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最話 FunTalk,作者|何伊然,編輯|王芳潔
美國西海岸的矽谷大裁員仍在進行中,東海岸的華爾街也撐不住了,寒意正在金融業蔓延。
近期,多家投行巨頭宣布了降薪和減員計劃,基本是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其中老牌巨頭高盛是最受矚目的一家。人力成本一直是投資銀行最為重要的成本開支,投行的光環正是來自于從業者的高薪。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裁員就是最快控制成本的途徑。
當地時間 1 月 9 日,消息人士透露,高盛集團預計将最多裁撤 3200 個工作崗位,約占員工總數的 6.5%。相比較矽谷裁員提供的緩沖期,華爾街裁員更為直接殘酷。據披露,收到裁員通知後,不少員工立刻失去了進入辦公區的門禁權限,30 分鐘之内就必須打包走人。
1 月 11 日,高盛新聞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 我們感謝所有員工的貢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中,我們需要為面前的機遇适當調整公司規模。"
除了縮減員工規模,高盛本年度獎金總額預計将削減至少 40%,公司大約 400 名合夥人的獎金甚至可能減半,且職級越高降薪幅度越大。年終獎縮水或讓部分員工選擇自行離職。
高盛的調頭來得有點急。
近三年,在資本市場不斷走高的大環境和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指引下,高盛屢屢宣布擴招。2019 年 -2022 年 9 月,高盛員工總數增加了 1.1 萬人,增幅高達 29%。
2022 年,全球金融市場呈現由 " 牛 " 轉 " 熊 ",道瓊斯指數、标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别累計下降 8.8%、19.4% 和 33.1%,美國債券市場創數十年最大跌幅,即便是專業的投資者保住本金已實屬不易。
2022 年,全球 IPO 數量同比下降 45%,募集資金同比下降 61%。業務量的縮減直接導緻投行的營收縮水。有統計顯示,華爾街銀行有關并購交易、股票發行和債券銷售的咨詢費用相較于 2021 年同期下滑近 40%,銀行業收入約減少 500 億美元。
2022 年 10 月,高盛公布了 2022 年第三季度财務報告。本季度淨營收 119.8 億美元,同比下降 12%;淨利潤 30.69 億美元,同比下降 43%。2022 年前三季度,高盛淨營收為 367.7 億美元,淨利潤為 99.4 億美元。
财報發布同時,高盛宣布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其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合并;資産管理和财富管理業務合并,公司旗下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借貸平台 Marcus 并入其中;交易銀行業務和銀行的金融技術平台組合成為平台解決方案部門,旨在提供一個安全、靈活、易于使用的交易銀行平台。
組織調整必然帶來人員變動。财報發布後,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 · 所羅門在表示:" 我們将進一步利用‘一個高盛’的主要運營模式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他在記者會上稱:" 我們準備略微瘦一下身。"
雖然官方力圖用輕描淡寫地形容淡化裁員的影響,但是高盛顯然是在 " 還債 ",為過去三年過于樂觀的激進策略和消費者業務不成功。
根據高盛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文件顯示,平台解決方案部門在 2022 年 1-9 月稅前虧損超過 12 億美元,而且每季度虧損都在加速。高盛估計,該部門三年累計損失接近 40 億美元。從信貸損失準備金數額的來看,最近一年損失将達到 20 億美元。
此前,高盛樂觀地認為消費者業務将在 2022 年實現收支平衡,但這一美夢已經破碎。知情人士稱,高盛高管們現在希望在 2025 年實現這一目标。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矽谷新銳們開始影響金融業的慣有格局," 占領華爾街 " 運動也給從業者思想上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為了得到聯邦政府的緊急救助,高盛從投資銀行變身成為商業銀行,前者以為大公司做金融咨詢和并購等業務著稱。
2009 年,美國第一家網上銀行 Simple 開始運營。随着科技金融平台在全球的快速滲透,老牌銀行業巨頭們也意識到必須擁抱互聯網金融市場,需要從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尖的位置走下來。
2014 年,高盛時任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接受了商業銀行業務負責人弗裡德曼的建議,成立了 " 馬賽克計劃 " 工作組,研究如何利用銀行控股公司的身份打造新的消費金融産品,強調 " 科技 " 對于各項業務發展而言都是一個中心點。
高盛不再專注服務于高端富豪和頂尖公司,而是要去做看似利潤微薄,市場卻更加廣大的消費者銀行業務,和最普通的民衆打交道。分析人士稱,高盛極力改變陳腐封閉的冰冷形象,力圖将自己定位成技術領先、為所有人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
2016 年,高盛推出消費者銀行業務 Marcus,向零售消費者提供貸款、儲蓄和存單等産品,推出了高利率的支票賬戶和面向奢侈品的信用卡。這麼描述或許有些距離感,若是簡單化解讀,高盛就是在美國大力做 " 個人網貸 "。
由于入局的時間較晚,市場競争已經變得激烈,高盛為了培養用戶粘性,不得不投入更高的成本,并且和各類公司聯手合作。
2015 年,高盛收購了擁有 160 億美元的存款以及 14 萬名客戶通用電氣在線儲蓄平台。随後将其納入到 Marcus 旗下,吸引客戶儲蓄。畢竟,存款對銀行來說是非常廉價的資金來源,通過放貸便能創造收入。Marcus 定制了各種貸款産品,包括家居裝修、搬遷、婚禮以及旅行等。
2018 年,大衛 · 所羅門在高盛掌門之争中勝出,他上任後對消費者業務給予了更大的支持。或許是為了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2019 年高盛放寬了對員工的着裝要求,不再必須身穿正裝,力圖營造更休閑的環境。
2021 年,高盛以 22.4 億美元收購主營裝修貸、房屋改造貸的金融科技貸款公司 GreenSky,GreenSky 上超過萬家的 " 先買後付款 " 店鋪就此納入到高盛旗下。Marcus 還和亞馬遜、沃爾瑪合作,為電子商務賣家提供資金;與通用汽車合作推出了信用卡,客戶購買通用汽車産品可獲得更高積分。
當然,高盛消費者業務最知名的合作無疑是和蘋果聯合推出的網絡銀行信用卡 Apple Card。2019 年 8 月,Apple Card 正式問世,主要用于 Apple Pay 服務。
2022 年,高盛和蘋果還擴大了合作夥伴關系,開發高收益儲蓄賬戶。據稱,未來 Apple Card 獎勵的 " 每日零錢 " 将自動存入儲蓄賬戶。此外,高盛正計劃向蘋果客戶提供 " 先買後付 " 的功能。
借助各個合作方的用戶積累和渠道,目前高盛消費者業務已經擁有 1400 萬用戶,存款額度突破 1100 億美元。
高盛獲得了想要的客戶規模,但是付出的代價也十分巨大。據估計,高盛在消費者銀行業務上投入了超過 50 億美元。
有機構推算,高盛為每位新的 Apple Card 客戶支付的費用高達 350 美元,Apple Card 零費用和透明定價的理念使得銀行利潤空間變小,花旗銀行正是因為對盈利模式的質疑放棄了與蘋果的合作。
大衛 · 所羅門曾表示,盡管目前市場沒有認可高盛在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但戰略正在奏效,最終将會給公司帶來複利式的回報。
然而,2022 年資本市場不景氣,這使得外界對高盛不計成本的押注金融科技和消費者業務的做法産生了更大的質疑。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指出,高盛平台解決方案部門 2021 年、2022 年累計報告的 30 億美元虧損絕大多數都來自 Apple Card。
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對經濟前景抱有悲觀态度,高盛消費者業務資産組合在當下正面臨大型 " 逆風考驗 "。
2022 年,高盛信用卡業務壞賬率接近 3%,超摩根大通一倍。更重要的是,高盛超過四分之一的信用卡貸款流向了 FICO 分數(美國個人消費信用評估)低于 660 的客戶。高盛消費者業務産品對壞債淨銷帳處于 " 高度敏感 " 狀态,這迫使高盛為未來潛在的信貸損失留出更多準備金。2008 年經濟衰退期,美國壞債率一度達到 10% 以上。
面對現實壓力,所羅門不得不将高盛業務中心聚焦于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産生穩定收入的業務。
組織架構調整後,Marcus 被放入了資産管理和财富管理部門,GreenSky 和 Apple Card 則被歸入平台解決方案部門,這就是高盛在延緩進軍零售銀行業務的步伐的表現,消費者業務在當前不能作為獨立闆塊而存在,也不會成為獨立的銀行品牌。所羅門表示:" 我認為現在是該謹慎一點的時候了。"
可能看到當前市場悲觀情緒占據了絕對上風,高盛在近期的研報裡顯示出了樂觀的态度,盡管其預計 2023 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 45%-55%,但轉折點或許也在接近:" 在壞消息還不斷冒出時,市場可能就已經觸底。"
為了轉型,高盛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代價,骨子裡缺乏互聯網基因使得高盛很難在技術上搶奪到話語權,在蘋果面前也更多是妥協借力。
從現有成果看,高盛接地氣的 " 個人網貸 " 發展道路顯然還算不上成功,将流量轉化為收益的變現之路是所有互聯網思維企業必須跨過去的一道檻,高盛的互聯網金融夢想還需要一陣子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