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國産劇,引發熱議。
以性侵案爲焦點的《不完美受害人》。
周迅飾演律師,爲女性維權發聲。
而林允飾演的性侵受害者,卻被罵慘了。
由于她曾經收上司的禮物,并且在對方圖謀不軌時,沒有強硬地拒絕和反抗。
維權過程中,看起來立場不堅定,左右搖擺。
所以被不少人罵「又當又立」「像神經病」。
不過魚叔今天想聊的不是這部劇,而是 36 年前的一部國産片。
同樣聚焦于「像神經病」的不完美受害人,以及傾囊相助的女律師。
不同的是,它被拍成了一部恐怖片。
當年吓到了很多人,也驚豔了很多人。
本期奇案放映室,就來看看這個恐怖版的「不完美受害人」——
《午夜兩點》
本片中的不完美受害人,名叫方亞萍。
扮演者張閩,是 80 年代紅極一時的演員。
在《城南舊事》中飾演的「瘋子」秀珍,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然而幾年後,正處在事業巅峰期的她選擇退出演藝圈,留學深造。
30 年過去,仍讓很多影迷倍感遺憾。
片中的女律師肖琦。
扮演者是當年因《孽債》《北京人在紐約》大火的女演員嚴曉頻。
至今仍活躍在熒屏上。
巧的是,今年她還參演了《不完美受害人》,飾演師母一角。
故事從一樁離婚案說起。
一日,方亞萍找到律師肖琦,拜托她幫自己打離婚官司。
原因是,丈夫家暴。
她說,因自己身體虛弱,生不了孩子,丈夫就天天拳腳相加 。
手臂留下了大片青紫色的傷痕。
肖律師看得心生不忍,立刻接下了這樁案子。
可沒想到,開庭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麽回事。
法庭上,丈夫曹東明一再表示,自己很愛妻子,從沒動過手。
保姆也極力作證,一直替丈夫說話。
「可不能冤枉好人啊,方亞萍身上的傷不是曹東明打的!」
法庭上下人們相互對視,滿頭霧水 。
保姆繼續作證。
前幾天晚上,方亞萍進了浴室後遲遲沒有出來。
她聽到裏面傳出奇怪的聲音,出于擔心就去鑰匙孔裏看了一眼。
沒想到,居然看到方亞萍拿着根棍子自己打自己。
這一證詞讓法庭上每個人都大爲震驚。
肖律師尤其難以置信,她轉過頭質問方亞萍。
方亞萍沒有爲自己辯解。
鏡頭給了她一個特寫。
隻見她神情恍惚,面露難色,似乎想說些什麽,卻還是緩緩低下了頭。
繼而,她眼眶泛潮,嘴唇不住顫抖着,昏倒了過去 ……
難道,她真是個騙子?
急診室門口,丈夫曹東明卻說,妻子要離婚是因爲不想拖累自己。
這是什麽話?
曹東明給肖律師和審判長看了一張紙。
那是方亞萍的精神疾病診斷治療書。
他說,妻子因爲母親去世,精神受到強烈刺激,不幸患上了反應性精神病,生活已經無法自理 。
他一再懇求肖律師不要再提離婚之事。
「我怎麽能在她患病期間幹出不道德的事,和她離婚呢?」
肖律師沒有理由拒絕。
因爲,法律明确規定,精神病患者沒有民事行爲能力,不能作爲原告提起訴訟。
法院即刻終止了方亞萍的離婚訴訟案。
然而,事情還沒完 ……
次日,肖律師又收到了方亞萍的一封信。
信中,她爲之前的謊言道歉,承認自己僞造證據欺騙了她。
但後文中,她又急切地表示,「救救我 ……」
「能否離婚,對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事。」
正如《不完美受害人》中讓人捉摸不清的趙尋。
方亞萍僞造證據,向有意幫助她的人撒謊,但她憂郁、痛苦的神情又如此真切。
作爲一個正義感很強的律師,肖琦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冤案。
而且她覺得,方亞萍的來信,思路清晰有條理,不像發病狀态下寫出來的。
掂量一番後,她還是決定,再好好查查這件事。
她想先弄清楚兩件事。
第一,方亞萍到底有沒有精神病?
肖律師來到方亞萍家裏,進一步調查。
那是一棟古老的雙層小洋房。
明明是大白天,方亞萍卻還在睡覺。
據保姆解釋,她半夜又發病,大喊大叫,白天才睡下。
——那她大喊什麽呢?
——她喊,家裏鬧鬼了 ……
正說着,樓上傳來一陣凄厲的尖叫聲。
原來是方亞萍做噩夢了。
醒後,方亞萍講起自己昨夜「見鬼」的可怕經曆。
半夜兩點,她聽到樓下傳來奇怪的敲門聲。
她伸手去開燈,燈卻不亮。
摸黑下樓後,借着微弱的月光,她居然看到已經去世的母親,突然從床上坐了起來……
還沒等肖律師安撫好方亞萍的情緒。
丈夫曹東明回家了。
見到律師,他明顯不高興,表示妻子不适合見人。
這樣的态度又讓肖律師覺得可疑。
這就不得不繼續弄清第二個問題,方亞萍和曹東明的夫妻關系究竟怎麽樣?
保姆說,方亞萍的母親去世前,兩人關系很好,後來方亞萍生了病後,才鬧着離婚。
但方亞萍親口說,丈夫出軌,出軌對象叫楊妮。
這一點在曹東明的朋友那裏得到了證實。
原來,楊妮是曹東明的初戀。
兩人曾是下鄉時共患難的情侶。
但回城後,楊妮離開他嫁給了一個富商,後又被抛棄。
多年過去後,她和曹東明偶然相遇,舊情複燃。
相處一段時間後,楊妮才得知對方已經結婚。
楊妮氣得不輕,就此與他一刀兩斷。
曹東明顯然還惦記着初戀,那麽爲什麽不願意離婚?
這并非是出于對家庭的責任心。
而是對錢的貪欲。
據肖律師調查,幾年前,方亞萍的母親也說自己見了鬼。
那晚,母親喝了保姆沏的安神茶。
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
真相是,母親心裏守着一個秘密。
「房子裏藏着祖上留下的兩百兩黃金,鑰匙是一把十字架項鏈。」
母親将秘密告訴女兒亞萍,卻對女婿諱莫如深。
自此後,家裏三天兩頭夜裏鬧鬼。
母親臨終時,将作爲鑰匙的項鏈交給方亞萍,并對她伸出兩個指頭。
這一舉動被曹東明看在眼裏。
此後,「鬼」又纏上了方亞萍。
她總在淩晨兩點聽到詭異的聲響,看到一雙雙發着光的眼睛。
方亞萍的身體一日比一日虛弱,真成了精神病患者。
沒錯,一切「鬧鬼」的幕後主使,正是丈夫曹東明。
他爲了奪走财産,在保姆的協助下,殺死了亞萍的母親。
還準備用同樣的方法,漸漸殺死亞萍。
影片用獨特的鏡頭語言營造了方亞萍置身其中的恐怖氛圍。
漆黑的空間中,接連出現幾雙飽和度極高的紅、綠、藍色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給人陰森、詭異的不适感。
鏡頭飛速變換,眼睛在不同方位冒出,更顯危機四伏的窒息感。
還有,緩慢的運動鏡頭讓一雙大手逐漸靠近。
我們幾乎能完全代入女主緊繃的神經,随着她一起心跳加速。
她知道,隻有盡快離開丈夫,才能保護好自己。
但又唯恐自己被當成瘋子,法庭上也遲遲不敢說出真相。
聽人說涉及家暴、出軌,會更容易離婚,她便故意轉移重點。
這回,一切都說得通了。
在肖律師的幫助下,他們來了出引蛇出洞。
亞萍故意給曹東明機會偷走項鏈鑰匙。
曹東明也早已明白,老太太死前的兩根手指,指的是打開保險箱的時間。
午夜兩點,他蹑手蹑腳來到客廳的鍾表前。
進了密室,一會就捧着一堆珠寶出來。
那一瞬間,燈亮了,周圍站着警察和律師,将他抓了個現行。
此片出自女導演鮑芝芳之手。
這部影片也被認爲是中國女導演在恐怖類型上的一次大膽突進。
片中明顯可以感受到女性意識的自然傾瀉。
整個故事結構與《煤氣燈下》相仿,都是講一個女人在婚姻中如何被貪婪的男人打壓、隔離、控制,成了一個失去自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在角色塑造上,強化的不是女人的「瘋」,而是她的悲與懼。
方亞萍完全不是一個迎合窺視欲的瘋子形象。
每次鬧鬼時,鏡頭更多是呈現她的主觀視角。
依次推近黑漆漆的房間裏飄動的暗影、被月光照出了森森邪氣的鍾,借此渲染環境的可怖。
使人最大程度上代入她的處境,共情她的恐懼。
對女性形象的處理上也極爲豐滿。
比如,曹東明的出軌對象楊妮。
她曾爲了金錢背叛愛情,兩次被動插足别人的婚姻。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她最初對曹東明的絕情,無形中造成了曹東明極端渴望财富的扭曲心态。
但在這一條副線上,導演又用鮮明的曆史背景強化了楊妮身不由己的處境。
七十年代後期,她是最後幾批上調回城的知青,當時青年就業處在最困難時期,她爲生存不得已向金錢低頭。
「我們隻有默默地聽任命運的安排。」
但後來,曹東明再次用錢誘惑她時,已經脫離了曆史困境的楊妮立刻選擇與他分道揚镳。
片中幾位女性,都有着超越角色表層功能的人性閃光。
女律師強烈的同理心和追求正義的勇氣。
方亞萍聰慧、堅強,一次次被打壓後仍不失反抗的勇氣 。
實際上,包括家中保姆、出軌對象在内,她們都無形中構成了一個女性同盟。
她們各自提供的線索,拼全了一副女性受難圖,解救方亞萍于水火中。
很多導演不喜歡女性電影這樣的标簽,但鮑芝芳欣然接納這一稱呼。
「作爲一個女導演,我自然很喜歡拍女性電影,所以當女性世界展現在眼前的時候,必然會激發起一種創作意念,要深入到當代女性世界最神秘的層次當中去思考、去探索。」
她早年随一些著名導演拍片,擔任過謝晉的《牧馬人》的副導演。
獨立拍戲後,她的作品都十分大膽,帶着強烈的、自覺的女性意識。
《黑蜻蜓》講中國第一支時裝表演隊和模特的故事,肯定女性對美的追求和展露。
《金色的指甲》,甚至直白探讨了女性的性愛觀念,堪稱國産版「欲望都市」。
鮑芝芳并不孤獨。
80 年代,内地曾經湧現女導演創作潮。
她們用敏銳的女性意識,帶來了不少精彩紛呈的故事。
像黃蜀芹的《人 · 鬼 · 情》,彭小蓮的《女人的故事》,史蜀君的《女大學生宿舍》,李少紅的《銀蛇謀殺案》,陸小雅的《紅衣少女》……
類型不一,都是留名影史的經典。
回到當下,魚叔不由得生出感慨。
内娛的女導演,實在是太稀缺了。
《不完美受害人》就是由女導演楊陽主導。
之所以引發很高的讨論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部劇對女性困境的複雜性的正視。
沒有美化受害者,也沒有醜化加害者,沒有非黑即白的世界。
才更能突出個人真實的内心糾葛,揭示維權的道阻且難。
想必也離不開女性主創們對這一議題的深度共情和思考。
從這個角度而言,這部劇在國産女性題材中做出的嘗試堪稱大膽。
這兩年,許多熱門國産影視劇,都在性别視角上屢屢翻車。
本質上還是反映出,女性視角和女性經驗的匮乏。
内娛仍需要更多的女導演。
畢竟,曆史已然證明了,女性導演有能力撐起影壇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