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最近這幾年的國産影視,實在是要把 " 姐弟戀 " 這個題材盤出包漿了。
其中肯定是有做得好的,比如秦岚《理智派生活》裏與男下屬因工作而日久生情,相對而言就比較幹淨清爽不油膩;
也确實有提起就想皺眉,值得撈出來 " 鞭屍 " 一下的:
比如同樣是秦岚主演的《芳心蕩漾》裏,與王子異那段姐弟戀。
女主清早醒來發現一陌生精壯男子莫名其妙出現在酒店床上,對方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你昨晚棒極了 "。
然後一吻定情,堪稱 " 癡漢式 " 死纏爛打追到姐姐家門口(真的不是性騷擾嗎嗎嗎…)
即便女主是套路自己親爹拿到性侵女下屬證據,導緻親爹畏罪自殺的 " 對家 ",這個弟弟仍然相當癡纏,親爹葬禮還沒辦完就對姐姐窮追不舍……真 · 父慈子孝。
有他這個好大兒,爹真的會被孝到。
後面結局就不談了,整個狗血邏輯對觀衆來說不亞于五雷轟頂,像是吸油煙機上累積了 3 年沒洗過的陳年老油,秦岚再美也抵消不掉男主的油。
包括且不僅限于前陣提到的《轉角之戀》,塑料濾鏡加迷惑劇情,把我雷出 PTSD 的後遺症。
各種 " 姐弟戀 " 系列都市雷劇,不得不懷疑編劇不僅沒上過班,還沒談過正經戀愛。
而在最近,另一部姐弟戀題材電視劇《愛情而已》又雙叒上線了……
在看到這部劇上熱搜那會兒,蟬主多少是帶了一點 " 我替人民看爛劇 " 的舍生取義覺悟去的。
掃雷要徹底,但當我一口氣連夜看完了最新更新的 10 集之後,唉……等等?
有點意思。
揭掉 " 高配人類 " 的皮,
懸浮的假大空落地了。
如今的都市劇到底懸浮在哪兒呢?
自從大女主的風刮到了都市劇,劇中除了出身貧苦的反派外,就不剩幾個普通人了。
男主們的标配,要麽是書香門第的高知海歸,要麽是霸道總裁……或者霸道總裁他那不思進取的叛逆兒子。
而女主雖然 title 各異,在律師或公關或互聯網行業,擔任職位副總或總監或合夥人。無一例外都是一臉傲嬌,揮斥方遒,走路帶風的女精英。
自高級轎車出,未見其人先露美腿,一雙尖頭高跟鞋噼裏啪啦,在辦公室走出遇神殺神的氣勢。
總的來講,人物高開高走,沒見什麽成長性,隻有一堆 " 高配 " 男男女女的擱那愛恨情仇,做仰卧起坐。
但真正經曆過生活毒打的社畜就會清楚:
戀愛沒那麽容易,錢也不是那麽好搞!
而這也正是吳磊和周雨彤主演的這部《愛情而已》能在一衆矮子裏拔高個的原因——
沒有 " 一切都好隻欠煩惱 " 的成功男女擦出火花,隻有兩個落魄焦慮的異性抱團取暖。
女主角梁友安,32 歲,單親家庭。
表面上看是做事麻利,面面兼顧的總裁特助,作爲左膀右臂,深得老闆信賴,在其他同事面前說得上話,看似風光無限。
實際上因爲她做事太周到,老闆不肯放她轉崗到業務部去做項目帶團隊,愣是在四舍五入等于 " 老闆秘書 " 的職位上耽擱了 N 年。
眼看其他和自己同一起跑線的同學都步步高升,能獨當一面,梁友安被同齡人狠狠抛棄,陷入年齡和職業焦慮。
還因爲替老闆從公事到家庭日程安排,24 小時 standby 處理狀況,熬出子宮内膜異位囊腫,要麽盡快懷孕,要麽做手術切除。
女主這種職場夾心餅幹,看不到未來,但又沒那麽差,高不成低不就的 30+ 焦慮職場女,像極了每個在格子間營營役役的打工人。
而男主宋三川,也真沒有什麽主角光環可言。
22 歲,一個落魄的吊車尾羽毛球運動員,生父不詳,生母因病遠走,孤苦伶仃跟着後爹生活。住城中村筒子樓,日常靠當馬拉松領跑員等兼職來賺錢。
作爲運動員,他年紀雖小但也焦慮,因爲生母離開留下的心結成爲比賽時候的夢魇,每逢大賽打到 18:18 就發作,技術一瀉千裏,喜提 21 連敗。
因爲不出成績所以早早被教練放棄,性格孤僻的他常年坐冷闆凳,頻繁被技術最好的隊友碾壓霸淩,也隻能忍氣吞聲,一忍再忍。
如無意外,一年後等合同到期,成績吊車尾的宋三川就會被末位淘汰。
但……還真有意外。
被群嘲的姐弟戀,
該怎樣談才不招人嫌?
《愛情而已》是曾推出過爆款劇《三十而已》的檸萌影業旗下的新作。
年齡差整整 10 歲的男女主角,因爲工作相識,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加深了解,互相吸引,共同成長爲能爲對方擋槍,能把後背交給對方的戰友和愛人。
爲什麽說《愛情而已》不會辣眼呢?
大概就是因爲它人設加分,布景真實,情節落地吧。
不是什麽閃光富二代 vs 職場白骨精的曠世絕戀,而是兩個有所長但也有憂患的普通人,腳踏實地工作生活,在職業困境中闖出另一種可能性;
更沒有那種 " 月薪 5000 打工人但住有大浴缸和落地窗,擡頭望東方明珠塔 " 的魔幻劇情。
劇中不加濾鏡,實景拍攝,住的就是繁華都市裏的寒酸城中村。
私人安裝的低矮電線胡亂搭建,潮濕的街道狹窄到沒法并排走 3 個人,各種嘈雜小店占道經營,地上鋪塊布就開始賣菜的大嬸,爲畫面增添了足夠落地的生活感。
男主角吳磊大部分時間都是素顔,穿着體育生特有的背心和大褲衩,淌滿汗水,走出城中村回到訓練隊裏烏煙瘴氣,雜物亂堆的男生宿舍……
男女主角見面約會是在體育場,在街心公園,在吃小馄饨的地攤,在山頂跑道。
(除了男女主角的優越顔值外)怎麽說,太寫實了。
活生生就像咱們下班回家,會在相熟的店裏打包一份炒飯或快餐,随手買把菜挑幾個水果拎上樓的場景。
也正因爲這些布景,人物才是活生生的,角色的痛苦才能有呼應,人設被觀衆認可之後,代入感才會有,後續的姐弟戀才真實。
而就連男女主角的 " 心動 ",也循序漸進,有迹可循。
見面第一次是關于兼職費的博弈,第二次女主誤以爲他上門敲詐,險些翻臉,但沒有因此鬧成歡喜冤家,女主角憑着圓滑周到的職業态度,迅速道歉把炸毛小狗摸順。
總體而言,劇情是平和,順滑,合乎邏輯的,不狗血,生活流。
男主作爲小狼狗,除了報複偷瞄女主胸口的隊友,踢其下水,替女主報仇這些基本操作外,劇中更動人的是用來鞭策隊友,也用來自我勉勵的運動精神。
" 競技體育就是拿實力說話,技術不如人就躺平任嘲。"
是面臨新的工作 / 轉型機會,互相鼓勵督促,在另一個人尚且猶豫不決的時候,推對方一把,幫助 TA 向前一步。
而綿密的愛意是穿插在職場打拼、運動圓夢、自我實現之中的。
比起其他冤家路窄,一見鍾情,從異國追到家門口;
甚至先婚後愛,先睡再愛,一切情節圍繞愛情打轉兒,甭談職業精神光顧着親親抱抱舉高高的狗血情節,《愛情而已》就真的" 清淡 "太多了。
比如前陣大熱的《愛的二八定律》,撇開一開篇女主角單身佯裝已婚,閉眼找了個陌生男子的圖片 P 成結婚證,最後遇見正主的奇妙開場。
劇中還不乏許多類似情景:女主律師案子沒接幾個,每天繞着女上司撒嬌讨好,去各種宴會和飯局;女主連自己主業都沒能搞懂,還得外行的男主下場指點迷津。
(一下沒刹住車,這篇掃射面太廣,騷瑞兒 ~)
主打的就是一個:以愛情的開展爲重點,編織各種巧合把男女主角繞進去。
但往往忽略了 " 人 " 的打造。
撇開編劇大開金手指,給男女主角疊加的香車寶馬、牛逼頭銜、錦衣華服、高大上朋友圈、全靠口述的彪悍履曆以外,男女主角除了談戀愛,還得呈現:
TA 除了外表還有什麽特質?
有沒有什麽夢想和個人追求?
爲了實現目标付出到什麽程度?
面臨兩難考驗會做出什麽抉擇?
說白了,就是塑造一個立體鮮明有魅力的角色,先讓觀衆愛上 TA,然後主角的互相吸引才能順理成章。
在主角不談戀愛的時候,吝啬花費筆墨去描述 TA 的表現,隻能落了刻意。
《愛情而已》迄今劇情發展到這,還沒發現明顯的雷(如果後續翻車的話,改天再罵),大家按需觀看。
三十而已,愛情而已,一個用詞 " 而已 ",足見它的輕巧微妙。
别把年齡當攔路虎,邁過那道被世俗标記的坎;
别把愛情當主食,讓它成爲支持自己更好的精神燃料,而不是拖累人生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