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TMC 動力 " 關注我
作爲汽車圈的從業人員,去日本就必然要去豐田,因爲它不僅僅是全球産銷量規模第一的車企,更是全球最會賺錢的車企,這可不是特斯拉等新勢力口中如過山車般的市值和流量。
作爲豐田的發源地,也是其重要的生産基地,名古屋是一個很少出現在日本旅遊目的地推薦目錄的城市,卻是汽車工業旅遊的絕佳去處。
名古屋還有一個以豐田命名的城市——豐田市,這裏坐落着豐田數家整車制造工廠,也是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等海外工廠的母工廠。
在名古屋這座城市,你能看到的汽車幾乎清一色都是日本品牌,而其中數量較多的就是豐田品牌,大部分車型還是中國市場難得一見的微型車和小型車。
豐田與名古屋的故事,或許可以給中國部分二三線車企和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帶來一點啓發。
作爲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幅員遼闊的地域帶來豐富而複雜的用車場景,日本的經濟車型、北美的越野偏好,以及歐洲的新能源傾向,都能在這裏找到相類似的細分市場,仿佛就是全球汽車市場的縮影。
不是所有的車企都可以成爲全球車企,也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應該發展全品類車型。
在特定的市場,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緻,讓其他人無法輕易染指,這或許是極其内卷的中國車市應該引發的思考。
五菱在 MINI EV 和面包車之外大力開拓新市場,比如此前火遍全網的星光,而專注 SUV 多年的長城汽車則進軍 MPV 市場,計劃重拾放棄多年的轎車市場,吉利更是倡導多生娃的全球策略。
全新的市場成爲各大車企突破限制、化解内卷的方法之一,卻大概率是流量勝過銷量,更多是刷存在感,稍有不慎就會走進了自己設下迷魂陣,丢失了原先的優勢。
豐田和本田兩大日系汽車品牌在日本市場擁有絕對的領導地位,豐田在名古屋的地位更是無人撼動。
将豐田在名古屋的故事情節複制到中國市場,或許無法複刻一個全球的豐田,但再造一個名古屋的豐田,對于地方經濟、車企和用戶而言,怎麽看都是三方得利的美好故事。
放眼中國市場,東北的一汽、華東的上汽、華中的東風以及華南的廣汽,它們都是當地的經濟支柱,但其汽車産品距離成爲本地用戶的絕對首選,還有很大的進步和改善空間。
開放的市場原本是要讓充分的市場競争帶動産品的升級和市場的快速增長,如今卻很容易變成了重複投資和産能過剩。
中國汽車市場體量很大、層次很豐富,它似乎可以容納不計其數的自主品牌和跨國品牌,這裏有更多的細分市場,值得小部分車企專注鑽研,打造獨特優勢,比如五菱 MINI EV,長城坦克越野和傳祺 MPV 等等,都是車企耕耘細分市場的成果。
各大車企在推出更豐富的車型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更應該與當地社區實現融合發展,将當地市場當作一個小目标,打造差異化品牌優勢,從而赢得市場競争優勢,或許就不再有内卷的焦慮了。
比如,我們熟悉的豐田或許是卡羅拉、凱美瑞和 RAV4 等全球車型,然而,在日本本土市場,豐田還有更多專屬的小型車和微型車讓其赢得全球統治地位。
比如,卡羅拉在日本本土有專屬的車标,有轎車、SUV、掀背車和休旅車等等豐富的車型,而凱美瑞則是已經宣布在日本市場停售了。
全球第一的豐田,依舊可以爲各地市場推出差異化産品,成爲一個個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對中國車企而言,不管是專注于自己擅長的細分市場,還是全力開拓海外市場,深刻理解這一點尤爲重要,避免陷入迷茫與随波逐流。
在汽車制造和銷售之外,日本的汽車租賃業務也非常發達,這是銷量的來源之一,也是展現企業形象和産品質量的最佳舞台。
在名古屋站這座繁忙交通樞紐,随處可見各家車企的官方汽車租賃店鋪,絡繹不絕的客戶以及車況極其良好的汽車,也是一條絕佳的廣告片。
看回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曾讓汽車短時租賃短暫興起,卻更像是一場騙補和融資遊戲:沒有統一的品牌形象,車況參差不齊,甚至更多是糟糕的衛生狀況,讓人不想再來第二次。
各大汽車經銷商推出的代步車和出行業務,都是基于 4S 店的補充業務,不管是宣傳力度、租賃手續、服務水平還是場地的便利性,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對車企而言,一個擁有完善網點和良好服務水平的汽車租賃業務,不僅方便用戶出行,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免費廣告和營銷活動。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買車養車,當汽車租賃足夠便利,再加上特定會員政策和良好用車體驗,或許就是最好的獲客方式,這可比向汽車垂直平台索要購車線索要體面得多了。
最後的最後,講一講老生常談,卻也容易跑偏的汽車服務體系。
作爲自營售車的始作俑者,特斯拉讓線上下單購車成爲了時髦的選擇,然而,在汽車功能科技化的同時,汽車購買和使用的全流程也容易陷入冰冷的機械化陷阱。
隻要是有人參與的場景,特别是服務的場景,一旦全面推給 AI 人工智能和無人化,很容易引發用戶的不良體驗,比如 AI 客服和無人化下單等零感情交流已經引發無數的公關災難。
走進線下店鋪,不管是看一看實車、現場的體驗布置,還是銷售人員的講解和服務,都可以更直接地感知一個品牌,它究竟是否值得信任。
買車不是簡單的在線上付錢、等待交付的簡單過程,而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汽車生活,這個品牌和這家車企能否存活同樣的生命周期先放在一邊,但一個匹配的服務體系,對于一輛汽車的使用體驗尤爲重要。
很多時候,親眼見到一款車型,與銷售人員面談,或許就足以讓你選中那款屬于自己的愛車。
中國汽車正站在汽車曆史發展的最高點,質量和銷量持續提升,産品也越來越豐富,然而,要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号召力,就不能僅僅隻有産品,更需要包括服務、後市場和附屬市場等整個體系的革新與發展。
在汽車制造自動化、AI 人工智能和汽車智能化的背景下,我們不應該錯誤地認爲人的作用被弱化了,而是應該讓人占據更爲重要的地位,在産品日益同質化的當下,這是赢得用戶的關鍵。
中國汽車必定會出現下一個全球化的豐田,是比亞迪、吉利和奇瑞等明星車企,在這之前,我們需要更多屬于名古屋的豐田,比如廣汽傳祺和五菱等車企。
如果中國車企有内卷的焦慮,也無法抽離,或許是時候應該想想自己在全速前進的過程中,是否已經變得無異于常人?
—— 全文結束 ——
看完記得關注 @TMC 動力
及時收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