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産業家,作者 | 鬥鬥,編輯 | 皮爺,
5G、物聯網、AI、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讓生産、服務過程加速數字化、雲化。
但哪裏有利益,哪裏就有壞人盯着。一組數據是,國内大中型企業在過去一年内因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每家損失達 240 萬美元。而每年計算機及網絡犯罪活動帶來的損失超過 4450 億美元。
産業數字化在創造巨大價值的同時,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就成爲保護價值的堡壘。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安全人才缺口正在越來越大。
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網絡安全人才缺口達 140 萬人,預計 2027 年缺口将進一步擴大到 300 萬人。" 網絡安全人才十分稀缺,而每年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規模僅兩萬餘人。" 一位業内人士說道。
此外,大型企業安全解決方案都以本地化部署爲主,但本地安裝的傳統安全解決方案既費時又費錢,維護費用也高,從幾百萬到幾千萬甚至更多。這筆費用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或許并不吃力,但對于一些預算有限的中小型企業,即使有意向安裝,卻也是有心無力。
SaaS 正在打破這種固有的本地化安全部署架構。
一個例子是,某企業在自己網絡中安裝了 SECaaS(安全即服務)産品,首先其安全警報數量直線下降,隻有之前的 1/100。其次,随着業務的增長,該企業安全需求擴大,而訂閱式的付費方式,讓企業可以随時随地按需要購買安全配置。且 SECaaS 使得該企業不再需要安全部門,縮減了人力成本。
而這就是安全輕量化,即 SaaS 化最直接的體現。在企業客戶的需求之下,安全的輕量化已經逐漸成爲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網絡安全産業白皮書》,安全即服務(SECaaS)被稱爲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網絡安全新技術 / 新理念之一。
一個預測是,當安全 SaaS 規模化發展之後,安全 SaaS 廠商也将重塑目前的競争格局,帶來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因爲安全解決方案,十分考驗廠商的 PaaS 能力,每一次安全解決方案的本地化部署,都要重複造輪子,導緻系統越來越沉重。管理起來也痛苦,但如果安全解決方案以 SaaS 的形式進行服務,廠商可以實現降本增效,解放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另外,随着安全解決方案市場參與者數量的增加,供應商越來越難以脫穎而出,而通過專注于 SaaS 安全解決方案,廠商可以利用其現有又是并從競争對手中脫穎而出。
總體而言,無論是對企業客戶、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還是整個産業數字化而言,安全 SaaS 的價值正在被逐漸放大。
但目前來看,安全 SaaS 想要真正實現全面推廣并不簡單。
安全 SaaS,叫好不叫座
安全 SaaS 本質上是将安全以 SaaS 的形式進行交付,并非是爲 SaaS 産品提供安全服務。前者交付形式是訂閱制,而後者還包括本地化交付形式;在産品形态上,前者是軟件,後者則包括軟、硬件。
在國内,很多廠商在這一方面都有所布局。目前,主要分爲三大陣營。
一是以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等爲代表的這個雲計算廠商。其優勢在于基礎設施——雲,以及豐富的客戶。
例如,阿裏雲上的客戶,數量大,且基礎設施托管在阿裏雲,本身就需要雲清洗、雲 WAF、雲掃描的服務,阿裏叫做 " 雲盾 " 系列就是主要指的這幾個産品。從資源的成本角度,以及獲客成本角度,雲巨頭做 SaaS 安全産品具備天然的優勢。
但雲廠商一般專于公有雲等整體的雲安全,打造解決方案,在更加具體、細分的安全領域并未深耕。
二是以聯通雲、移動雲、天翼雲爲代表的運營商;優勢是網。由于運營商國内就那麽幾家,本身帶寬的基礎設施就遍布全國,且傳統政企客戶上雲後也往往上運營商的雲機房,順帶在賣計算和帶寬資源的同時,提供安全 SaaS 服務,獲客成本低,能起量。
值得注意的是,運營商的這類服務的建設模式,往往通過采購安全廠商的設備和服務來實現安全雲的建設。因爲運營商采購量巨大,入圍的廠商多,價格低,因此也能夠迅速以低成本的方式建設 " 安全雲 "。比如國内電信 " 雲堤 "、聯通 " 雲盾 "、以及移動公有雲系列,都是這個模式。
與雲廠商類似,雖然運營商有着基礎設施帶來的優勢,但目前來看,其主要圍繞 DDoS 攻擊防護,打造 SaaS 解決方案。在其他細分領域發展的并不是特别成熟。
三則是以新華三、奇安信、360 安全、微步在線、綠盟、青藤雲安全等爲代表的專業安全廠商。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原來傳統的網絡安全廠商轉型而來。這類廠商專業性更強、行業經驗積累更多,一部分廠商還可以爲企業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但由于沒有現成的網絡和計算基礎設施資源,也沒有現成的成批量的客戶,獲客成本較高。所以這類廠商的營收與雲廠商、運營商相比,較低。目前比較能成規模的,主要是做監管單位,比如網監、通管局、政府等。這些監管單位本身下面的子單位就非常多,信息系統也很多,搞定監管部門,一次性就可以大量獲客。
可以發現,其實各個布局安全 SaaS 的廠商,商業模式都類似于 " 主産品 + 安全 SaaS"。在這種模式下,安全 SaaS 往往無法作爲一個單獨産品或者一種單獨的服務進行交付,而是成爲類似于 " 買一贈一 " 的綁定服務或産品。
"目前的安全 SaaS 的商業模式,更多是廠商圍繞自身業務,疊加安全的 SaaS 化能力。" 在與新華三安全産品線研發副總裁韓小平的談話中,其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除此之外,在客戶體量方面,韓小平認爲,單拿安全 SaaS 來看,客戶群體并不大。
在與微步在線技術合夥人黃雅芳的對話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目前,不管是獨立的安全廠商還是大型的綜合型廠商,安全 SaaS 訂閱業務真正能占據一定比例的很少。"
站在當下來看,雖然目前國内有諸多廠商都有能力打造安全 SaaS,且都在布局安全 SaaS,但似乎叫好不叫座。
本地化到 SaaS 化的困局
安全 SaaS 化,安全常常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安全 SaaS 産品與用戶群體之間似乎存在着需求 " 悖論 "。
從安全 SaaS 的産品特點來看,中小微企業是其主要的 " 落腳點 "。然而,國内大部分的中小微企業數字化水平并不高。部分數據顯示,國内小微企業數字化滲透率僅爲 10%。小微企業更甚,這類規模的企業,員工可能僅有十幾個人,或者更少。對企業安全需求并不高嗎,或者企業安全根本不是剛需。
即使有些中型企業有一些網絡安全的意識,但由于企業内部業務、數據并不涉及企業機密,表現的也比較佛系。這種心态的企業并不少見。
" 很多中小微企業隻有在遭受攻擊時,才會象征性的買一些安全産品,做應急處理,但當産品部署成功,可能已經時過境遷了。" 韓小平認爲單以目前中小微企業的需求來看,很難觸達。
所以,企業在 " 非剛需 " 和 " 佛系 " 的作用下,自然不會花錢去買一個安全産品。于是,需求無法滿足用戶,矛盾點也逐漸顯現。
站在當下來看,在安全 SaaS 這個領域,中小企業的市場大門尚未敞開。
其次,SaaS 安全解決方案通常被設計爲具有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但在國内市場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定制化需求較高,其可能無法提供某些組織所需的定制級别。尤其是對于具有獨特安全需求或特定合規性要求的組織來說,這可能是個問題。
加之 SaaS 安全化意味着需要将 SaaS 安全解決方案與現有 IT 系統集成。組織可能需要修改其 IT 架構以适應新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對于大型企業而言都很難決斷,更何況中小企業。
另外,安全 SaaS 模式還存在與廠商鎖定的風險。例如,一旦企業部署了某廠商的安全 SaaS,切換到不同的廠商可能會很困難且成本很高。這可能會限制組織利用新安全技術的能力,并可能使協商有利的定價或合同條款變得更加困難。
一個更爲重要的點是,想要實現安全 SaaS 化的大規模應用,數據政策是決定性因素。
" 其實我們看到的情況不是企業不接受安全 SaaS 化,技術人員能意識到 SaaS 化産品帶來的技術優勢,但往往受限于企業自身或者是行業有一些監管上的要求。" 黃雅芳認爲數據不能出網等,是決定企業能否接受安全雲化的核心關鍵。
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道數據政策的閥門,擋住了大部分企業安全轉型的路。
總體而言,從産品本身的用戶群體選定、到客戶的轉型意識,再到整個宏觀的網絡安全大環境來看,用 SaaS 的模式做安全,仍有許多發展瓶頸。
但在一些頭部安全廠商的具體布局中,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安全 SaaS 未來發展的趨勢。
尋找安全 SaaS 化路徑
新華三的立體化、微步在線錨定央企、360 企業安全雲面向中小微企業免費開放 ...... 安全廠商似乎都在以自身的優勢,走出了不一樣的發展路徑。
對于客戶而言,購買單一的安全 SaaS 産品,價值不大。" 韓小平對産業家說,企業需要一個立體的防護方案。
所謂 " 立體化 ",就是安全 SaaS 能力與本地化産品或解決方案進行搭配、整合。例如,新華三與運營商合作推出的安全大腦的解決方案,通過在本地部署安全網關,把這些安全網關的數據上傳到雲端的這個安全大腦,實現海量設備的安全管理。同時,區别于傳統的 SaaS 能力僅能防護外網暴露面,新華三安全大腦方案,通過雲端和本地網關建立加密隧道實現雲端的各類 SaaS 能力對用戶内網資産進行掃描、檢測、防護,結合本地防護設備打造立體化防禦體系。
目前,新華三針對這項業務與三大運營商都推進了合作,專線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 10 萬加的規模,安全運營服務的平均在線用戶數有 7 萬家。
可以發現,而這種安全 SaaS 能力與本地化産品的整合,将會把安全 SaaS 在具體場景應用中優勢放大,達到 1+1>2 的效果。
事實上,安全 SaaS 化的終極目标是幫助企業解決業務問題。
正如黃雅芳所言:" 是不是實際解決了業務問題,是不是讓客戶更多精力聚焦在業務上。" 她認爲這就是客戶評定安全 SaaS 好壞的标準。
從安全 SaaS 這個模式在國内興起開始,微步就是國内較早推行安全 SaaS 的安全廠商,屬于安全 SaaS 領域的佼佼者。也正是因爲這種特性,其更專注于打造安全 SaaS 的産品應用。
" 我們當時推出互聯網安全接入服務産品 OneDNS 做了一些預判,OneDNS 這種 SaaS 輕量化的産品應該是中小企業更喜歡,但最後發現,實際上不管是接入網後面的人數還是付的錢數,最終金融、央企用戶變成大多數。" 黃雅芳對産業家說," 第一家簽約客戶也是央企,跟我們的想象有點不太一樣。"
一個數據是,過去 7 年,微步在線的大客戶續約率一直維持在 98% 以上。
通過微步在線的産品實踐來看,SaaS 化意識正在不斷滲透大型企業,大型企業對安全 SaaS 的認可度逐漸提升。
比起數字化程度較高大型企業,對于數字化程度較低的小型企業來說,安全 SaaS 的滲透速度較爲艱難。
因此,也有一些企業想改變以往的 SaaS 的銷售模式。
2022 年 3 月 7 日,周鴻祎宣布推出 "360 企業安全雲 ",面向中小微企業免費開放。對外宣稱将發放 " 數字大紅包 ",讓中小微企業免費逛 360SaaS 商店,幫扶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此消息一出,安全 SaaS 領域一片嘩然。衆所周知,SaaS 是以訂閱付費模式,幫助客戶成功,尋求長期主義下的持續盈利。而周鴻祎這一做法,在當時看來顯然有一種要 " 革 TOB 廠商的命 " 的感覺,很可能傷及友商。
但就目前來看,該産品以交付門檻低、配置要求低、技術難度低、操作難度低、使用成本低的優勢,觸達了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服務的終端規模已經超 2000 萬,中小微數字安全領域服務規模第一。而通過這一打法,360 安全或将打開中小微企業市場安全 SaaS 的大門。
總體來看,各個廠商的切入角度不同,無論是一體化、還是以業務爲中心專攻政企或金融客戶,還是針對中小微企業市場推出免費産品,都可能成爲未來安全 SaaS 規模化的發展路徑。格局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根據《2022 中國 SaaS 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信息安全類 SaaS 市場規模達 42.5 億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達 33.9%。
雖然安全 SaaS 市場規模在高速增長,但整體來看,市場規模明顯較低。國内安全 SaaS 市場雖有,但不多。
但在 TOB 這個注重長期主義的領域,更需要看見未來,随着 " 全民上雲 " 的浪潮愈發洶湧,安全 SaaS 也許會成爲新的 " 明星賽道 "。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