而集度則轉型爲技術供應商,專門爲極越提供技術支持。負責造車的 toc 業務會全面轉移給極越公司。
總結下來,就是把專業的活派給專業的人。分工布局調整成極越負責對外,主導品牌的經營管理、市場布局;吉利負責汽車的生産制造;而集度則作爲百度技術的提供方,主要做産品定義和科技研發。
繞這麽一大圈成立新品牌,圖啥?
說到底還是爲了造車的準生證: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
那像百度、吉利這樣的行業巨頭,給集度弄個資質有這麽難?
别說,還真是。
在現有的政策下,想要獲得資質,方法不外乎三種:借殼、買殼、造殼。分别對應讓其他車企代工、買個現成資質自産,以及先建廠再申請新資質。三個副本的難度也是依次遞增。
在新勢力發展初期,借殼代工是最簡單快速的量産路徑。
将這種模式走得最成功的就是委托江淮代工的蔚來。從 2016 年至今,除了限量超跑 EP9 之外,所有蔚來車型都産自蔚來江淮先進制造工廠。每一輛蔚來在出場時還都會在車尾貼上 " 江淮汽車 " 的制造商尾标。經過數次升級改造,江淮蔚來工廠的理論産能已經逼近 30 萬輛每年。
但是車企之間的代工合作,并非每次都像蔚來、江淮這樣順順利利、長長久久。
比如小鵬初期也是借了海馬汽車的殼來代工小鵬 G3 。效果就有些差強人意,不論是裝配工藝還是生産效率都隻能說一般。
代工廠不給力,就隻能出錢買殼,通過收購老車企來獲得資質。
2020 年 3 月 19 日,小鵬以 1500 萬元的 " 白菜價 " 收購了福迪汽車的全部股份。在拿下福迪的造車資質後,小鵬自建的肇慶工廠才得以順利投産。
與小鵬類似的還有理想。2018 年 12 月,理想斥資 6.5 億元買下力帆汽車。拿到力帆造車資質的理想迅速在常州工廠開始投産理想 One ,後來的 L7 、 8 、 9 也都有在這個工廠生産。
其實到了買殼這個階段,新勢力們想買的就隻是造車資質,除此之外從工廠到技術用的都是自己的,但卻還是有鍵盤俠會說三道四。
爲了徹底堵住噴子的嘴,更爲了進一步提高産能,越來越多的新勢力開始邁出最後也是最難的一步:自己建廠造殼。
像是小鵬的廣州工廠、理想的北京工廠,它們的生産資質都是靠自身硬實力申請下來的。四舍五入也可以說是得到官方的認可了,看誰以後還說新勢力是 PPT 造車?
回到極越這邊, " 集度 ROBO - 01 " aka " 極越 01 " 這車,早就定型了,就連商場展廳都已經開了好幾十家。本來是計劃委托吉利汽車代工生産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代工政策突然收緊,要求委托與被委托雙方都要有造車資質才行。這次變動把百度、吉利兩邊都整懵了,隻能重新開始慢慢談。
好在最後結果是好的,新成立的極越作爲吉利旗下的子品牌,可以直接拿吉利的資質造車,沒有像 " 自遊家 " 那樣因爲資質問題胎死腹中。
無獨有偶,作爲雷軍 " 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 " 的小米汽車,也是卡在了造車資質上。
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正式立項,從此之後就開始傳小米要收購寶沃 " 買殼 " 。但在今年年初,大半個身子已經在棺材裏躺平的寶沃,突然自行申請了注銷資質,甯可作廢也不願意把造車資質賣給小米,這波操作屬實是看不懂。
現在留給小米汽車的,貌似也就隻有自己申請資質造殼一條路了:落地北京,自建亦莊工廠。
造殼雖難,但最近小米汽車看起來進度喜人,雷總已經親征新疆帶隊給小米汽車做夏測了。但反觀百度這邊,就有點尬。
在集度時代,百度是大股東,談到吉利與百度合作的汽車機器人項目時,業界都會習慣性地稱之爲 " 百度造車 " 。現在極越的大股東成了吉利,雖然産品定義還是交由百度的團隊負責,但最終拍闆做決策的應該會是吉利這邊。
屋漏偏逢連夜雨,百度的 Apollo 智駕系統,上車後的實力好像也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麽強。
按照百度的說法,他們的智駕從一開始就是奔着 L4 、 L5 的全自動駕駛去的,在 Robotaxi 無人出租車上也做了大量驗證。後來受制于法規才降格成了 L2.9 的 ANP 3.0 ,聽起來是強無敵。
正巧,脖子哥這兩天借到了一輛新岚圖 FREE ,它也搭載百度的 Apollo 智駕。試了一圈發現這輔助駕駛是有點緊張刺激在身上的。
這套系統的控制欲略強,在僅開啓車道預警的情況下,一旦速度高于六七十,稍稍偏離車道中心它就會跟駕駛員搶奪方向盤,反應多少有些過度。
在測試自動泊車功能時,它的側方停車水平也是一言難盡,前後挪了三把還是将小半個車身留在了線外。總體試下來很難給到駕駛員信心,隻能說智駕這塊,百度最好還是再打磨打磨。
但就算智駕暫時沒達到預期,吉利也不太可能抛棄掉百度這個隊友,因爲極越造的不隻是車,更是汽車機器人。
極越 01 之所以自稱是汽車機器人,核心是它會搭載百度的文心一言AI 大語言模型。
這東西吉利想要抄去是有點難度的,甚至國内在這塊能和百度過過招的都沒幾家。在大模型上車後,語音助手或許能變得更拟人。當獨自開車無聊時,可以跟它講閑話唠嗑;在不開心時,可以讓它講笑話聽。
雖然脖子哥個人覺得和車機聊天有點怪,但轉念一想,如果以後能将文心一言接入智駕系統,或許還能讓智駕學習并模仿車主的駕車方式,好像有點香?
而且智能化這塊一直都相對是吉利的短闆。之前領克和極氪的車機之前都是被車主們追着打,極氪自己的 NZP 輔助駕駛也是跳票了兩年後才上線内測。現在能在極越這兒跟着老師傅百度取取經也挺好。
所以脖子哥認爲,極越也許成不了極氪 001 那樣月銷破萬的爆款,但它或許能作爲百度、吉利雙方技術交流的平台,把AI 、智駕、整車等等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融合起來,一起摸索汽車未來的形态。
這麽看,說不定這兩家大公司還會一塊兒走挺長一段路。畢竟造車不全是打打殺殺,更多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